2025年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任务三 表达与呈现(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任务三 表达与呈现(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任务三
表达与呈现
本任务群旨在让学生在借助多种媒介获取资料的同时,了解科技工作者的相关事迹及精神品质,学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通过观看所熟悉科技领域有关的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提升科学素养;了解科幻作品的写作特点,学会创作科幻作品。教学本任务群,应注意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和其他科幻作品中学到的写作技法学习创作科幻作品。
1.借助多种媒介获取科技领域的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及精神品质。
2.观看科技领域有关的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工作者的精神。
3.了解科幻作品的写作特点,学习创作科幻作品,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

1.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了解相关科技成就,学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
2.了解科技工作者的人物事迹,学习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创作手法,学习为自己喜欢的科技工作者撰写人物传记的方法。
3.了解科幻作品的创作技法,尝试创作科幻作品。

当阅读名家科幻作品的时候,我们惊叹于阿西莫夫创造的机器人定律,我们沉醉于凡尔纳创造的奇异未知旅途, 我们徜徉于刘慈欣笔下神秘的三体世界。或许在你的内心世界也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我也想创作一篇科幻小说。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科技世界,学会表达与呈现科学世界的精彩。
1.借助网络搜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了解为中国科技成就作出巨大贡献的相关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了解其精神品质。
2.观看相关有关科技工作者及创新科技领域的影视作品《横空出世》《功勋》等,撰写观后感。
3.阅读优秀科幻作品,了解其写作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分小组展示搜集到的科技工作者故事。通过用文字画像、编列大事年表、漫画绘图等形式,让同学们猜想是哪一位科技工作者。
示例:
人物事迹:①几度失学,入读哈尔滨工业大学;②投笔从戎,获得“斯大林金质奖章”;③转攻航天,追随钱学森参与导弹研制;④挂帅卫星,成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功勋;⑤执掌北斗,开启中国导航自主可控之路。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钱学森评价: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人物:孙家栋
观看电影《横空出世》《功勋》,谈谈记录的信息,观看结束后召开“影视作品分享会”,撰写观影心得。
示例:
《功勋》观后感:孙家栋的天路,让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双“眼睛”,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袁隆平为了我们能吃上饱饭,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这不仅仅是让我们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乃至全世界都受益。屠呦呦的青蒿素让我们不再遭受疟疾的折磨,尽管研制过程不易,可她依旧没有被打垮,没有退缩。鲁迅先生曾写下铿锵之语:“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大禹治水神话的代代传承,到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来为苍生起、为天下安、为民族兴旺、为国家富强而忘我奋斗的科技工作者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先锋、时代的英雄。
1.阅读刘慈欣和其他作家的科幻作品,概括科幻作品的特点。
(1)科学性。即必须有一定科学依据,遵循科学原理。
(2)预见性。即从现有的科技知识出发,洞见或展望人类科学实践未曾达到的领域。
(3)幻想性。对还没有实现的科技的一种美好憧憬、想象。
(4)现实性。要着眼现实生活从科技的角度展开幻想,大胆、合理地设想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办法。
2.阅读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了解科幻作品的文学手法。
(1)详略分明。宇航员的工作状态、传感眼睛的设计过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改造过程,但这些内容在文中都是一笔带过,目的是借年轻女领航员的不幸遭遇这一中心事件,突出她坚守工作岗位、献身科学的无私精神。
写作练习:就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病毒感染、网络诈骗、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设置一个创作素材。
示例: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启动了“生态星球改造计划”,旨在寻找并改造其他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新家园,同时利用外星资源修复地球环境。
(2)巧设波澜。《带上她的眼睛》通过“带上谁的眼睛”“为什么带上眼睛”等一系列悬念使故事波澜起伏,曲折生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小结】学习情节波澜的三种方法:倒叙式(结果/重要情节—起因——经过—结果)、误会式(产生误会—发生矛盾—矛盾升级—真相大白—消除误会)、情节陡转式(开篇—发展—陡转—陡转二—结局)
写作练习:续写《敲门》: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示例:寂静的房间内,尘埃在微弱的光线下舞蹈,时间似乎凝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阿恒,心跳猛地加速,是谁?难道他不是最后一个了吗?
他缓缓起身,每一步都踏在过去的回声上。门,那扇熟悉的门,此刻却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手触及冰冷的金属把手,整个宇宙仿佛屏住了呼吸。
“咔嚓”,门开了,没有怪物,没有尘土飞扬,只有一台老旧的机器人,胸前闪烁着温暖的绿光。“你好,我是X-110,来自未来。在我们的时代,人类已能星际迁徙,但文明的记忆需要守护。我来,是为了记录你,以及人类最后的故事。”
阿恒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惊讶、释然、希望。“进来吧,让我们一起,为人类写下最后的篇章。”
门外,是一片废墟,但在这里,故事未完待续。李晓明与X-110,一个末日的守望者,一个未来的使者,共同书写着一段超越时空的交流。地球,或许不再是人类唯一的家,但记忆与传承,将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3)善用烘托对比。《带上她的眼睛》中叙述地心旅行的压抑与“落日六号”上另外两名领航员的下落更衬托出了小姑娘的坚强。
写作练习:为《太空敲门声》补充完整省略号中的内容。
太空敲门声(节选)
惊魂甫定,徐帆隐约听到一声轻微的敲击声,接着又是一下,似乎是船舱外面有人在敲门。徐帆心中不禁……
“咚咚咚……”敲门声仍然在继续。不安从徐帆的心中掠过,他有些心惊胆战起来。……
徐帆在感到一阵惊讶之后,很快以快乐的语调说道:“我是地球的使者,我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员,我愿意与你们成为真诚的朋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徐帆一觉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窗外……
示例:惊魂甫定,徐帆隐约听到一声轻微的敲击声,接着又是一下,似乎是船舱外面有人在敲门。徐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惧与好奇交织的情绪。他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毕竟在太空中,除了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应该不会有其他声音。但敲门声再次响起,清晰而坚定,让他无法忽视。
“咚咚咚……”敲门声仍然在继续。不安从徐帆的心中掠过,他有些心惊胆战起来。他试图保持冷静,但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速。他想象着船舱外可能存在的未知生物,它们是否友好,是否会对他构成威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向舱门。
徐帆在感到一阵惊讶之后,很快以快乐的语调说道:“我是地球的使者,我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员,我愿意与你们成为真诚的朋友。”他希望通过友好的态度,能够化解可能存在的误会和敌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徐帆一觉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窗外,浩瀚的宇宙依然无垠,星星点点,仿佛在为他的探险之旅加油鼓劲。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他注意到船舱外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些奇异的光点在空中闪烁,似乎在回应他的友好态度。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仿佛感受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某种神秘力量。
这节课,我们通过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学会了从选材、情节和写作手法等角度学会了科幻小说的创作方法,刘慈欣曾经说过:“为了写作,一个作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一个人要翻遍半个图书馆才能写成一本书。”希望大家多阅读名家作品,多观察现实生活,创作出自己满意的科幻作品,在作品中呈现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
1.基础型作业:以“2049年1月1日……”为开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2. 发展型作业:阅读《三体》《海底两万里》等科幻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