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预防犯罪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YU FANG FAN ZUI
探究与分享:白皮书展示了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怎样的趋势?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趋势?作为未成年人,你了解罪与罚吗?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2024年5月31日,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白皮书中指出近三年来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升、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宽容不纵容”,根据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不同,采取相应的惩戒教育措施。对于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较深的未成年人依法起诉惩处,决不纵容。
刑法的作用、内容
o1
自主预习
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o2
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o3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o4
心中有法知敬畏——了解罪与罚
o1
目录
行为有度守底线——加强自我防范
o2
随堂练习
o3
LIAOJEIZUIYUFA
心中有法知敬畏
第一部分
——了解罪与罚
探究与分享: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方某润、方某辉的行为性质以及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阐述理由。
7月10日,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发布警情通报:7月6日17时许,潮南区司马浦镇新兴路南附近发生一起因债务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经查,当日下午,方某润与方某辉约欠债的方某铭(15岁)到上诉地址后,因债务纠纷导致方某铭窒息死亡。事发后,方某润到司马浦派出所主动投案。
目前,方某润、方某辉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笔记区
预防犯罪
刑法的内容、作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内 容
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作 用
犯罪的含义
笔记区
预防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犯罪的特征
笔记区
预防犯罪
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法律后果)
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三个特征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探究与分享:结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分析方某润、方某辉可能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
笔记区
预防犯罪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
笔记区
预防犯罪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注意: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
易错点辨析
罚 金
刑罚中的附加刑
拘 役
刑罚中的主刑
罚 款
行政处罚
拘 留
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性措施,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犯罪活动。
JIAQIANGZIWOFANGFAN
行为有度守底线
第二部分
——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与分享:结合图片,谈一谈该案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案件发生后,多家媒体发布该话题,迅速引发全社会的热议……
犯罪的危害
笔记区
预防犯罪
①对自己:受到法律制裁,自毁前程,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②对他人:造成被害人的财产、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给被害人的家庭带来伤痛。
③对家庭: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甚至毁掉家庭幸福。
④对社会:扰乱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探究与分享:看完网友的评论,你认为为何会出现此类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补充区
①个人方面:
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
家庭的缺失、疏于管教、父母的溺爱等。
③学校方面: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
社会保护缺失,普法力度不够等。
青少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笔记区
预防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小结
了解罪与罚
加强自我防范
刑法的作用、内容
刑罚的含义、种类
犯罪的含义、特征
犯罪的原因、危害
怎样做
YU FANG FAN ZUI
SUITANGLIANXI
随堂练习
第三部分
随堂练习
A. 谎报险情——刑事责任
B. 破坏铁路封闭网——民事责任
C. 非法出售濒危野生动物——刑事责任
D. 拾得遗失物拒绝归还——行政责任
1.下列违法行为对应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
随堂练习
A.预防违法犯罪,须杜绝不良行为
B.不良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C.缺乏规则意识,必然走向违法犯罪
D.维护秩序靠规则,遵守规则靠他律
2.下图内容警示我们( )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随堂练习
①认真学习禁毒知识,认清毒品的危害,学会防范和拒绝毒品
②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等,相信他人的善意
③不要以身试毒,不能盲目追求刺激,不把吸毒与享受画等号
④不进入KTV、酒吧等治安复杂的场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新型毒品拔上“减肥药“可乐”奶茶”等外衣,伪装性极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我们青少年应( )
随堂练习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案例中当事人的违法类别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有( )
随堂练习
答案:犯罪。贺某华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5.贺某华等人通过投食引诱、布置陷阱等方式,非法猎捕野生猕猴94只,并非法将它们对外出售,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贺某华的行为性质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