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ABCB 6--10 DCDDD 11--15 CCDBA 16--20 ADCDC 21--25 CABDA 26--30 AACBB
【解析】1.B 2.A 3.B
【1 题详解】火星是银河系中的一员,而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并列关系,所以答案选 B。
【2 题详解】火星和地球都是类地行星,都有固体表面,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公转轨道几乎
在同一平面内,轨道近似圆形,所以①、②对,答案选 A。
【3 题详解】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火星自身
条件不符合;而外部条件地球和七大行星都具备,如安全的宇宙环境。所以答案选 B。
4.C 5.B 6.D
【4 题详解】由图可知①为太阳内部,②为光球 ,③为色球, ④为日冕,我们用肉眼可以
直接观测到的是光球,色球和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仪器才能看到。太阳黑子出现在光
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所以答案选 C。
【5 题详解】太阳活动增强时,高纬度地区可能会出现极光,①错,其他都有可能发生,所
以答案选 B。
【6 题详解】潮汐能是来自天体引潮力,与太阳辐射无关,所以答案选 D。
7.C 8.D 9.D
【7 题详解】地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地层可能被破坏缺失,化
石存在于地层中,但并非所有的地层都含有化石。所以答案选 C。
【8 题详解】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所以答案选 D。
【9 题详解】古生代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裸子植
物繁盛期在中生代,第四纪气候数次冷暖交替,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所以答案选 D。
10.D 11.C
【10题详解】由图 3 可知:①为地壳,②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③为软流层,①、②间
的界面为莫霍界面。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 60 千米,位于莫霍界面以下,地震波自下而上
经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减小,所以答案选 D。
【11题详解】火山喷发的原始物质一般认为来源于软流层,所以答案选 C。
12.C 13.D
【12题详解】由图 4 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④为高层大气。大气污染发生在
对流层,客机在平流层飞行,臭氧层也位于平流层,流星现象出现于高层大气,所以答案选
C。
【13题详解】所有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因为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在这一层,并
且对流旺盛。所以答案选 D。
14.B 15.A 16.A
【14题详解】由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
大气逆辐射,④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是被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⑥是射向宇
宙空间的地面长波辐射,⑦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⑧是地面长波辐射。所以答案选 B。
【15题详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即⑤增大,随即大
气发出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大,使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增加。所以答案选 A。
第 1 页 共 3 页
{#{QQABKYCkgggQgFaACJhLQUWCCQiQkAKiJSgExVCcKAxKSRNIBAA=}#}
【16 题详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得多,因为月球表面几乎真空,白天大气对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②小),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③小)。所以答案选 A。
17.D 18.C 19.D
【17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甲处气流上升,乙处气流下沉,气压最高的是乙,气压最低
的是丁,气温最高的是甲。所以答案选 D。
【18题详解】P点位于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平行,为北风,所以气球向南飞,答案选 C。
【19 题详解】如果用图 6 表示某地的热力环流,海陆间和山谷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和夜晚方
向会发生改变,所以 A、B 选项都错;若该环流发生在城郊之间,则甲为城市,所以 C 错,
如果城区硬化面积增大,则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郊之间温差增大,环流势力将增强。所以
答案选 D。
20.C 21.C 22.A
【20题详解】只有 C 能正确表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
【21题详解】甲为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周围几乎没有河流注入,并
且海区封闭,海水与外海交换量小,所以盐度高。所以答案选 C。
【22 题详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异常都会对海洋渔业和养殖带来影响,沿海缺水的城市也
可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当地缺水状况,所以①、②、③都可信。辽宁省葫芦岛市因纬度较高,
此时水温已不适合游泳,所以不可信。所以答案选 A。
23.B 24.D 25.A
【23 题详解】由图可知:甲为三角洲,乙为 V 型河谷,丙为峰丛、峰林景观,丁为雅丹地
貌,所以答案选 B。
【24题详解】地貌观察的内容为高度、坡度、坡向等,不需要观察植被,所以答案选 D。
【25题详解】丙为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平地少,交通不便,也不利于农耕,当地的岩石
以可溶行石灰岩为主,所以答案选 A。
26.A 27.A
【26题详解】此海岸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所以答案选 A。
【27 题详解】恐龙探海景点实为海蚀拱桥,将来如拱桥坍塌即演变为海蚀柱,所以答案选
A。
28.C 29.B 30.B
【28题详解】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亚寒带针叶林,丙为热带草原,丁为沙漠中的植被
景观,所以答案选 C。
【29题详解】为适应环境: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
抗旱;热带草原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沙漠中的植被叶子退化为刺状,根系发达。所以答案
选 B。
【30题详解】沙漠土颗粒较大,透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少,肥力差,所以 A、C都错。剖
面构造最复杂是森林土壤,所以 D错。矿物质
养分是成土母质提供的,所以答案选 B。
二.综合题(共 40分)
31.( 共 14分)(1)丙处风力较大(2分) 因
为丙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2 分)(也可回答甲处风力较小并说明原因)
(2)四季常青(呈深绿色);垂直结构复杂;
有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现象。(4
分)
(3)风向见右图(2分)
第 2 页 共 3 页
{#{QQABKYCkgggQgFaACJhLQUWCCQiQkAKiJSgExVCcKAxKSRNIBAA=}#}
该处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偏南风),迎风坡为缓坡,所以缓坡为东南(南)坡;沙丘链
的延伸方向和盛行风垂直,所以沙丘链沿东北--西南(东--西)方向延伸。(4 分,要有分
析,每一个分析和结论各 1分)
32.( 12分)(1)暖流(2分) 全球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依次递减,甲由低纬(高水
温)流向高纬(低水温) (2分)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
殖,饵料丰富,易于形成大的渔场。(4分)
(3)一方面有利于日本附近海域核污水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核污水的污染范
围。(4分)
33.(14分)(1)蒸发、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分)
(2)白天,砾石覆盖层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而升温,并将热量传给土壤;与裸地相比,
砾石覆盖层将土壤表层与空气隔开,能够减少因蒸发而消耗的热量;夜晚,砾石覆盖层虽降
温也很快,但与裸地相比,土壤含水量大,散热慢,能够较好地保持土壤温度。(6分)
(3)砾石土壤更利于土壤水分的下渗和淋溶作用,使土壤盐分下移;由于砾石覆盖,减少
了土壤水分蒸发量,因而土壤上层盐分聚积量减少。(4分)
第 3 页 共 3 页
{#{QQABKYCkgggQgFaACJhLQUWCCQiQkAKiJSgExVCcKAxKSRNIBAA=}#}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2024年10月16日7点,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朝着火星前进,开展着陆 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火星地表 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 每年常有沙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据此回答1--3题。
1.如果用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银河系、火星,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2.作为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火星与地球的共性特征有
①都具有固体表面②公转方向都相同③公转轨道面重合④公转轨道都是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火星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原因是
A. 温度条件适宜 B. 宇宙环境安全
C. 地质状况稳定 D. 表面土壤覆盖
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传输给地球时,太阳大气经常 发生变化。天文学家观测认为,在2024年太阳黑子活动将达 到高峰,这意味着太阳风暴发生的几率将显著增加,地球遭 受太阳风暴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图1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
据此回答4--6题。 太阳内部 太阳大气
4.关于太阳大气和太阳活动的描述可信的是 图 1
A. 太阳黑子出现在① B.只有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②
C. 太阳耀斑出现在③ D. 用肉眼就可以直接观测到④
5.太阳风暴发生时,可能出现
①安徽各地看到美丽的极光 ②冲击电网,出现断电事故
③干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影响通信,扰乱导航信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事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B. C. D.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第1页(共6页) 省十联考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梅源山南麓,遗址发现于1988年底,经多次发掘和清理,已累 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 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的年代为距今30万年左右,2015年被命名为 “东至人”。“东至人”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 晚期人类化石,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回答7--9题。
7.所有的地层都
A. 上部老下部新 B. 含有生物化石 C. 具有层理结构 D. 保存完整无缺
8. “东至人”生活在
A. 寒武纪 B. 二叠纪 C. 侏 罗 纪 D. 第四纪
9. “东至人”生活的时期
(
海洋
)A. 重要的成煤时期 B.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

) (


)C. 裸子植物繁盛期 D. 气候数次冷暖交替
(
@
)-33km
(


) (
-80km
-400km
) (
Y-2900k
m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8.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0 公里。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期间,6座 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图3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 图,回答10--11题。
10.此次地震的地震波由震源向地表传播经过①、②之间分界面时,
(
-5150km
)A. 纵波波速增大,横波波速减小
B.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增大
(

3
)C. 纵波波速减小,横波波速增大
(


)D.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减小
11.一般情况下,火山喷发的原始物质可能来源于图中
(
D.

)A.① B.② C.③
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 400多公里外的天宫空间站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神舟十八号载 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4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 回答12--13题。
12.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经过各层与可能出现的现象组合正 确的是
A.④--- 空气污浊 B.③--- 客机飞行
C.②--- 臭氧空洞 D.①-— 流星划过
1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有一层大气天气多变,其原因之一
A. 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 高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C.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D. 水汽和杂质基本都在这层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被大 气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 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⑦②⑤①⑧③ B.⑦②①⑧⑤③
C.⑦⑧①⑤②③ D.⑦②⑤③①⑧
图 4
图 5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第2页(共6页) 省 十 联 考
15.近年来,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其原因是
A.⑤ 增大,③增大 B.④ 增大,⑥增大
C.⑦ 增大,①增大 D.② 增大,⑧增大
16.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得多,因为相对于地球,月球表面
A.② 小,③小 B.① 大,⑧大 C.⑦ 大,⑤大 D.④ 小,⑥小
(
P

500百帕
)我国某气象观测小组利用探空气球观测的数据 高度(米)
(
绘制出某地4000米高空的等压面图(图6),若此
4000

-
等压面
时探空气球刚好位于
P
处。读图6,回答17
19题。
3000
17.若图中近地面和高空存在热力环流,则甲、乙、丙、
2000
丁四点
1000
)
A. 甲处气流下沉 B. 乙处气流上升 西 0L 东
C. 丙点气温最高 D. 丁点气压最低 甲 乙
18.此时探空气球正飞向 图 6
A. 正东 B. 东 南 C. 正南 D. 西北
19.如果用图6表示某地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A.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海、陆之间,则甲表示的是陆地 B.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山、谷之间,则乙表示的是谷地 C.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郊之间,则甲表示的是郊区 D. 若城区硬化面积增大,则甲、乙间的环流势力将增强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图7是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图。读图,回答20--22题。
北 冰 洋
甲 二
(
赤道

没祥
)0 平 s遂
离多购线
图 7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第3页(共6页) 省十联考
20. 据图7可知,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为
A B C D
21.图中甲处海域盐度高,其原因
A. 地处热带海域,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 B. 周围降水量大,大量河水注入
C. 地处副热带海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 通过两端与外海海水大量交换
22.人类活动深受海水的性质的影响,下列所描述的事件可信的是
①2011年1月,美国马里兰州持续低温,导致沿海的斑鱼大量死亡
②2010年4月,福建连江连下暴雨,造成近海养殖场海带腐烂变质
③2010年3月,曹妃甸海水淡化启动,以满足当地对淡水的需求
④2024年10月黄金周,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滨浴场迎来大量游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赴我国各地实施野外地貌观察。图8示意他们观察的四种典型地 貌景观的图片,读图,回答23--25题。
(

) (

)图 8
23.图中地貌与其名称组合正确的
A. 甲--泥滩 B. 乙--V型河谷
24.该地理兴趣小组不需要观察和记录内容是
A. 高度 B. 坡 度
25.关于丙地貌
A.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
C. 组成当地地壳的岩石较坚硬
丙 丁
C. 丙--溶沟 D. 丁--风蚀蘑菇
C. 坡向 D. 植 被
B. 地面平坦,交通便利
D. 平原广大,利于农耕
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 琢之下,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地貌,图9为 该景区著名的景点--恐龙探海。读图,回答26--27题。
26.塑造此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A. 海浪 B. 海啸
C. 潮汐 D. 洋流
27.若该地海水环境不变,未来恐龙探海可能演变为
A. 海蚀柱 B. 沙滩
(

9
)C. 海蚀穴 D. 沙坝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 地理第4页(共6页) 省十联考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图10 为某旅游博主拍摄的四种植被景观照片。读图,回答28--30题。
(

) (

) (
图10
)丙 丁
28. 甲图中的植被为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9.为适应环境
A. 甲---革质叶片 B. 乙--针状树叶 C. 丙--四季常青 D. 丁--秋冬落叶
30.丁地的土壤,
A. 颜色是黑色 B. 含有矿物质养分 C. 透水性能差 D. 剖面构造最复杂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图11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1)比较甲、丙两处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2)丁处附近为热带雨林景观,试述其景观特点。(4分)
(3)在图中画出乙处的风向;如果乙处此时的风向代表该地常年盛行风向,分析乙处流动沙丘的 缓坡坡向和沙丘链的延伸方向。(6分)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 地理第5页(共6页) 省 十联考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日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弧形岛国,该国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受核污水的影响,日本 渔民损失惨重。
(1)判断图中洋流甲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 (4分)
(2)运用洋流知识解释日本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说明洋流对日本附近海域海水污染的影响。 (4分)
(
48°N

38°N


135°
145°
)
图 1 2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带有鹅卵石的砾石土壤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土壤,有着绝佳的排水性能,干燥且营养较少,使 得葡萄树扎根很深,利于葡萄寻找更多的养份,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温度,对增加葡萄的成熟度起 到了更好的作用。另外,这种土壤也能很好地抑制土壤盐碱化。波尔多的左岸葡萄园就以这种土 壤为主。图13为葡萄庄园砾石土壤。
图 1 3
(1)和一般土壤相比,归纳砾石影响的水循环环节。(4分)
(2)与相同条件下的裸地相比,说明砾石土壤能够提高土壤温度的原因。(6分)
(3)试解释砾石土壤能很好地抑制土壤盐碱化的原因。(4分)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 地理第6页(共6页) 省 十 联 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