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质量评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这样描述我们的家园——亚洲:“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辽阔壮美的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图1 图2 1.“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亚洲自然环境多样主要表现在( D )①平原集中分布在中部 ②地形类型多样③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西部 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亚洲有“奔腾不息的江海”,有关亚洲的大江大河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B )A.自西向东注入海洋B.从中部呈辐射状流向海洋C.流程长,最终消失在沙漠D.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据《非洲经济展望》预测,到2024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个经济体中有12个将位于非洲。读“非洲地形图”,完成3~4题。3.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D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东非高原被称作“非洲屋脊”C.尼罗河的水量大于刚果河D.气候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4.非洲经济增长迅速,为促进经济发展,非洲各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重点出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B.坚持独立自主,不与其他国家合作C.发展民族工业,建立完善的经济体系D.鼓励生育,加快对资源的开发读“南亚和中南半岛地区图”,完成5~6题。5.南亚地区经常发生水灾,对当地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D )A.植被破坏严重B.与季风强弱无关C.地形平坦开阔D.西南季风强,雨季长且降水集中6.中南半岛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B )①地形崎岖 ②土壤肥沃③水运便利 ④气候干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和“米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7.据图可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B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8.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全部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B.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C.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D.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日本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下图为日本街道的一组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能体现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色的是( C )A.很多建筑风格像我国唐代的长安B.建筑多采用防震设施C.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D.日文中有很多汉字10.据图可发现,日本古代建筑、文化等深受哪个国家影响( A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美国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的称号,而长绒棉是埃及享誉世界的农产品。读埃及略图,完成11~12题。11.埃及长绒棉是一种喜热、好光照的旱地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图中棉花沿尼罗河谷地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B )A.热量丰富 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12.下列哪项旅游项目不适合在埃及开展( D )A.乘船浏览尼罗河B.骑骆驼在沙漠中旅行C.享受地中海的阳光D.欣赏角马、羚羊的迁徙读“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下图),完成13~15题。13.澳大利亚物产丰富,赢得了许多美丽的称号,图示信息反映了澳大利亚是( A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C.“咖啡王国”D.“民族大熔炉”14.关于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B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海运便利,便于出口15.根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优势,下列工业部门中,应该大力发展的是( C )①宇航工业 ②电子工业 ③钢铁工业④有色冶金工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30分)16. 中老铁路已经开通,图1为“中老铁路示意图”,图2为“老挝琅勃拉邦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图1图2【发展之路】长期以来,老挝仅有长约3.5公里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选填“临海”或“内陆”)国,交通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万象。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绿色之路】中老铁路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使用了玻璃屋顶。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图3),屋顶陡峭,屋檐宽大。图3(3)玻璃屋顶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节省电力。(4)说明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2分)当地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顶陡峭,利于排水;屋檐宽大,利于遮雨;旱季光照强,屋檐宽大,利于遮阳等。17.读“西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图1)和“西亚地区图”(图2),回答问题。(7分)图1 图2(1)西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地之一,为保证我国石油战略安全、便于石油进口,修建了中巴石油管道,试分析该管道对保证我国石油进口的意义。(3分)路程短;受天气影响小,全天输油;不需要经过海峡等海上通道,运输安全。(2)西亚地区波斯湾沿岸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油轮最近航线经过通道正确的是( A )A.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3)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是绿荫之地,分析该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热量充足(光照强);土壤肥沃等。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格拉斯哥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协议,开启了国际社会全面落实《巴黎协议》的新征程。大会期间,中美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宝贵动力。材料二:下图为“欧洲西部政区图”(图1),“格拉斯哥大学建筑景观图”(图2)。图1图2(1)全球气候大会召开城市格拉斯哥所在的国家甲是英国,濒临的海洋乙为大西洋,该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格拉斯哥大学建筑为基督教(填宗教)建筑,信仰该宗教的居民多为白色人种。(3)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2分)两极地区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引发气候异常等。19.读图1美国本土地形图,图2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图1图2(1)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位于西(选填“东”或“西”)半球。(2)美国沿40°N的地势特点为东西高,中部低,中部冷气流与暖气流能长驱直入的原因是因为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3)图2反映出美国农业具有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乳畜带位于①(填序号)地区,乳畜带发展的水源优势为临近五大湖,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是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4)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分布广泛,位于旧金山(填城市)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中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成为美国支柱产业;形成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增加就业机会;其他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明显提高。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质量评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这样描述我们的家园——亚洲:“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辽阔壮美的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图1 图2 1.“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亚洲自然环境多样主要表现在( )①平原集中分布在中部 ②地形类型多样③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西部 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亚洲有“奔腾不息的江海”,有关亚洲的大江大河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注入海洋B.从中部呈辐射状流向海洋C.流程长,最终消失在沙漠D.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据《非洲经济展望》预测,到2024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个经济体中有12个将位于非洲。读“非洲地形图”,完成3~4题。3.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东非高原被称作“非洲屋脊”C.尼罗河的水量大于刚果河D.气候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4.非洲经济增长迅速,为促进经济发展,非洲各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重点出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B.坚持独立自主,不与其他国家合作C.发展民族工业,建立完善的经济体系D.鼓励生育,加快对资源的开发读“南亚和中南半岛地区图”,完成5~6题。5.南亚地区经常发生水灾,对当地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严重B.与季风强弱无关C.地形平坦开阔D.西南季风强,雨季长且降水集中6.中南半岛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崎岖 ②土壤肥沃③水运便利 ④气候干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和“米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7.据图可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8.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部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B.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C.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D.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日本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下图为日本街道的一组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能体现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色的是( )A.很多建筑风格像我国唐代的长安B.建筑多采用防震设施C.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D.日文中有很多汉字10.据图可发现,日本古代建筑、文化等深受哪个国家影响(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美国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的称号,而长绒棉是埃及享誉世界的农产品。读埃及略图,完成11~12题。11.埃及长绒棉是一种喜热、好光照的旱地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图中棉花沿尼罗河谷地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丰富 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12.下列哪项旅游项目不适合在埃及开展( )A.乘船浏览尼罗河B.骑骆驼在沙漠中旅行C.享受地中海的阳光D.欣赏角马、羚羊的迁徙读“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下图),完成13~15题。13.澳大利亚物产丰富,赢得了许多美丽的称号,图示信息反映了澳大利亚是(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C.“咖啡王国”D.“民族大熔炉”14.关于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海运便利,便于出口15.根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优势,下列工业部门中,应该大力发展的是( )①宇航工业 ②电子工业 ③钢铁工业④有色冶金工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30分)16. 中老铁路已经开通,图1为“中老铁路示意图”,图2为“老挝琅勃拉邦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图1图2【发展之路】长期以来,老挝仅有长约3.5公里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选填“临海”或“内陆”)国, 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万象。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 ,市场竞争力 。【绿色之路】中老铁路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使用了玻璃屋顶。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图3),屋顶陡峭,屋檐宽大。图3(3)玻璃屋顶设计可以充分利用 ,节省电力。(4)说明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2分)17.读“西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图1)和“西亚地区图”(图2),回答问题。(7分)图1 图2(1)西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地之一,为保证我国石油战略安全、便于石油进口,修建了中巴石油管道,试分析该管道对保证我国石油进口的意义。(3分)(2)西亚地区波斯湾沿岸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油轮最近航线经过通道正确的是( )A.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3)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是绿荫之地,分析该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格拉斯哥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协议,开启了国际社会全面落实《巴黎协议》的新征程。大会期间,中美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宝贵动力。材料二:下图为“欧洲西部政区图”(图1),“格拉斯哥大学建筑景观图”(图2)。图1图2(1)全球气候大会召开城市格拉斯哥所在的国家甲是 ,濒临的海洋乙为 ,该国农业以 为主。(2)格拉斯哥大学建筑为 (填宗教)建筑,信仰该宗教的居民多为 人种。(3)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2分)19.读图1美国本土地形图,图2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图1图2(1)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位于 (选填“东”或“西”)半球。(2)美国沿40°N的地势特点为 ,中部冷气流与暖气流能长驱直入的原因是因为中部地形以 为主。(3)图2反映出美国农业具有生产区域 的特点。乳畜带位于 (填序号)地区,乳畜带发展的水源优势为 ,社会经济优势是 。(4)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分布广泛,位于旧金山(填城市)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中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末质量评价(一) - 学生版.doc 期末质量评价(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