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FeS+Hg2+=HgS+Fe2+
B.用醋酸溶液处理水垢中的氢氧化镁:Mg(OH)2+2H+=Mg2++2H2O
C.在Na2S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S2-+ClO-+2H+=S↓+Cl-+H2O
D.谷氨酸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 +H2O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溶液中数目小于
B.室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
C.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等于
D.与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小于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均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1:10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NaClO;c.NaHCO3;d.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d、b、c、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n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②⑤⑥
4.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加入固体NaOH调节溶液中的pOH,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磷物种的浓度负对数,pOH表示的浓度负对数;x、y、z三点的坐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随pOH的变化
B.的溶液中:
C.的结构简式为,是三元弱酸
D.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
5.下列各种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Na+、K+、、
B.含大量Fe3+的溶液中:、SCN-、Cl-、K+
C.pH=7的溶液中:、Al3+、、
D.c(OH-)=1×10-13 mol/L的溶液中:K+、Fe2+、Cl-、
6.分离某酸性废水(含H+、Sc3+、Fe2+、SO)中金属离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c3+易水解,Sc3+和Fe2+均能与P504(用HR表示)发生络合反应且机理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c3+被“萃取”的原理为
B.“水相1”经处理后可循环至“反萃取1”工序中应用
C.与P504的络合能力:Sc3+<Fe2+
D.“一系列操作”为在HCl氛围中蒸发结晶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7.8 g Na2S的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为0.1NA
B.62 g由白磷、红磷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P-P键的数目为3NA
C.当反应生成22.4 L氧气时,电子转移数目为2NA
D.1 L 0.1 mol·L-1的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分子数为0.1NA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的溶液:、、、
B.与铝作用放出氢气的溶液:、、、
C.的溶液:、、、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9.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A.a mL B.(50-a)mL C.大于(50-a)mL D.大于a mL
10.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分别测定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NaClO溶液pH较大 酸性HClO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水解引起的
C 已知Ksp(AgCl)=1.6×10-10,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0.010mol·L-1的Cl-和CrO,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 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因Ksp(AgCl)>Ksp(Ag2CrO4),所以CrO首先沉淀
D 在2mL0.10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2滴等浓度的NaCl溶液,再加入2滴等浓度的KI溶液 先产生白色AgCl沉淀,后产生黄色AgI沉淀 Ksp(AgCl)>Ksp(AgI)
A.A B.B C.C D.D
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试管口处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B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 mol·L-1和0.01 mol·L-1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的导电性强 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A.A B.B C.C D.D
12.相同温度下,。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适量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利用溶液一定能将固体转化为
C.时,两者饱和液中
D.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减小
13.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前不导电的原因是冰醋酸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D.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钾固体,可使增大、减小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元素化合物在化工生产和环境科学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1)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Cr主要以+3价和+6价形式存在。中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将还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常温下,氰化钠(NaCN)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已知:CCl4与水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Cl2的CCl4溶液呈黄绿色,Br2的CCl4溶液呈橙红色,且Br2易从水溶液中溶入CCl4中。Cl2既能氧化Br-,也能氧化Fe2+。
①取10mL0.1mol/L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为无色液体。以上实验结论表明还原性:Fe2+____Br- (填“>”或“<”)。
②若在400mL0.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672mL的Cl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液体呈____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1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水的离子积 a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则a______(填“>”“<”或“=”),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25℃时,某溶液中,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溶液中______。
(3)在℃下pH=10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______。
(4)℃下,将的苛性钠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______。
(5)常温下,的下列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下同),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①②③④⑤NaOH⑥
16.室温下,测得某溶液中,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该溶液的为_______,该溶液的为_______。
17.完成下列问题
(1)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_______(填“>”“<”或“=”)25℃
(2)该温度下,c(H+)=1×10-7mol·L-1的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mol·L-1。
(3)25℃时,0.05mol·L-1H2SO4溶液的pH=_______,0.01 mol·L-1NaOH溶液的pH=_______。
(4)25℃时,0.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①HCl ②CH3COOH(Ka=1.7×10-5) ③NH3·H2O(Kb=1.7×10-5) ④Ba(OH)2
(5)25℃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为模拟海水制备MgO的工业过程,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碳酸氢钠等试剂配成模拟海水,制得了MgO,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ⅰ.模拟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
离子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ⅱ.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可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ⅲ.实验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X为
B.滤液M中已完全沉淀
C.滤液N中、均已完全沉淀
D.②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和的混合物
19.过碳酸钠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漂白剂,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某兴趣小组使用工业(含少量)制备过碳酸钠的装置图如下:
Ⅰ.过碳酸钠的制备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制备过程中,需控制反应的温度,可将反应器置于冷水浴中冷却进行控温,除此之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制备过程中还需除去原料中含有的少量,可加入少量特殊稳定剂与原料中的形成稳定配合物,其主要目的是:①避免的存在降低产品的漂白能力,其原因是_______;②防止的存在削弱产品的去污能力,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产品中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过碳酸钠产品于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并立即加入溶液,再加入过量固体,摇匀后于暗处放置,加入适量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已知:)
(4)“适量指示剂”的指示剂名称是_______,确定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
(5)若加入固体摇匀后未将碘量瓶“在暗处放置”,就立即进行滴定操作,测定的结果将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环己酮()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和溶剂。某实验小组选择价格低廉、污染更小的次氯酸钠-冰醋酸体系氧化环己醇() 的方法制备环己酮。
(1)NaClO 溶液的制备
①工业上用氯气通入烧碱溶液的方法制备Na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NaClO含量的测定:取①所得溶液(只含NaCl、NaClO、 NaOH) 20.00mL 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 NaNO2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NaNO2溶液20.00mL。
已知:该反应可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白色)监控反应终点,且在此条件下NaNO2不氧化I-。
a.已知NaClO和NaNO2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由该实验测得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b.滴定终点时,淀粉-KI试纸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2)NaClO 氧化环己醇
反应原理:
+NaClO +NaCl+H2O
已知:环己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环己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步骤I:在装有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7.5mL (7.0g)环己醇和4.0mL冰醋酸。在滴液漏斗中加入100.0mLNaClO水溶液,分四次加入三颈烧瓶中,边加边振荡,保持反应温度为40°C-45°C.加完后,放置20分钟,并搅拌。
步骤II:用淀粉- KI试纸检验NaClO是否过量,若过量则加入适量饱和Na2SO3溶液除去NaClO。随后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
步骤III:将步骤II得到的反应液进行蒸馏,得到40.0mL馏出液,再在馏出液中加入5.0g固体氯化钠,振荡使之大部分溶解。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蒸馏,收集到产品4.11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_________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
②实验温度要保持40°C -45°C,最好选择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 不能低于40°C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加入饱和Na2S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随后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④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酮的产率是___________。
⑤本实验最有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 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21.X、Y、Z、W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有关它们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部分信息
X 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分子中有14个电子
Y 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Z 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
W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注意不能用字母X、Y、Z、W作答):
(1)X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W、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理由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8 g Y的最简单氢化物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写出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Ⅰ.甲、乙、丙、丁分别是由、、、、、、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
(1)写出无色气体B的一种用途_______。
(2)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其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无水在有机合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业上常用含镍原料所制得的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得,已知能与水反应生成和HCl。
(4)写出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无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需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的原因是_______。
23.下表给出了五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A、B、C、D为短周期元素.
元素 相关信息
A 在常温、常压下,其单质是气体,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它将成为倍受青睐的清洁燃料.
B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其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环境的重要屏障.
C 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早期医疗中使用的麻醉剂.
D 室温下其单质呈粉末固体,加热易熔化.该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E 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其单质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金属原材料,常用于制造桥梁、轨道等.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
(2)B和D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强的是 ______ ,熔沸点高的是 ______ (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
(3)D的单质与烧碱水溶液加热时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具有强还原性的阴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4)C与A形成的某一化合物能和C与B形成的另一无色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比皆为1:2)一起用作火箭助推剂,写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以上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工业上用途极广的复盐,该物质中A、B、C、D、E的质量比为5:56:7:16:14.则其水溶液的pH ______ 7(填“>”“=”或“<”),原因是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A 6.C 7.B 8.C 9.C 10.B 11.C 12.C 13.C
14.(1) Al3++3OH-=Al(OH)3↓ +OH-=NH3 H2O Al(OH)3+OH-=+2H2O
(2)+3+8H+=2Cr3++3+4H2O
(3)H2O2+CN-+H2O=+NH3↑
(4) > 橙红 4Fe2++2Br-+3Cl2=4Fe3++Br2+6Cl-
15.(1) <; 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变大,离子积增大
(2)100:1
(3)
(4)9:2
(5) ③=④>①=⑤>②=⑥ ⑥>⑤>④>③>①>②
16. 6.6 7.4
17.(1)>
(2) 碱性 1×10-7
(3) 1 12
(4)③=②>①>④
(5)等于
18.A
19.(1)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分液漏斗)
(2)缓慢滴加溶液(或控制的滴加速度)
(3) 防止杂质离子催化分解
(4) 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5)偏小
(6)28.9
20.(1) Cl2+2NaOH=NaCl+NaClO+H2O 0.1000mol/L 无明显变化或保持白色,且半分钟无变化
(2) 球形 水浴加热 防止反应速率过慢 ClO-+=Cl-+ 除去乙酸 60.0% Cl2
21. <
22.(1)灭火;
(2)
(3)
(4) 在加热过程中会因发生水解而得不到无水,在亚硫酰氯()中加热脱水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能抑制的水解
23. 第四周期第Ⅷ族 Fe2++2H2OFe(OH)2+2H+、NH4++H2ONH3 H2O+H+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