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质量和密度(第三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密度单位的是( )A.牛/米2 B.克/厘米3 C. D.千克/米32.关于水的密度的科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的水的质量是 B.的水的密度是1gC.的水的质量是1g D.的水的质量是3.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新型隔音材料,它也可以应用各类汽车的结构件上,可以减低车体自重和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4.小科同学的自行车比他爸爸的要小,但他爸爸的车子却比小科同学的要轻.(车胎都是同款,车架不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爸爸的自行车车架体积更大,质量更小,密度更大B.小科的自行车车架体积更小,质量更大,密度更大C.自行车车架的材料不同,爸爸自行车车架的密度小D.他们俩的自行车车架体积和质量都不相同,但还是可以比较密度大小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密度变小了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C.水从 0℃凝固成 0℃冰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D.同一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后,密度变为原来的( )A.1倍 B.2倍 C.3倍 D.6倍7.如图所示是“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可说明水的温度从6℃降到2℃的过程中( )A.水的密度保持不变B.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C.水的密度一直变大D.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8.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金 水银钢、铁 纯水冰(0℃) 植物油干松木 酒精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9.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文字、公式和图像三个维度来表述概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ρ=,说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可以用如图表示C.水的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D.密度是物质特性,一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鉴别不同物质10.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B.石头裂开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洞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而使石头裂开D.洞中的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从而使石头裂开11.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解释中,属于正确表达的是( )A.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当一个物体的体积减少一半,其密度减少一半D.密度与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1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A. B.C. D.13.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关于每一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B.质量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密度仍为ρC.质量和密度都与原来相同D.质量仍为m,密度是原来的三分之一14.下表给出了在0℃、标准大气压下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物质 纯净(4℃) 铝 铜 冰 蜡 铅密度/(kg/cm3) 1.0×103 2.7×103 8.9×103 0.9×103 0.9×103 11.3×103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是相同的B.密度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一定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大D.体积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冰块的质量是铝块的3倍15.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甲图中可知,,且B.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其值为16克C.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200厘米D.从甲图中可知,、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二、填空题16.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义是 。17.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的冰加热,忽略水和冰的质量变化,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冰从上升到时密度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水在 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18.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 。将一根铁丝剪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将密封钢瓶中的气体抽出一半后,剩余气体的密度 ;液态蜡变为固态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 ,密度 (后四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中子星是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末期,由于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形成的天体,它的密度可达到,假如从中子星中取出的物质,质量有 t。20.水的密度是,表示的科学意义是 。珍珍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如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银、铅四种实心金属球,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北京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它是用金属 制成的。22.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克,体积是 厘米3,135克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 克,体积是 厘米3。2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三、探究题24.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初一(3)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填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 质量/体积1 铝块甲 2.7 1 2.72 铝块乙 21.6 8 2.73 铝块丙 27 10 2.74 铜块甲 8.9 1 8.95 铜块乙 71.2 8 8.96 铜块丙 89 10 8.9(1)根据表中数据小科画出了铜块的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块的图;(2)比较第1、2、3或4、5、6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的物体,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3)比较第1、2、3和4、5、6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得出结论: 。2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质量/体积 (克/厘米3)甲 1 10 18 1.82 20 36 1.83 30 54 1.8乙 4 10 8 0.85 20 16 0.86 30 24 0.8(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2与3或4、5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 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3)分析上表中甲和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26.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康生活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骑自行车就是其中一种方式。自行车的材料也向轻、钢性好等方向发展,市面上有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就具有这些优良性能。下表是某碳纤维山地自行车相关数据车架材料 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厘米3 2500车架质量/克 4500整车质量/克 10000(1)求这种碳纤维车架的密度;(2)在车架材料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比传统钢铁材料制造的车架减少多少质量?(钢铁的密度ρ钢=7.9×103千克/米3)27.一节油罐车的体积4.5m3,装满了原油,从油车中取出10ml样品油,测得其质量为8g。请解答:(1)这种原油的密度是多少?(2)这节油车中装有多少吨原油?28.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密度比钢小,强度却是钢的200倍。将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钢制零件用石墨烯材料替换,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了5700g。已知钢的密度,求:(1)零件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2)钢制零件的质量是多少克?(3)此石墨烯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克/立方厘米?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3.1质量和密度(第三课时)》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A A C B C C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B C C1.A【详解】质量的单位有kg、g等,体积的单位有m3、cm3等;牛是力的单位,米2是面积的单位;所以克/厘米3、kg/m3、千克/米3都是密度的单位,牛/米2不是密度的单位,而是压强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水的密度为,物理意义是体积是的水的质量是1g,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A【详解】由可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由题知,使用气凝胶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各类汽车结构件上,可以降低车体自重,所以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故选A。4.A【详解】ABC.两自行车相比,爸爸的车子体积大,质量小,密度更小;小科同学的自行车体积小,质量大,密度更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符合题意;D.他们俩的自行车车架体积和质量都不相同,可以比较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可以比较密度大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详解】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水从0℃凝固成0℃冰的过程中,质量一 定,体积变大,密度逐渐变小,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 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 关,同一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后,物质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根据可知,质量一定时,当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后,则即密度变为原来的3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由图示可知,从6℃降到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到4℃后又逐渐增大,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水,体积减小时,密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从6℃降到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受物质温度、状态、种类的影响,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根据公式同一物质ρ一定,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铁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9.CD【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图线不对,故B错误;C.根据密度的理解,水的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千克,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特性,一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鉴别不同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故D正确。故选CD。10.C【详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裂开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水的体积变大而使石头裂开,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D【详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C【详解】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关系,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3.B【详解】金属的质量为m,将其分成三等份,每一等份的质量为总质量的三分之一,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将金属块分为三等份,物质的种类没变,所以每小块的密度也不发生变化,仍然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是不相同的,如表中冰和水的密度不同,故A错误;B.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特殊,如表中冰和蜡的密度相同,所以密度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不一定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故B错误; C.由得,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的密度比铅小,所以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大 ,故C正确;D.由得,体积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的密度是冰的3倍,所以铝块的质量是冰块的3倍,故D错误。故选C。15.C【详解】A.由知道,当体积相等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由甲图知道故A错误;B.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等于质量,即故B错误;C.由甲图知道,D物质的密度为120克D物质的体积故C正确;D.由甲图知道,A的密度B的密度物质A与B的密度之比故D错误。故选C。16. 1.0×103 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详解】[1][2]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17.(1)变小(2)0~4【详解】(1)从平滑的直线可知“-4℃到0℃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则体积在不断增大,再由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则密度减小。(2)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水从0℃上升到4℃时的曲线下降,可知体积在不断变小,则冰块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18. 体积为1m3的煤油的质量是0.8×103kg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详解】[1]水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煤油的质量是0.8×103kg。[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将一铁丝钳断后,物质种类不变,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3]瓶中的气体抽出一半后,瓶内空气质量减小了一半,但体积不变,由公式知,密度变小。[4][5]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说明体积减小,但质量不变,由公式知,密度变大。19.【详解】物质的体积由得,物质的质量20. 1m3的水的质量是1×103kg 不变【详解】[1]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103kg;[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瓶矿泉水如果喝掉一半,只是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剩余矿泉水的密度不变。21. 铁 铜【详解】[1] 由图示可知,铁、铜、铅、银四种金属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以上四种金属,铁的体积最大。[2] 已知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纪念币的密度为由图中信息可知,此纪念币主要是由铜制成的。22. 90 90 135 150【详解】[1][2]由得,冰的质量为m=ρV=0.9g/cm3×100 cm3=90g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水的体积为[3][4]135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仍是135g,体积为23.2∶1【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详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整理得ρ甲∶ρ乙=2∶124. 相同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详解】(1)[1]利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像,如图(2)[2]由表中数据可知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2.7g/cm3,铜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8.9g/cm3,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即: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3)[3]第1、2、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2.7g/cm3,第4、5、6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8.9g/cm3,可以得到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25.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 1与4(或2与5、3与6)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详解】(1)[1]在实验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于甲液体来说,还是对于乙液体来说,其体积都随质量增加相同倍数,所以说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2)[2]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1与4、2与5、3与6中的液体体积都相同,但质量不同;(3)[3]比较实验1、2、3和4、5、6可知:甲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1.8,而乙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0.80,所以可归纳得出: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6.(1)1.8g/cm3(2)15250g【解析】【小题1】由表中数据可知,车架材料体积为2500厘米3,车架质量为4500克,则碳纤维车架的密度【小题2】传统钢铁材料制造的车架的质量碳纤维车架的质量比传统钢铁材料制造的车架减少的质量27.(1)0.8g/cm3(2)3.6t【详解】(1)这种原油的密度(2)这节油车所装的原油的总质量28.(1);(2);(3)【详解】解:(1)零件的体积为(2)钢的密度钢制零件的质量(3)此石墨烯材料的密度答:(1)零件的体积为;(2)钢制零件的质量是;(3)此石墨烯材料的密度是。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