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8
9
10
C
A
D
C
D
A
B
B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D
B
C
A
0
B
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B
D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4分)
(1)2010一2015年,耕地面积增加;2015一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4分)
(2)2015年降雨量较常年偏少;2020年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出现极端暴雨天气)。(4分)
(3)撂荒后的耕地,短时期内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且自然恢复草地质量低、抗侵蚀能力
差,地表保持水土能力下降;降水后撂荒耕地更易被侵蚀形成沟壑(且沟壑无人工干预
填平),地表变得更加崎岖;且流水侵蚀会再次破坏植被(植被自我恢复周期变的更长);
更加崎岖的地表和较少的植被覆盖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6分)
32.(12分)
(1)位于城区(原主城区)外围,土地充足且地价低;临近公路、铁路、运河,有港口、火车
站,水陆交通便利。(4分)
(2)同意,理由:大型企业的发展能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
入),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能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答
出2点即可)
不同意,理由:城市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某一大型公司(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经济抗风险
能力弱,存在衰退风险;就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一旦受阻,会导致工人失业等社会问
题。(4分)
(3)飞利浦研发部门、科研人才等被保留,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好;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大;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城市环境优良。(4分,答出2点即可)
33.(15分)
(1)分布特征:南(东南)侧多,北(西北)侧少。(1分)
原因:流域内气候干旱,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天山山脉海拔
高,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多;北侧丘陵地区海拔低,降水
积雪融水等较少。(4分)
(2)西湖补给东湖。(2分)理由:当水位较低时,西湖水量为零,说明西湖湖床高于东湖:
伊犁河注入西湖且水量大,西湖水位高于东湖(东湖入湖水量小,水位低于西湖);湖水
西淡东咸,说明西湖湖水盐分随湖水流出,而东湖湖水只进不出,盐分积累。(4分,答出
2点即可)
(3)东、西湖分治,东湖水量减少,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东湖湖
泊萎缩,湖床裸露,加剧周边地区荒漠化。(4分)
34.(14分)
(1)地壳运动较弱,地壳稳定;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强烈。(4分)
(2)古准平原整体抬升后,青藏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加大,河流流速加快,流水强烈下切,
形成深切峡谷:腹地地势起伏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则保留了古准平原的平缓地貌特征。
(4分)
(3)古准平原在抬升中,不断遭受风化、侵蚀;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基岩出露后,抗风化、侵
蚀能力强,在冰川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较光滑的冰蚀夷平面;砂岩、板岩基岩出露后,抗
风化、侵蚀能力弱,逐渐形成了波状起伏的丘状高原。(6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2025.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
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图1为江苏
北部淮安一连云港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连云港市
)黄海
1.构建淮安一连云港双核结构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两地
A.空间距离邻近
B.地域文化相似
C.区位功能互补
D.资源禀赋相近
2.促进双核结构形成的前提是
A.两地交通条件改善
B.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C.两地腹地范围扩大
公路
:淮安市
D.门户城市等级提升
一铁路
3.淮安一连云港双核结构有利于
图1
①促进连云港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②促进淮安一连云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淮安一连云港对苏北地区的辐射
④提高淮安和连云港两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年底,某地级市在该省省会城市建设“科创飞地”,实现“研发在外地、生产在当地”
的共建机制,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4~6题。
飞入
科创
飞地
生产地
G省省会城市
反哺
G省地级市
图2
4.科创飞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地间存在着显著的
A.基础设施的差异
B.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C.发展资金的差异
D.人才吸引力的差异
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5.该共建机制有利于省会城市
A.改善环境质量
B.扩大用地规模
C.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D.吸引人口迁入
6.“科创飞地”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科学技术创新
C.生产工序创新
D.区域协同创新
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2024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从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调水)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3月22日开始,输水量达2千万立方米,但水头并未抵达台特玛
湖;第二阶段自8月12日开始,输水量达2亿至3亿立方米,9月9日水头成功到达台特玛
湖,实现搭里木河全线通水。图3为塔里木河流域水汽输送来源及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
79题。
北边界
90°E
塔里木河不西海子水
东边界
台特玛湖
南边界
一一水系D水库
时令河/湖●湖泊

水汽输送来源
图3
7.塔里木盆地不同边界水汽输入量受周边地形影响而差异显著,推测水汽输入量最多的是
A.东边界
B.南边界
C.西边界
D.北边界
8.与第二阶段输水相比,第一阶段水头并未抵达台特玛湖,主要是因为
A.下渗量大
B.输水量小
C.蒸发量大
D.降水量小
9.该流域生态输水会导致下游地区
A.降水量增加
B.地下水位提高
C.盐碱化缓解
D.粮食产量增加
西河水坝建于1986年,属于小型水电站,坝体高而薄,采用浆砌石(石料和水泥砂浆)工
艺筑成。因年久失修,2013年西河水坝被爆破拆除;拆坝3年后,河道形态趋于稳定。图4
示意西河水坝位置及拆坝前后西溪河上游河道断面形态。据此完成10一12题。
10500'E
10545'E
1021

27°30'N

贵州省
1019
1017

三西河水坝
27°00'N
1015

一河流

010203040506070
口水坝
距左岸距离/m
图4
高二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