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一生物学科必修一模块试卷(完卷7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是结构简单体积最小的原核生物B.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C.肺炎双球菌入侵人体后,利用人体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自己的蛋白质D,肺炎双球菌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器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被排出细胞外B.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可发生消耗水的反应C.核孔允许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不允许小分子物质进出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可以是0、1、2或多个,细胞核位置可以不在细胞中央B.肝细胞膜上有多种受体,能与病毒的特定结构发生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等结构,无法进行蛋白质合成,但可以进行膜的流动和更新D.糖被是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与细胞表面识别、细胞间信息传递密切相关4.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检测还原糖的试剂经过改造后可用来检测蛋白质B.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用盐酸可洗去浮色C.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将A液和B液等量混合后使用D.绿叶中含有丰富的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5.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过程中一定有水产生B.用H28O浇灌植物,不能在植物体内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O在光下分解的产物可以参与形成NADPH6.用P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短时间内快速分离ATP,ATP的总含量变化不大,但大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有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说明(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ATP中的三个磷酸基团均容易脱落C.该过程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D.重新合成的ATP中磷均为P试卷第1页,共8页7.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多样的水解酶B.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分解C.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D.溶酶体不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构成8.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细菌演化成的。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与细菌相似的DNA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膜的细胞器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由细胞核指导合成9.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S2SS1溶液液淡S:溶液半透膜半透膜田htmtABA.装置A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B.装置B的现象是S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从S2侧进入S,侧的速度等于从S,侧进入S2侧的速度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10.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协助扩散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比载体介导快100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O溶质分子了O我体蛋白。溶质分子。08通道蛋白oo00甲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C.甲、乙两种方式均存在溶质分子和相应蛋白质的结合过程D.水分子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出细胞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