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崇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海市崇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9分)
材料一: 2024年10月25 日至 28日在银川 (37.5°N, 105.5°E) 举办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本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共同家园”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能源、农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合作。
材料二: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新疆喀什市,经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比什凯克和奥什,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喀什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积极打造“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的新枢纽。
1.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举行期间,银川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1) (单选:A.昼渐长 B.昼渐短),银川的入夜时间越来越 (2) (单选: A. 早 B. 晚)。(2分)
2.双重内陆国是指本国是内陆国而其周围所有的邻国也是内陆国的国家,中亚地区属于双重内陆国的国家是( )(单选,2分)
A.哈萨克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3.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对我国的影响有( )(不定项选择,3分)
A.缓解部分资源压力 B.对外贸易线路多元化
C.国内铁路压力减小 D.对欧出口商品增加
4.“东联西出、西引东来”将使喀什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中转站,从服务业分类来看物流服务属于 (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 。(2分)
5.从“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的角度为喀什地区打造新枢纽提出合理建议。(4分)
6.中国-中亚合作向“绿”而行,例举2个中国在中亚地区可合作开发的新能源,并任选其中之一说明理由。 (6分)
二、广西是农业大省,其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22分)
材料一:广西北部主要以喀斯特峰丛洼地为主,植被类型多为森林和灌丛,南部则以平原耕地为主。
材料二:耕地“非粮化”普遍认为是耕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即由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包括耕地撂荒与种树。广西是农业大省,但近年来其耕地“非粮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对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材料三:土壤有机质不但影响土壤质量、功能以及粮食产量,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对广西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7.广西北部喀斯特地貌中的峰丛、峰林是 (填岩石名称)在 (填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的类型是 (填植被类型)。(3分)
8.下图中峰丛主要位于 (单选:A.背斜B.向斜),覆盖范围较大且连片;峰林主要位于地势相对较 (单选:A.高B.低),覆盖范围较小。峰丛所在区域地表水的溶蚀能力比峰林所在区域 (单选:A.强 B.弱),从地表水丰富程度分析原因。(5分)
9.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 (单选:A.南高北低 B.南低北高)的特征,分析形成该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5分)
10.广西耕地“非粮食”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不定项选择,3分)
A.经济作物的种植收益回报率更高 B.城市、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地势起伏较大 D.城镇化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
11.为保证粮食安全,请为广西防止耕地“非粮食”化提出合理建议。(6分)
三、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干流以河口、桃花峪为分界点,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最终汇入渤海。(20分)
材料一:黄河中游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降水波动频繁,是中国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温度-植被-降水干旱指数(TVPDI)用于评估地表的干旱程度,指数越高表示干旱程度越轻。
材料二:2020年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并列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都市圈没有十分明确的、地位突出的、带动发展的核心城市。都市圈内明显存在一定的联系壁垒,人流、物流、信息流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之间,如银川、鄂尔多斯、太原、呼和浩特。
12.渤海是我国的 (单选:A.内水 B.领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请将下列资源归类(填代码):①海底通信 ②贝类 ③小黄鱼 ④运输 ⑤砂矿 ⑥港口建设 ⑦可燃冰 ⑧对虾⑨天然气。(4分)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13. TVPDI指数主要通过降水量、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数据构建,上述数据可以借助 (1) (单选:A. RS B. GNSS C. GIS)技术获取。在探究黄河中游不同地貌条件下植被干旱时空特征时, 可以借助 (2) (单选: A. RS B. GNSS C. GIS) 技术中的图层叠置功能实现。(2分)
14.结合材料一,描述黄河中游旱情时空分布特征,完成下图。(5分)
15.黄河中游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其 严重(填写生态环境问题)。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该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改善该问题的原因。(5分)
16.从加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整体辐射能力和空间联系强度的角度,为都市圈的发展提建议。(4分)
四、印度面临极端天气、人口和城市发展等多重挑战。(21分)
材料一:2023年印度以14.3亿人口总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年龄结构中0—14岁人口占31.2%, 15—64岁人口占63.6%,65岁以上人口占5.3%。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2023年印度城镇化水平36.36%,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GDP为3.55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5。
材料二:每年5月下旬,印度各地会出现高温热浪天气,其中首都新德里5月下旬平均可达40.7℃。今年,新德里的气温又创新高。观测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气温达49.9℃,5月29日,气温飙升至52.3℃,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17.印度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1) (单选: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 (2) (单选:A.西南风 B.东南风)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3) 运动 (单选: A. 顺时针 B. 逆时针)。(3分)
18.印度人口主要向 (填方向),从人口迁移的推力(促使移民离开原住地的不利因素)和拉力(吸引移民迁入目的地的有利因素)的角度,简析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5分)
19.印度城镇化目前处于 (单选:A.起步发展 B.快速发展C.稳定发展)阶段,其面临的问题是 (单选:A.过度城镇化 B.滞后城镇化)。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6分)
20.印度首都新德里高温常出现在5月的原因( )(不定项选择,3分)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B.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高温
C.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东北季风势力强,降水少
21.为了防避极端高温天气,请你给印度人民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4分)
五、洪都拉斯是一个中美洲国家,它的地理环境非常多样化,拥有广阔的海洋和山脉、森林和草原。(18分)
材料一:洪都拉斯地处中美洲北部,全国4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30%以上为丘陵。2023年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同年6月,在首届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上,双方就进口农食产品(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纺织产品和赴洪都拉斯投资设厂等达成了合作意向。
材料二:每年春夏之际的5月至7月,当海洋上的高温高湿气团,遭遇高空的干冷气团时,空气发生强烈的涡旋运动,形成“海龙卷”。“海龙卷”可把水和鱼带进云层,通过强风携带降落到附近区域,形成“鱼雨”。“鱼雨”到来之前,天上乌云滚滚, 大风呼啸,强风暴雨大约持续2——3 小时之后,数百条活鱼出现在地面上。
22.形成材料二中“鱼雨”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1) (单选: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最易形成“鱼雨”现象的区域位于洪都拉斯 (2) (单选:A.东部B.南部C. 西部 D. 北部)。 (2分)
23.从地球表面五个热量带划分来看洪都拉斯位于 带,帕图卡河的河流流向是自 向 流动。(3分)
24.洪都拉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美地峡的东部,虽然所处的纬度偏高,但由于受地形、盛行风和洋流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判断帕图卡河的水文特点是( )(不定项选择,3分)
A.汛期短 B.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C.泥沙含量小 D.有结冰期
25.洪都拉斯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分析其原因。(6分)
26.简述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对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一、 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19分)
1. B A (2分)
2. C(2分)
3. ABD(不定项选择,3分)(全对3分,漏选1个2分,漏选2个1分,错选不得分)
4.生产性服务业(2分)
5.从“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的角度为喀什地区发挥“东联西出”作用提措施。(4分)
贸易畅通:喀什应进一步加强其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国际商贸购物中心的建设,促进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喀什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如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等,提升贸易的信息化水平;喀什加快边境口岸建设,优化贸易环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任答一点2分)
设施联通:喀什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提升物流运输能力;(任答一点2分)
6.中国——中亚合作向“绿”而行,例举2个中国在中亚地区可合作开发的新能源,并任选其中之一说明理由。(6分)
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不得分)(2分)
风能: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风力大;地形相对平坦、对风力的阻挡作
用小;植被稀疏,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任答1点,2分)
太阳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少(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中高纬度地区,夏季白昼长,日照时数长。(任答1点,2分)
二、广西是农业大省,其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22分)
7.石灰岩 流水溶蚀/侵蚀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分)
8. A B B (3分)
峰丛地势高,地表水和地下水相对较少,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较弱;峰林所处地势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较强。(任选峰丛或峰林一处进行分析,2分)
9. B (1分)
北部森林和灌从多,凋落物大量输入有机质;北部海拔高且气温相对较低的同时有机质分解较缓慢,土壤有机质积累量较大。
南部则以平原耕地为主,有机质输入量相对较低;南部气温较高导致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加快,使得土壤有机质积累量较小。南部降水量较北部大,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流失多。
(角度:有机质来源、气温、降水,任答2点4分)
10. ACD (不定项选择,3分)(全对3分,漏选1个2分,漏选2个1分,错选不得分)
11.为保证粮食安全,请为广西防止耕地“非粮食”化提出合理建议。(6分)
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作用;
推进耕地适度经营规模,增加粮食种植收益;
改善粮食种植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增和生产能力;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
推进种粮农业保险,构建现代粮农保障体系。
(任答3点, 6分)
三、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干流以河口、桃花峪为分界点,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最终汇入渤海。(20分)
12.(4分) A
⑤⑦⑨ ②③⑧ ①④⑥
13. A C(2分)
14. A A A B A (5分)
15.(1+4-5分)
水土流失(1分)
植被覆盖度上升(1分),地表径流流速减慢 (1分),土壤侵蚀作用减弱(1分);植被增加, 下渗作用增强(1分),地下径流增加(1分);有利于水土的保持。
16.从加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整体辐射能力和空间联系强度的角度,为都市圈的发展提建议。(4分)
优先重点发展区域核心城市,进一步提高其城市综合实力,最大限度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区域发展的“动力源”;
要努力打破“几”字弯都市圈结构分散的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区域内空间联系能力,加快以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太原、银川等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际交通、信息通信、物流等网络建设,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任答2点, 4分)
四、印度面临极端天气、人口和城市发展等多重挑战。(21分)
17. B A A (3分)
18.(1+4=5分)
向西/西南/向南
推力:北方为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2分)
拉力:南部多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岗位多,工资水平高,投资环境好。(2分)
19.(2+4=6分) B B
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二产业比重偏小。工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低/
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4分)
20. CD (不定项选择,3分)(全对3分,漏选1.5分,错选不得分)
21.为了防避极端高温天气,请你给印度人民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4分)
关注高温预警信息,减少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外出做好防晒,用遮阳伞/帽;增加饮水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利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了解防暑降温知识和措施等。
(任答2点, 4分)
五、洪都拉斯是一个中美洲国家,它的地理环境非常多样化,拥有广阔的海洋和山脉、森林和草原。(18分)
22. C D (2分)
23.热 西南 东北 (3分)
24. BC(不定项选择,3分)(全对3分,漏选1.5分,错选不得分)
25.洪都拉斯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分析其原因。(6分)
山地丘陵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丰沛,热量丰富,适合牧草生长;距离发达国家近,国际市场广阔;沿海,海运交通便捷,便于畜牧产品的出口。(任答3点,6分,只答自然角度或社会经济角度,最多4分)
26.简述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4分)
拓展农食产品出口市场,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任答2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