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识字2姓氏歌【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氏、李”等10个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6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氏、李”等10个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6个生字。难点: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氏、李”等10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什、么”2个字。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出节奏。3.关注课文介绍姓氏的方法,学习用“分解部件”“说偏旁”“组词”等方法识字,并在实践中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视频。(学生专注观看)师:说说自己姓什么,你在视频中听到了吗?2.出示课题,随题识字。(1)师:每个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每个人的姓氏有关,一起来读课题。(2)复习“姓”的识记方法。师:这个“姓”字,同学们怎么记住它?(加一加:女+生=姓 姓名 百姓)借助象形字,识记“氏”字。①“氏”是翘舌音,读准确。②出示象形字,教师讲解:“氏”字像一根木杆,上面有样子怪诞的龙蛇图腾,这是一个宗族的标志。“氏”在古代是“姓”的一个分支,现在和“姓”表示同一种意思。3.再次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师:同学们,这首儿歌特别有趣,它把好多的姓氏都编在了里面,请你仔细听老师读。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读通读顺,遇到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学习生字。氏、什、李、张、弓、古、胡、吴、言、孙教师领读,指导正音。①“氏、什”都是翘舌音,“张、弓”是后鼻音,“孙”是平舌音。②学习新偏旁“弓字旁”。(2)多种方式练习认读:个别读、全体读、开火车读。(3)游戏:走迷宫。5.学生再轻声读课文。圈出姓氏,说说课文有几节。师:同学们,熟读课文后,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李、张、胡、吴、徐、许……)三、品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1.自由读,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正音。2.回顾一问一答的句式特点。(1)师生合作读前4行。师:你发现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一问一答式)我们在哪里学过?(一年级上册《谁会飞》还有《比尾巴》中的三问三答)(2)同桌问答。3.学习“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姓氏。(1)学习第1-4行。①师:读了前4行,说说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李、张”这两个姓氏的?②分解部件的方法:木+子=李 弓+长=张③借助图片,识记“李、张、什、弓”。(2)学习第5-6行。①学生自由读第5-6行,教师正音。提醒: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②方法迁移,引导学生用“分解部件”的方法学习“胡、吴、许”这3个姓氏。③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合作说“胡、吴、许。什么胡?古月胡。什么吴?口天吴。什么许?言午许。④随文识记“古、言”。4.学习“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1)出示“徐”字。师生问答:什么徐?双人徐。师: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发现:“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3)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用“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5.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结合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方”采用的是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的。(1)课件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组词法)实践活动。你姓什么呢?老师(同桌)问,你来答!分解部件方法:你姓什么?我姓陈。什么陈?耳东陈。组词法:你姓什么?我姓王。什么王?国王的王。6.朗读指导。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间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后几句,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同桌用玩拍手歌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1.学习“什”的书写。(1)学生观察“什”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什”的书写要点。★左窄右宽,“十”字先写横再写竖。★“十”的横靠近单人旁的竖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低端略低。2.学习“么”的书写。(1)学生观察“么”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么”的书写要点。★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厶”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3.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第2课时◆课时目标复习“氏、什”等10个生字,会写“古、胡”等4个字,认识子字旁1个偏旁。结合姓氏的介绍方法和已有生活经验,学习“赵、钱”等8个单姓和“诸葛、东方”等4个复姓,感受中国姓氏的多样。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句子的节奏感,背诵课文。一、游戏导入,复习姓氏1.“你问我答”游戏。2.说一说你家人、朋友的姓氏。二、品读课文,学习第二小节1.中国的姓氏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第二小节中再找一找。(1)读一读文中出现的姓氏。(2)说一说你的发现。(前面八个姓是一个字,后面四个姓是两个字)(3)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伴。2.交流单姓和复姓的区别。(1)了解单姓。①由一个字组成的姓氏。②运用上节课介绍姓氏的方法,介绍8个单姓。(2)了解复姓。①由两个字或两个以上字组成的姓氏。②出示“诸葛亮、司马光、欧阳修”等图片,认识文中讲的复姓。③拓展复姓。(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适当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3)随文识字“孙”,学习新偏旁“子字旁”。3.知识拓展。(1)了解省略号。师:我们中国的姓氏只有书上读到的这么几个吗?这里有个符号叫“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姓氏没有写出来。(2)出示《百家姓》,指出课文中的8个单姓就是《百家姓》的前八个姓氏。4.朗读指导,进行背诵(1)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2)在多种形式中朗读,逐渐达成背诵积累。三、观察示范,指导书写1.学习“古”的书写。(1)学生观察“古”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古”的书写要点。★“十”横画宜长,竖画居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2.学习“胡”的书写。(1)学生观察“胡”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胡”的书写要点。★左右等宽。★“古”横画长短适中,竖稍斜。★“月”框形端正,横画均匀,勾画略长于左撇。3.学习“双”的书写。(1)学生观察“双”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双”的书写要点。★左小右大,左收右放。★左右横画大致平齐。4.学习“言”的书写。(1)学生观察“言”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言”的书写要点。★点画居中,上横宜长,横画平行均匀。★“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5.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练写。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教学板书】姓氏歌姓氏歌 《百家姓》单姓 赵、钱、孙、李……复姓 东方、上官……【教学反思】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百家姓》,激发学生了解姓氏的兴趣,然后导入课文,使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抽象,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我再辅以多种方法的诵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便活跃得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