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重难点】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 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 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学习重难点】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教材知识点】知识点一 古代非洲文明1.班图人的兴起与扩展(1)兴起: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________、西瓜和 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2)扩展: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________以南地区,到 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东非地区阿克苏姆王国 兴起 公元前后,在今________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鼎盛 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________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东非沿海地区 背景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 的传入,10~15世纪该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________等社会发展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________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对外交往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________、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3.西非地区马里国王曼萨·穆萨马里国王曼萨·穆萨是马里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王,1312—1337年在位。他组织了一支大约10 000人的军队,将国土扩大近一半,击败北方的游牧部落。他把地方划分为行省,任命总督治理,并采取措施监督地方官员的行动。曼萨·穆萨最著名的行动是1324年前往麦加朝圣。据称有100头(一说80头)骆驼、500名奴隶随行,每头骆驼驮着135千克黄金,每个奴隶身上的金饰重约2.5千克。另有大量驮兽驮运给养,以供养他及随从队伍。当年7月穆萨到达开罗,其富有程度令埃及苏丹吃惊。在与埃及苏丹第一次见面时,他就送给对方50 000第纳里作为见面礼,还送给苏丹的每个朝臣一份厚礼。开罗的商人们也纷纷抬高物价,以换取穆萨及其随从手中的黄金。开罗黄金大增,金价因此下跌。曼萨·穆萨传奇般的经历传到欧洲,直接影响了欧洲人的地图绘制。在1375年西班牙人绘制的加泰罗尼亚世界地图上,西非部分就是这位国王端坐于王位之上,头戴金冠,一手拿金块,一手拿金手杖。本图就取自这张地图。整体概况 8~15世纪,________、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 交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 领土疆域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________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 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____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 发展概况 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________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国家治理 ①实行________,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扩大对外贸易,________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③兴建________,鼓励文化发展衰落 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________逐渐衰落4.南部非洲(1)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________。(2)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________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大津巴布韦内城石塔】高11米,底部直径约六米,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且不使用灰浆。说明当时人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知识。知识点二 古代美洲文明1.概况(1)物质基础: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________、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兴起: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文明。2.玛雅文明政治经济 在中美洲的________,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 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社会结构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________;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________文化创造 制造出精美的________,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________”的概念衰落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________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波南帕克是玛雅人重要的神庙所在地,发现于1946年,约建于8世纪。长约16米、高约7米的神庙有3个房间,墙上布满玛雅人的壁画,内容似乎是庆祝一次战争的胜利,包括出征的准备、战争中的杀戮以及胜利后的祭祀等。画面相当血腥:被抓获的俘虏可能被用于祭祀,其中有些俘虏已经被杀,有些似乎正在哀求,还有些等待被杀。壁画的色彩绚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玛雅艺术不可多得的精品。波南帕克本是一个小邦,神庙规模也不大,但其艺术成就足以让我们一窥玛雅人的艺术天赋。本图是壁画的一部分,表现了战争的场面。士兵们手持武器,其中一人正在刺杀敌人,其他战士或准备战斗,或正在呐喊。3.阿兹特克文明发展概况 ①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________地区 ②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国家治理 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________ 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________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经济基础 阿兹特克人发明了“________”,扩大了耕地面积,以农业为生都城建设 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千米,人口20万~30万;有3条________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________,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4.印加文明发展概况 ①12世纪,印加人以________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 ②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________时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国家治理 最高统治者 国王拥有________、立法和军事大权,王位世袭继承国有财产 、矿藏和牲畜归________所有地方政区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________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人口管理 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________道路系统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________,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征服政策 政府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________【问题探究】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试说明理由。答案提示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以及西非和东非平直的海岸线,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从北非人侵非洲内陆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东非的山脉也不利于当时尚未掌握先进技术的欧洲人深入非洲内陆。而美洲东部的海岸线有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因此美洲早在16—17世纪已经基本殖民化,而非洲直到欧洲人完成工业革命,在武力和技术上都拥有更大优势而且足以克服自然造成的阻碍时,才最终完成殖民。【课堂练习】1.东非沿海地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瓷片。图1、图2所示为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兰教墓园内的瓷器碎片(推测出产于明万历、天启年间的景德镇民窑),它们被镶嵌在墓柱之上。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 )A.中非官方交往源远流长 B.阿拉伯垄断印度洋贸易C.瓷器在东非多用于祭祀 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2.表2所示为255年夏季进入阿克苏姆王国加巴扎港口船只情况的统计。由此可知,当时的阿克苏姆王国( )表2数量(艘) 来源国/地区9 印度7 大法拉桑岛(今属沙特阿拉伯)15 巴勒斯坦22 埃及A.成为地区海军强国 B.对外贸易较为繁荣C.控制了印度洋商路 D.继承了古埃及文明3.随着穆斯林贸易深入非洲,伊斯兰教于985年首先在加奥扎根,然后于10世纪后期在加纳帝国扎根;再由此向东传播到马里帝国(公元1240~1645年)和桑海帝国(公元1460年~公元1591年)这说明在古代( )A.对外贸易深刻影响非洲国家发展 B.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政策开放C.非洲国家大都仰慕阿拉伯的文化 D.非洲经济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4.1324~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竟至黄金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了马里之名,并绘有曼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C.原始资本积累加速 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5.1843年,美国旅行家和考古学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图4),该遗址所属的文明( )图4 尤卡坦半岛古代金字塔遗址A.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 B.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C.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D.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6.美洲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其他大洲所没有的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直到新航路开辟以后,这些农作物才逐渐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这可用于说明美洲地区( )A.农业经济发达当 B.文明的相对独立性C.文明程度较高 D.文明的多元性特征7.玛雅历法以13天为一周,20天为一月,18个月为一年,外加5天禁忌日,一年365天。而印加历法以10天为一周,每月3个星期。一年12个月,每月30日,每年加5日,每4年再加1日。这可用来说明古代美洲( )A.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B.天文学成就领先世界C.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 D.农耕文明发展的条件8.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A.孕育君主立宪的雏形 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完整C.民族国家有一定发展 D.建立世界最早的联邦制9.有学者认为,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尼罗河上游的沼泽地是一个可怕的障碍,平直的海岸线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有助于说明欧洲人入侵非洲较其侵入美洲要晚。该观点重在阐述( )A.非洲生产方式十分落后 B.非洲大陆生存条件恶劣C.欧洲国家率先入侵美洲 D.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10.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麦 D.水稻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埃塞俄比亚国家的核心地带最初在古代阿克苏姆城市国家。1—3世纪时,建立在贸易和征服基础之上的阿克苏姆王国开始兴起,当地居民与罗马帝国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贸易往来。皇帝厄扎纳(320—356年在位)在其统治末期皈依基督教,是首个确立基督教信仰的非洲皇帝。阿克苏姆王国从970年开始崩溃,受到来自北部阿拉伯和东南部索马里穆斯林的威胁。到1135年,埃塞俄比亚国家已经被迫向南部和西部发展。14—15世纪,埃塞俄比亚帝国处于强盛期,进行政治和文化扩张。埃塞俄比亚所在的非洲东北部是非洲大陆唯一保留基督教信仰的土著人地区。——摘编自【美】萨义德·A·阿德朱莫比《埃塞俄比亚史》材料二1270年,耶库诺·阿姆拉克建立起埃塞俄比亚帝国。这是一个实行封建制的帝国,帝国管辖下的各王国与皇帝保持着臣属关系,为帝国征收贡赋,并提供军队。由于国内市场不发达,对外贸易衰退,地租和贡赋均用实物缴纳,俸禄和交换也用实物。农民除缴纳租税和服劳役外,还必须服兵役。皇室、寺院和世俗领主大约拥有全国耕地的3/5,科普特派教会(基督教)和政府关系密切。教会上层人物势力很大,他们可以干预帝位的继承,甚至能够借助宗教力量发动内战。文化事业也被操纵在教会手中。——摘编自许永璋、王严、武涛《非洲五十四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埃塞俄比亚确立并维持基督教信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埃塞俄比亚帝国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埃塞俄比亚帝国的统治。【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明代时期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运销到东非地区的信息,并且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故选D项;中国与东非的丝路贸易不一定是官方交往,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瓷器在东非不一定多用于祭祀,也有用于日常生活,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表格信息,阿克苏姆王国加巴扎港口停靠的船只广泛来自于印度、阿拉伯、中东和埃及等各个地方,反映了阿克苏姆王国发达的对外贸易,故选B项;加巴扎港口停靠的船只属于商船,并非用于军事战争,排除A项;阿克苏姆王国主要控制的是东非地区的商路,排除C项;表格中阿克苏姆地区的贸易范围广泛涉及埃及、中东、印度和阿拉伯地区,说明阿克苏姆文明深受多元文明的影响,排除D项。3.【答案】A【解析】随着穆斯林贸易深入非洲,伊斯兰教得以在非洲传播开来,这说明对外贸易对非洲社会和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选A项;穆斯林商人在非洲加奥、加纳、马里、桑海的贸易和传教并不意味着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政策开放,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伊斯兰教在西非的传播,不能说明非洲国家大都仰慕阿拉伯的文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不能说明非洲经济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排除D项。4.【答案】D【解析】马里帝国作为西非国家,其国王前往麦加朝圣,说明其信奉伊斯兰教,早已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系,朝圣之旅进一步活跃了马里的对外交往,以至于让欧洲也了解到了它的存在,故选D项;曼萨·穆萨挥金如土是因为其黄金资源丰富,与经济水平、腐化堕落无关,排除A、B两项;马里帝国当时并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将其财富称作原始资本,排除C项。5.【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关键词“尤卡坦”“金字塔”,可知,该文明为玛雅文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故选D项;“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的是埃及人,排除A项;“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的是亚述帝国,排除B项;“具有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的是苏美尔人,排除C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美洲大陆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不少独有的农作物,这说明美洲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故选B项;材料只强调了美洲培育出不少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没有与其他大陆的农业经济比较,不能得出美洲农业经济发达的结论,排除A项;美洲文明只是在某些领域文明发展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文明发展的相对孤立,很多领域相比旧大陆发展程度都偏低,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美洲农作物的独特性,并不涉及其他领域的文明成就,没有体现出美洲文明的多元性,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玛雅历法和印加历法有所不同,结合历法与农业的关系可知,说明古代美洲农耕文明发展的条件不同,故选D项;多元一体只文明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材料反映印加历法和玛雅历法的差异性,即特殊性,不能体现多元一体,排除A项;材料并无历法间的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美洲文明相对隔绝,并未相互交流,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实现了分层管理,有中央对地方的巡查和地方向中央的述职,可见其地方治理体系较为完整,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君权受到限制,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印加帝国的地方管理模式,没有体现印加帝国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特点等,排除C项;联邦制由美国创立,排除D项。9.【答案】D【解析】由于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上游的沼泽地和平直的海岸线等地理条件的限制和阻隔,使得欧洲入侵非洲时间较晚,这是强调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故选D项;题干强调的是地理条件对非洲历史的影响,而不是生产方式落后对其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非洲地理条件对其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强调非洲大陆生存条件对历史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非洲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对欧洲入侵非洲的影响,而与欧洲入侵美洲无关,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故选B项;小麦、大麦是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来的,排除A、C项;水稻是中国最早培植出来的,排除D项。11.【答案】(1)原因: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阿克苏姆统治者的推崇;对抗穆斯林的政治需要;相对强大政权的支持。(2)特点:实行封建制(或中央集权程度有限);赋税方式相对落后;农民赋税沉重;特权阶层地位突出;教会与政府关系密切。评价:维护了统治阶层利益;使政权相对稳固;具有分裂趋向,易加剧内部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