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试卷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近年,我国扎实推动绿色发展,对环境和水质要求较高的桃花水母重现池塘,桃花水母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2.去海边捡贝壳是每个孩子都爱做的童年趣事之一。贝壳是由软体动物的哪个结构的分泌物形成的 ( )A. 鳃 B. 足 C.外套膜 D.外骨骼3.下列诗句中的动物,不具备“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留连戏蝶时时舞 C.清风半夜鸣蝉 D.早有蜻蜓立上头4.一年一度的“鱼跃龙门”大赛即将开始。选手们纷纷赶来参加比赛,该项比赛仅面向鱼类动物开放,下列动物能通过报名的是( )A.鳄鱼 B.娃娃鱼 C. 带鱼 D. 章鱼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是两栖动物B.两栖动物的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C.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6.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因在丝虫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丝虫是一类寄生性线虫动物,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角质层 C.无生殖器官 D.有刚毛辅助运动7.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冠军后观众纷纷送上她特别喜爱的小乌龟玩偶。下列关于乌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陆地上产卵 B.是真正的陆生动物C.体表覆盖甲 D.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8.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安徽省第一个被批建的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保护区内几种珍稀动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大鲵-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B.眼镜蛇-爬行动物,身体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C.鸳鸯-鸟类,前肢变成翼,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D.金钱豹-哺乳动物,体温恒定,胎生,哺乳9.“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切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一块肌肉可以完成一组运动C.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D.运动是由骨、关节、骨骼肌共同协调配合完成10.如图所示是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立定跳远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立定跳远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立定跳远过程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B.立定跳远只需要骨骼肌参与就能完成C.立定跳远的完成需要能量的供应D.在空中伸肘时(图中状态),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1.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12.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A.乌贼遇到危险时会喷墨逃离 B.担任警戒任务的狒狒看见鹰时发出叫声C.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D.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13.据2021年6月1日新闻报道,15 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已接近昆明。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 D.繁殖行为14.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4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表结果动物 甲 乙 丙 丁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 145 7 82 46分析数据可知,4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 乙→丁→丙→甲 D. 丁→丙→乙→甲15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采集花粉时不利于植物传粉B.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促进物质循环C.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D.随意捕杀某种动物或引进某种动物都不会影响生态平衡16.仿生是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一门科学,下列仿生实例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蝴蝶与人造地球卫星控温系统 B.青蛙与蛙泳C.卵壳与薄壳建筑 D.长颈鹿与抗荷服17.从新鲜蘑菇上剪下菌盖,将菌褶一面朝下放在白纸上并用玻璃杯罩住。几天后移开玻璃杯和菌盖,会发现白纸上有许多褐色的粉末,这些粉末是蘑菇的( )A.营养菌丝 B.直立菌丝 C.芽孢 D.孢子18.在“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处理好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目的是( )A.接种 B. 灭菌 C.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19.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此病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B.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C.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D.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20.夏天人们常把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2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对动物或人体有害 B.都能用培养基培养C.都能与动、植物共生 D.都能够产生孢子22.小明同学在参加某次植物园研学活动时,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他依次见到的植物可能是 ( )A.珙桐、银杏、卷柏、葫芦藓B.葫芦藓、珙桐、卷柏、银杏C.珙桐、葫芦藓、卷柏、银杏D.葫芦藓、卷柏、银杏、珙桐23.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A.同属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24.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染色体的多样性 D.生活环境的多样性2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舆论宣传 B.法制教育 C.易地保护 D.就地保护二.填空题(共5大题,每大题10分,每空2分,共50分)26.(10分)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类群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两空都填字母)(2)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 .(3)D身体呈流线型,体内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的结构是 。27.(10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如果长时间沉溺于使用手机或玩电脑游戏等,很容易出现“手机肘”、“狭窄性腱鞘炎”等疾病。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接打手机容易患上“手机肘”,从而使部分手指出现麻木、刺痛,严重时会出现肌无力及萎缩等症状。我们接手机电话时,会完成屈肘动作,如图一所示,图中②的名称是 ,此时图中①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的状态。(2)一旦患上“狭窄性腱鞘炎”时,相应部位将会出现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图二是关节模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 。关节腔内有滑液,这些结构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关节的灵活性。(3)骨和骨骼肌关系如图三所示,A、B两端称为 ,B端应连在 (填“⑥”或“⑦”)上。28.(10分)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A 与B、C、D的细胞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图中E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它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的。(2)图中B可产生一种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种生物,如图中的[ ] 。(3)图中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 ,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填字母)。29.(10分)如图一是小明搜集到的部分生物图片,图二是小明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这些生物进行的简单分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藏羚羊是我国特有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繁育方式是 和 。(2)图二中字母A-F代表图一中的六种生物,其中C和F分别表示的生物名称是 。(3)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码类单位是 。由于藏羚羊的羊绒比金子还贵,从而遭到疯狂的偷猎,这些年来,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所增加,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由此说明,造成藏羚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0.(10分)探究实验:同学们养过蚕吗 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学校科技小组同学养了几只蚕,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探究它的取食行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该实验要求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目的是 .(2)制订计划: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你这样做的理由是排除家蚕 行为对实验的影响。(3)实施计划:每组蚕的数量选择10只蚕而不选择1只蚕的理由是 。(4)得出结论:蚕总是吃桑叶,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决定的先天性行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学答案1.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C A C A B D C D B C A A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B B B D A C A B D A A D2 .填空题26. (1) A DE(2)外骨骼 体内水分蒸发(3) 气囊27.(1)肱三头肌 收缩(2)关节软骨(3) 肌腱 ⑦28.(1)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内部遗传物质(2)【A】细菌(3) 异养 AD29.(1) 胎生(2) 蜈蚣 水杉(3) 种 人类乱捕滥杀(人类大量捕杀)30.(1)控制单一变量/保持变量唯一/单一变量原则(2) ② 学习(3)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4)遗传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