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苦难与新生”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苦难与新生”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简介

高考模拟作文“苦难与新生”导写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走了,一首用百年人生书写的长诗,落下最后一个标点。家国动荡、漂泊流离、少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一桩桩、一件件的悲痛,没有打弯她的脊梁,她曾说:“我像一个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材料二: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刚刚开园,准备迎来新一轮“泼天富贵”之际,12月13日,地处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对外开放,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珍贵文物及史料特别展”。游客们在享受冰雪盛宴之后,往往会选择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纪念馆出口隧道“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的旁白长久萦绕心间。
校团委将组织以“苦难与新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关联选择性必修中第二单元写作任务。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结合了2024年底的社会热点,都体现了“苦难与新生”的主题。
材料一由叶嘉莹先生的去世,缅怀她令人敬仰的一生。“家国动荡、漂泊流离、少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一桩桩、一件件的悲痛”是她一生历经的苦难,但是她没有被苦难打弯脊梁。她用自己的一首诗来描写自己的一生:“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在苦难中要像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努力洒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后人继承并发扬光大。这既是先生的毕生信念,也体现了苦难中的新生。这不仅是先生个人的苦难与新生,更是先生宁愿默默承受个人的苦难,也要成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
材料二讲述了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一边打造冰雪大世界的旅游圣地,发展经济,一边不忘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刚刚开园,准备迎来新一轮‘泼天富贵’”,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展现了这座城市绚烂的新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对外开放,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珍贵文物及史料特别展’”呈现的是这座城市曾经的苦难。“游客们在享受冰雪盛宴之后,往往会选择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体现了游客们在享受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同时,没有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牢记国家民族的“苦难”,才能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中华民族更好的“新生”,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范文展示
穿越苦难,拥抱新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一同探讨 “苦难与新生” 这一深刻的话题。正如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从苦难中破茧而出,拥抱新生的坚韧;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的重新开放,则时刻提醒着我们,民族的苦难是历史的伤痛,更是奋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走向新生。
苦难是生命的磨砺,是成长的催化剂。叶嘉莹先生一生历经风雨,家国动荡、漂泊流离、亲人离世,一桩桩悲痛如巨石般压来,却未能压弯她的脊梁。她在苦难中坚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自己比作吐丝的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哪怕历经千般磨难,心中所想仍是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得以传承。不止叶先生,回望当下,众多国内名人亦是如此。马云创业初期四处碰壁,却凭借对互联网商业的敏锐洞察和执着追求,缔造了阿里巴巴商业帝国;刘强东在创业路上遭遇资金短缺、市场质疑等难题,却从未放弃,一手建立起京东这一电商巨头;赵丽颖出身平凡,跑了多年龙套,面对演艺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怀揣梦想,终成一线女星;马化腾在创业初期产品推广艰难,资金紧张,却凭借对互联网社交的独特理解,创建腾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雷军在创业途中历经波折,面对技术难题、市场竞争,凭借对科技的热爱与追求,创立小米并使其在全球科技领域崭露头角 。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有梦想,勇尝试,终能创辉煌。这些都告诉我们,苦难并非是命运的诅咒,而是锤炼灵魂的烈火。在这熊熊烈火中,有的人被吞噬,而有的人却如凤凰涅槃,在苦难中重生,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苦难是民族的记忆,是奋进的动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暴行,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那一段黑暗的历史,是苦难的深渊,无数同胞在战火与暴行中失去生命,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然而,正是这段苦难的历史,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从浴血奋战的抗战岁月,到如今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民族在苦难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正如纪念馆出口隧道的旁白所言:“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铭记苦难,不是为了沉浸在悲痛中,而是为了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有更坚定的信念,更强大的动力。
那么,面对苦难,我们该如何拥抱新生呢?
心怀希望,是穿越苦难的灯塔。在黑暗的日子里,希望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有了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叶嘉莹先生在苦难中从未放弃对文化传承的希望,正是这份希望,支撑着她走过漫长岁月;中华民族在抗战的血雨腥风中,始终怀揣着对和平与自由的希望,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勇于担当,是拥抱新生的钥匙。当我们身处苦难之中,不能只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而应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叶嘉莹先生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用一生的努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无数革命先烈以拯救民族危亡为担当,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苦难面前,挺身而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让我们铭记叶嘉莹先生的坚韧,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心怀希望,勇于担当,在苦难中砥砺前行,在新生中绽放光彩!让我们携手共进,穿越苦难的黑暗,拥抱新生的曙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微信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声明:本文系作文百宝箱首发,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阅读 98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