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思想政治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必修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9月,美国B公司在西雅图和波特兰地区的组装工厂有约3.3万名工人决定罢工,以表达对该公司此前与其最大工会“机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国际联合会”达成的一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此次罢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②此次罢工属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③此次罢工说明工人摆脱了工会的控制,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④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516年托马斯·莫尔撰写的《乌托邦》,描写了在一个小岛上实行财产公有制、集体劳动、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乌托邦”意指子虚乌有的地方,虽然并不存在,但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一思想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②激发了人们对更加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④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一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3.右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反映了生产合作社①我国对生产力进行调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④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共八大指出: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必须大力地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特别是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为了保证科学和艺术的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些举措①旨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②有利于解决我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③表明我国坚持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①开启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新纪元②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④得益于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党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充分展现了党带领各族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优秀传统、构筑的精神家园、形成的先进文化,激发出我们继续走好中国道路的历史主动和精神力量。由此可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①回响复兴足音讲好中国故事,滋养文化自信②遵循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这一规律③坚持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道路自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许多重大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变革性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跃升。我国进人新时代取得的成就表明【高一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高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3568910111213141516答秦CCDBCBBAB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B【解析】①②:逼过此次罢工以表达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这属于经济斗争,不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割的地位。要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杜会主义,①正确,②错误。③:材料不能说明工人摆脱了工会的控制,③排除。④:工人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表明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④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①错误。②:“乌托邦”意指子虚乌有的地方,虽然并不存在,但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一思想激发了人们对更加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②正确。③:空想社会主义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正确。④: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剥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④错误。3.【答案】D【辉析】①: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对生产力的调整,①说法错误。②④: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体现了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说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②④符合题意。③:漫画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③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①:这些举措旨在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而不是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①错误。②:大力地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有利于解决我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正确。③:为了保证科学和艺术的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些举措表明我国坚持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③正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与题意不符。5.【答案】D【解析】①: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新纪元的说法是错误的,①排除:②: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错误;③④: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中国式现代化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得益于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③④正确。6.【答案】B【解析】①④:《复兴文库》充分展现了党带领各族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优秀传统、构筑的精神家园、形成的先进文化,激发出我们继续走好中国道路的历史主动【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25上高一政治参考答案.pdf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