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2025.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当两颗或多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时,就会发生行星合相现象。2025年1月18日,日落后天空出现了金星合土星的现象(图1)。据此完成1一2题。图11.在金星合土星时A.金星更亮,因其距地球更近B.土星更亮,因其体积更大C.金星更亮,因其表面温度更高D.土星更亮,因其质量更大2.金星合土星现象说明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的特征是A.近圆性B.同向性C.共面性D.周期性2024年6月4日,中国“嫦蛾六号”月球探测器完成月壤取样后,将一面由特殊材质制成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据此完成3-4题。3.在月球背面展开的五星红旗其特殊的材质可以①抗氧化②耐高温③耐低温④抗强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嫦娥六号”自45km高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是A.不断下降B.不断上升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图2示意澳大利亚大陆重心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漂移路径,其中同心圆为纬线。据此完成5-6题。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叠侏罗纪古近纪泥盆纪第四纪。大陆重心→漂移路径图25.澳大利亚大陆绝大部分处于热带时A.裸子植物繁荣B.两栖动物出现C.海生藻类繁盛D.哺乳动物出现6,石炭纪到二叠纪,澳大利亚大陆重心大致漂移向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图3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海拔561m)连续4天观测的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逐小时通量。据此完成7一8题。1000太阳辐射800600400200丙0200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图37.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A,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B.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C.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D.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8,观测期间该地A.第1天天气晴朗无云B.第2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最大C,第3天昼夜温差最大D.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在水平大气分布均匀的甲、乙两地,各选取一个空气柱(图4)。两地由于地面受热不均产生空气运动,图中箭头指示其运动方向。据此完成9一10题。①②某高度③④nm一地面图4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