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量:75 分钟 分值:100 分
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亚运会于北京时间 2023 年 9 月 23 日 20 时开幕,此时处于 23 日正午的城市是 ( )
A . 日本东京 B .陕西西安 C .英国伦敦 D .澳大利亚悉尼
2 .杭州亚运会期间 ( )
A .杭州的昼长不断变长 B .北京正午物体影长不断变短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北京大
某中学学生在太行山一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两岸陡崖 发育,层理构造明显。图 1 为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图,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图 1 高山峡谷景观的岩石类型为图 2 中的 (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4 .景区内陡崖发育形成的过程是 (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B .沉积作用、地壳下陷、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C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D .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5 .崖壁岩石裸露,植被覆盖少的主要原因是崖壁 ( )
A .风化作用微弱,矿物质含量少 B .风化侵蚀强烈,土壤较贫瘠
C .地下水储存少,植物难以生长 D .瀑布常年飞泻,光热条件差
试卷第 1页,共 7页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河谷 (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7 .图中 (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 ③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经研究发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会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统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下图示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设定来自太阳的辐射是 100%。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8 .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 ( )
A .地面吸收 B .大气吸收 C .大气反射 D .地面反射
9 .受大气削弱作用影响,阴雨天与晴天相比白天 ( )
试卷第 2页,共 7页
①地面温度低②地面温度高③近地面大气温度低④近地面大气温度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 14 时,乙图是 20 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示部分地区所在的大洲是 ( )
A .北美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11.图中 M 点的数值,可能是 ( )
A .1003 或 1007 B .1005 或 1009
C .1007 或 1009 D .1009 或 1011
12 .从 14 时至 20 时,图中R 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气压升高,晴朗天气 B .气压升高,阴雨天气
C .气压降低,晴朗天气 D .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13 .从 14 时至 20 时,有关 a 、b 、c 、d 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 .a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B .b 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C .c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D .d 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 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在圆
试卷第3页,共 7页
柏林中再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树 种 适宜海拔 最大植 株高度 习性
青 海 云 杉 温带 1600—3800m <23m 15 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 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 岁 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酎瘠薄,喜中性 土壤
祁 连 圆 柏 温带 2600—4000m <12m 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
14 .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新较好,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 .地方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5 .圆柏林中种植青海云杉存活率高是因为祁连圆柏改变了当地的 ( )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水分条件 D .土壤条件
16 .随着后期人为干预减少,祁连山南坡的次生云杉圆柏混交林自然演替可能会 ( )
A .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 B .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
C .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 D .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
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 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试卷第 4页,共 7页
17 .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南方与北方的界线 ( )
A .无明显对应的自然标志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没有界线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18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 .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19 .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 .市场 B .技术 C .交通 D .资金
二、综合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 三角洲,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广布,钦州港位于 钦州市南部、钦州湾东北侧。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 2025 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 79 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
材料二: 图 1 为北部湾经济区简图, 图 2 为钦州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试卷第5页,共 7页
材料三:钦州市 2014-2016 年产业结构统计数据表。
年份产业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第一产业 22.7% 21.7% 20.7%
第二产业 39.6% 40.4% 43.1%
第三产业 37.7% 37.9% 36.2%
(1)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广西人口迁移的影响。
(2)从地理位置、交通的角度,评价钦州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钦州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对钦州产业结构及区域发 展的意义。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主峰海拔 2572 米,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 构成,形成于6500 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第四纪冰期时,气温在较 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幅降低,北方温带动植物南迁。随后,冰期快速结束,南迁动植物无法迅 速回迁北移,只能选择在山地较高海拔处生存繁衍,由此在梵净山保存了大量的第三纪、四 纪古老孑遗植物和动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梵净山成为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水青冈 林等濒危物种的场所,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 。梵净山地区山高谷深, 人类活动少, 自然环境保护较好,2018 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试卷第6页,共 7页
(1)说明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梵净山形成南方喀斯特高原中生态孤岛的原因。
(3)指出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保护濒危物种的作用。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 769 万平方千米,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 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地形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三部分。东部的大分水岭是 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图 1 为澳大利亚地形图,图 2 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 3 为 2020 年 9 月 10 日 6 时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城市 A 目前经历的天气系统为 ,此时的天气状况是 ,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 引发气象灾害,例如 。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10°之间,而澳大利亚东北部有一片狭长的热带雨林气候 区,请解释其成因。
(3)分析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
(4)说出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的盛行风向,并简要说明该盛行风的形成过程。
试卷第 7页,共 7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B B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B A D A B B A B C
20 .(1)省区间人口迁移规模减小;区内人口迁移规模增大;迁移距离缩小。
(2)钦州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位置,紧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面向东南亚,地处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陆交通方式多样,是地区性交通枢纽。
(3)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区域发展水平;加速向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转变。
21 .(1)过程:①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坚硬的变质岩(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 质岩); ②受海水沉积作用,变质岩的上部生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地层露出海面,形成陆 地;③顶部和四周的石灰岩被流水侵蚀,剩下部分形成相对高大的山地。
(2)①地处亚热带中心,第四纪冰期后,梵净山高海拔地区,气候较寒冷,适宜温带物种生 存,保存了特有物种;②梵净山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逐渐演化出比周围地 区更丰富的物种;③地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水热条件优越;变质岩山体难以溶蚀,地 表水丰富;④土层深厚,发育较好; ⑤人类干扰小,古老生物保存好,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 喀斯特地区。
(3)①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获得专项保护资金,可以更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濒危动植物 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②加强国际合作,得到国际社会关注支持,利于更多专家共同研 究濒危动物的保护。③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这有助于防止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对自 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④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吸引游客和开展生态旅游活 动,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种经济发展 方式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频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22 .(1) 冷锋 风力增大,气温降低,云量增加,出现降雨 寒潮/沙尘暴
(2)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位于高大山脉的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3)南回归线横穿,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
答案第 1页,共 2页
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大分水岭背风坡); 中部面积广大,受副热带高气 压影响的范围广,且地形单一;西岸寒流降温减湿。
(4)西北风。一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 响,逐渐向左偏转为西北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