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宁波市江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考生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在答题卷Ⅰ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II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Sn:119
5.本卷g取10N/kg
试题卷 I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
不给分)
1.近年来,我国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 大力兴建火力发电厂 B. 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 为节约金属资源,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性能的塑料 D. 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为制作叶脉书签,小宁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备用,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取用NaOH B. 称量NaOH C. 量取所需的水 D. 溶解氢氧化钠
3.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Zn、Ag、Cu、稀盐酸
B. Zn、Ag、CuCl2溶液
C. Cu、ZnCl2溶液、AgNO3溶液
D. Zn、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4.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经历了点火、起飞、过渡及入轨等几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气燃烧推动火箭上升,与发动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似
B. 火箭竖直加速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C. 飞船穿越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时机械能不守恒
D. 飞船利用太阳能电池翼作为能量来源,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5.如图所示,是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用桔槔取水时,忽略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增大石块的质量,可提起更多的水
B. 将B点向O点移,可提起更多的水
C. 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 若桶内水的重力为80N,人不需要用力,桶就能上升到水井上方
6.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
B. 线圈由图示位置转动180°时,ab边受力方向改变
C. 对调磁体的磁极,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速度
D.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7.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烘干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 加入少量的氯化钙
D 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Zn粒
8.小宁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查阅了其有效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物品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食品干燥剂 苏打粉
有效成分 HCl NaOH CaO NaHCO3
A. 食品干燥剂在吸水过程中会放热
B. 苏打粉可以用于馒头的制作
C. 生活中可用洁厕灵清除卫生间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D. 若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后呈碱性,则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9.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需要绷直,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3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100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缓慢下降了20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A为动滑轮,滑轮B为定滑轮
B. 坠坨对钢绳的拉力做功1200J
C. 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40cm
D. 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6×103N
10.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
D.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单质铜,都需尾气回收
11.小宁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灯L1、L2的规格分别为“5V 2.5W”、“5V 1W”,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要求灯L1、L2不能选择规格相同的灯泡
B. 改变电源电压可以使两灯同时正常发光
C. 灯L1和L2的亮度是由实际电功率决定的
D. 实验中将两灯串联的目的是使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
12.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宁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他上半身的质量为全身质量的五分之三,他在1min中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m,则他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的总功W和相应的功率P约为
A. W=6000J,P=100W B. W=600J,P=10W
C. W=3600J,P=60W D. W=360J,P=6W
13.科学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放大法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中对科学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用杠杆示意图来表示人体手臂中的杠杆——模型法
B. 用小球下陷的深度来反映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转换法
C.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关系时,使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控制变量法
D. 将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和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进行对比——放大法
14.如图所示,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R1和R2是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的切换。若R2=2R1,水龙头在温水挡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1100W,电源电压恒为220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热丝电阻R1=44Ω
B. 水龙头在热水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3300W
C. 开关S接触3、4触点时,电热丝R1、R2串联
D. 开关S接触2、3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热水
15.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
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B. 一定含有K+、Mg2+、Cl-、SO42-
C. 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D. 只含有Mg2+、SO42-
试题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成语是我国文化瑰宝,回答下列问题:
(1)“点石成金”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不符合 ▲ (填科学原理),现今比喻修改文章或运用文辞时能化腐朽为神奇。
(2)“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 ▲ 元素的含量。
17.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对治疗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流感有很好的功效,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奥司他韦属于 ▲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奥司他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
18.据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当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30米挂车一路撒“火种”,江南大道“电光石火”13小时,这一切都是因为一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释放出大量的热。乙炔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请回答:
(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 ▲ 。
(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如果在实验室要收集乙炔气体,可以采用右图中的
▲ 。
(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 ▲
19.如图是某品牌无人机,由锂电池供电,采用4个电动机带动旋翼转动,如表是部分飞行参数,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无人机在飞行时,为了让电动机正常工作,每一个电动机通过连接一个变阻器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功率,电动机和该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 ▲ (填“串联”或“并联”),则4个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总电功率为 ▲ 瓦。
20.对于家庭中所使用的电器,无论是其电路还是电器本身,都有着安全使用的要求。
图甲为某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头,在出厂时,只有检测到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 ▲ (填“①”“②”或“③”)相连时,该用电器才为合格产品。请再提出一点使用该用电器时需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 。
(2)图乙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将一电饭煲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闭合电饭煲开关,发现灯泡突然熄灭,同时电饭煲也不工作。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故障可能是电路过载致使保险丝熔断造成的
B.若用测电笔检测B、C、D各点,氖管可能都不发光
C.若将电饭煲开关断开,灯泡将重新发光
D.换一个新灯泡,可能仍然不会发光
21.小宁设计的“井盖丢失自动警示装置”如图所示。当井盖丢失时,标志牌上方没了压力,弹簧的弹力将标志牌弹起,起到警示作用。已知标志牌的重力为10牛,重心在A点,OA长度为1米。(轻质杆和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
(1)弹簧将标志牌弹起瞬间,是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标志牌的 ▲ 能。
(2)将弹簧固定在B点,OB长0.4米。现有三种最大弹力不同的弹簧,请你选择最合适的弹簧并说明理由 ▲ 。
弹簧种类 A B C
最大弹力 10牛 20牛 30牛
22.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 ▲ 。
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 ▲ 。
(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3.小宁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很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压表是否断路
C.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2)小宁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①曲线所示;随后小宁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又画出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曲线②,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②请你评价曲线②是否正确,并说说你的理由 ▲ 。
2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 , 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 ▲ ,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他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你认为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
(3)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分析B→C段变化,溶液导电能力上升的原因是 ▲ 。
25.如图1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
选择仪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制取与物质组成的探究
①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字母)
②利用上述装置对某有机物CxHyOz的组成进行探究,所选仪器按“B→C1→A→C2→D→F”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使2.4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C2质量增加0.9g,装置D质量增加5.5g。在本实验中装置C1的作用是 ▲ ;通过分析计算可得,该有机物CxHyOz中x:y:z= ▲ 。
(2)简易供氧器的设计与评价
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设计了简易供氧器。装置如图2所示。试剂共5份(每份包含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过氧化氢溶液、1g颗粒状二氧化锰、100g纯净水)。
①请完成该供氧器的使用介绍:
a.制氧原理:2H2O2= 2H2O+O2↑。
b.使用方法:先将100g纯净水加入A瓶并拧紧接有吸气面罩的瓶盖,再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B瓶并拧紧瓶盖,A瓶中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吸氧。则A、B瓶分别对应
▲ (填“甲、乙”或“乙、甲”)瓶。
c.每份试剂最大供氧质量:3.2g。
d.使用完毕,倒出残液,清洗装置。
②请从材料选择、装置连接等方面对此简易供氧器提出1条建议: ▲ 。
26.如图所示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已知钩码重为9.8N,
小宁测出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与钩码拉力的力臂之比为7:3。
若忽略杠杆自重,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为 ▲ N,实际测量值要比该值 ▲ 。(填“大”“小”或
“一样”)
(2)小宁想继续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若只将弹簧测力计的悬挂点由A移至B,O、C位置不变,仍将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 。
27.小宁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下方悬挂一个实心铁球,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悬点O的正下方。
步骤2:将铁球移到a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1。
步骤3:将滑块摆放到原处,将铁球移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2。
步骤4:将铁球换成等体积的实心木球,将实心木球移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撞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3。
(1)小宁进行“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 的关系。(填“质量”或“速度”)
(2)该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指的是 ▲  。
A.滑块滑行过程中的动能 B.实心小球在释放点的动能
C.实心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 D.实心小球撞击滑块后的动能
(3)实验中发现,s1和s2的距离差别不明显。请从实验操作或材料角度对实验进行改进: ▲ 。
四、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第28题6分,第29、32题7分,第30、33题8分,第31题9分,共45分)
28.《天工开物》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入砂(指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用铅少许,(锡)沛然流注。其反应原理为C+SnO2=Sn+CO2↑。
(1)上述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反应。
(2)炼锡时加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 。
(3)现有151kg含SnO2 20%的锡砂,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电池名称 锂电子电池
输出电压 4伏
容量 5000毫安 时
我国“华为”公司是当今世界通讯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Mate60”
不仅采用超大容量电池,并且还采用了“超级快充”技术,不到10分钟
可把电池电量充达一半以上,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该电池的部分
参数如表所示,小宁家有一个标有“66瓦”字样的超级快速充电器,他
认为充电过程功率应该不是保持全程66瓦,他测量出充电过程中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并绘制图
像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该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完全放电能释放出多少电能?
(2)利用测量得出的数据,通过计算来证明小宁的猜测是否正确。
(3)该手机充电器还支持“5V 4.5A”、“4.5V 5A”这两种输出规格,选用的充电线一样,则在充电的过程中哪种充电器的充电效率会更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
30.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一瓶含有铜和铁的均匀混合物。为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实验分四组,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5 15 25 3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固体质量/g 6 6 W 16
(1)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表中的 W= ▲ 。
(3)第1组实验中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 。
(4)计算第4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1.排放含磷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除去废水中的磷,某小组开展下列研究。
Ⅰ.制备吸附剂
【实验1】往桑枝木炭中加入Fe2(SO4)3溶液,浸泡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经系列操作制得吸附剂A和吸附剂B。
(1)使用 ▲ 可测定溶液的pH值。
(2)请写出Fe2(SO4)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Ⅱ.研究吸附剂的性能
【实验2】为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25℃时,分别取含磷浓度为7.5mg L﹣1的两份等量含磷废水,将废水的pH均调至6,用A、B两种吸附剂进行实验,结果如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剂吸附的废水中磷元素的质量)。
实验编号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吸附剂 吸附剂质量/g 废水的pH 吸附时间/min 吸附率/% 吸附量/(mg g﹣1)
① A 0.2 6 x 75.7 1.42
② B 0.2 6 260 98.1 1.84
(3)上表中x= ▲ 。
【实验3】为研究废水的pH对吸附剂A除磷性能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
(4)请简述该实验方案 ▲ 。
32.如图甲是某品牌贮水式电热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内胆水箱容积为50L。当电加热管绝缘层老化破损时,洗澡的水流就会像导线般将220V的电压加在内胆、防电墙、人体与大地之间,形成通路,如图乙所示,内胆、大地电阻忽略不计。防电墙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流经其中的水必须沿着内部隔片螺旋流动,内部细长的水流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障洗浴者的用电安全。
(1)关于“防电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为了能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防电墙应该与人体串联
B.制作防电墙内部“隔片”的材料是绝缘体
C.防电墙工作时,属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防电墙可以通过增加导体的长度,从而增加电阻
(2)若环境温度为20℃,设置的内胆水温为60℃,当内胆中装满水时,水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ρ水=1.0×103kg/m3]
(3)为了进一步探究防电墙的作用,小宁将该品牌电热水器内的水装入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水管中做成“防电墙”,测得电阻大小如表所示:
长度L/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横截面积S/cm2 1 1 1 2 2 2 3 3 3
防电墙电阻R/×103Ω 12 24 36 6 12 18 4 8 12
根据实验数据,小宁总结得出了“防电墙”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测出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横截面积为0.6cm2,若洗澡时人体电阻为2000Ω,为了保证通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mA,则该品牌电热水器防电墙中螺旋水柱的总长度不应小于 ▲ cm。
33.“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主要的灌溉农具之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提水设施,相当于现代的抽水机。它由水槽、刮板、木链、木齿轮、脚踏等组成,其中脚踏部分的结构如图乙所示。水车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中,另一端的木齿轮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脚踏部分使木齿轮转动,通过木链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地。
(1)如图乙所示,脚对踏板施加力的作用使该处的轮轴转动,相当于在使用一个 ▲ 杠杆。
(2)写出一条提高“龙骨水车”提水效率的方法: ▲ 。
(3)若工人踩动“龙骨水车”旋转一周可将0.025m3的水提升到4m高的田地中,所用时间为60s,工人做功的功率为40W,则该过程中龙骨水车的机械效率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同学们想到利用电动机驱动“龙骨水车”模型,采用太阳能电池或干电池为电动机供电,成果展示如图丙所示。当光照充足时用太阳能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光照不足时,用干电池为电动机供电。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实现以上功能。
注意:1.连接电路时导线不能交叉;
2.电流要从电动机a接线流入,b接线流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科学参考答案)
试题卷 I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D B A D D C
11 12 13 14 15
B C D B A
试题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1) 质量守恒定律
(2) 碳(或C)
17. 有机物 48:7
18.(1) CaC2+2H2O=C2H2↑+Ca(OH)2
(2) A、C (填字母)
(3) 防水、密封保存
19. 串联 160
20.(1) ① 用完电器及时拔掉插头、不能用湿手插插头等合理即可
(2) C (填字母)
21.(1) 机械能
(2) 选择C弹簧,因为弹起标志牌的最小弹力为25N
22.(1) Fe(铁) (2) 固体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 ZnSO4 (填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3.(1) D (填字母)
(2)① 0.75
②答案一:正确,忽略导线电阻,且根据串联电阻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小灯泡两端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
答案二:不正确,实际上导线也有电阻,会分走一部分电压,使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比②中略小
24.(1) 沉淀慢慢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①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② 不正确。Ca(OH)2在溶液中电离出Ca2+、OH-,HCl在溶液中电离出H+、Cl-,不发生反应的情况下,溶液中也存在Ca2+和Cl-
(3)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体积不变,离子数目增加(或溶液离子浓度增加),使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25.(1)① B→C→E
②___吸水(干燥气体),防止对后续实验的干扰__________ 5:4:2 (填最简整数比)
(2)①b. 乙、甲
② 简易供氧器应实现一体化、可视化、可控化(或选择轻便且耐用的材料制作供氧器的外壳和部件,减少整体质量。合理即可)
26.(1) 4.2 大
(2)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1) 速度
(2) C (填字母)
(3) 增大铁球两次静止释放的高度差或换用质量更大的铁球进行实验
四、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第28题6分,第29、32题7分,第30、33题8分,第31题9分,共45分)
28.(1) 置换 (2分)
(2)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2分)
(3)解:设可以炼出锡的质量为x
C+SnO2=Sn+CO2↑
151 119
151kg×20% x
x=23.8kg (2分)
答: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23.8kg 。
29.(1)W=UIt=4V×5000×10﹣3A×3600s=7.2×104J;(2分)
答:该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完全放电能释放出多少电能7.2×104J。
(2)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充电器5~10分钟的功率:P=UI=11V×4A=44W;充电器10~20分钟的功率:P=UI=11V×2A=22W;所以充电过程功率不是保持全程66W;(2分)
(3)规格为“5V 4.5A”的充电器的充电效率会更高(1分),因为“输出5V 4.5A”的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更小,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I2Rt可知,当选用的充电线一样,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小,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更少,所以充电效率更高。(2分)
(1)根据第1组和第2组数据可知,15g混合物加入100g稀硫酸已经反应完全,铁的质量就是
15g﹣6g=9g。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60%。(2分)
答: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60%。
(2) 10 (2分)
(3) H2SO4、FeSO4 (用化学式表示)(2分)
(4)设第4组实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14g y x
x=0.5g
y=38g
第4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5%(2分)
答:第4组实验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5%。
31.(1) pH试纸(或pH计,合理即可) (2分)
(2)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2分)
(3) 260 (2分)
(4) 控制吸附剂质量、吸附时间等其他条件相同,将等量含磷废水的pH调成不同大小,分别用吸附剂A进行除磷实验,测定吸附率和吸附量,得出废水的pH对吸附剂A除磷性能的影响。(3分)
32.(1)  C  (2分)
(2)由ρ知内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1.0×103kg/m3×50×10﹣3m3=50kg(1分)
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 ℃)×50kg×(60℃﹣20℃)=8.4×106J(2分)
(3) 21 (2分)
33.(1) 省力 (填“省力”或“费力”)(2分)
(2)  在各部件之间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合理即可) (2分)
(3)  41.7%  (2分)
(4) (合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