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一轮 教材复习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2)各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3)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2.如何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民族平等: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②民族团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一、民族大家庭 3.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我国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二、家和万事兴 1.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①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2.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做了哪些努力 (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二、家和万事兴 3.维护民族团结的 重要性 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③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三、反对分裂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②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③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④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要求 ①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地位、基本内容 (1)地位:①“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②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2)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四、“一国两制” 2.怎样才能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①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3.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现实性: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2)重要性: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四、“一国两制”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及有利条件 (1)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 。(2)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3)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5.加强两岸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何意义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一国两制”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应该怎样做 (1)国家: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岸同胞:①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②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究一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24·宜宾)2012年至2023年,各援疆省市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近1700亿元(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年来,5批次共2.1万名干部人才,9万余名教育、科技、医疗等紧缺人才接续援疆,用不凡业绩谱写了报效祖国、建设边疆的人生乐章。这有利于( )①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分析可知,各援疆省市的举措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无关,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答案】 A探究二 维护祖国统一 (2024·达州)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 ②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③要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④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台湾问题。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启示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不符合题文主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答案】 A (2024·南充)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作出了规管,完善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制度机制。该条例的制定( )①旨在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②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的生动实践③直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④进一步筑牢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根基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国家安全,这对于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以及进一步筑牢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根基都有着重要意义,①②④符合题意;制定该条例并不能直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③错误。故本题选B。【答案】 B一、单项选择题1. (2024·福建改编)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这说明我国( D )①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相同的风俗习惯②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了共同富裕③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④各族人民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2. (2024·泸州)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中,根据分工,四个小组分别从民生、经济、文化、环保方面收集材料并进行展示。下列各组展示的内容符合主题和分工的是( C )①民生组 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②经济组 2010-2020年,泸州市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开展帮扶工作,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实施旅游城市建设项目,投入财政帮扶资金4600万元③文化组 2024年福建对宁夏部分学校重点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④环保组 2024年新疆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85亿元以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3. (2024·天津)云南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有利于( D )A. 实现各地区同步富裕B. 扩大公民民主政治权利C. 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D.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D4. (2024·遂宁)2023年遂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主题为:“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力共建美丽遂宁。”活动期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文艺汇演、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 A )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②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同步富裕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A5. (2024·盐城)下表是2023年新疆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 B )类别 总值 同比增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9125.91 6.8%旅游收入(亿元) 2967.15 226.9%中央财政援疆资金(亿元) 5657.3 14.4%新设经营主体(万户) 40.9 25%A. 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B.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D.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承担相同的义务B6. (2024·眉山)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以下观点与讲话内容一致的是( C )①共同繁荣促发展,区域自治显优势 ②血浓于水骨肉亲,命运与共携手进 ③民族团结要维护,神圣职责需履行 ④“一个中国”是原则,反对“台独”意坚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7. (2024·重庆A卷)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如同记录过往的密码,蕴藏着深厚历史渊源。漫步台北街头,看见熟悉的道路名称,如南京东路、重庆北路、汉口街、仁爱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A )①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②体现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 ③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④表明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伟大复兴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A8. (2024·泸州)法不可不立,国不可不安。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有效落实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该条例的制定获得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香港呈现出由治及兴的爱国爱港新气象。这表明( A )①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③香港特区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④香港面临的安全风险已从根本上消除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二、非选择题9. (2024·白银)【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2024年春节期间,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录豆囊村,村间道路纵横交错、民居院落整洁有序、乡村旅游活力四射,汉族和藏族群众和睦相处,生态农庄游人穿行、欢声笑语,一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浓浓的年味,不仅仅体现在录豆囊村家家户户门口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上,更体现在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新一年的期待中。录豆囊村已成为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形成吃、住、行、游、娱、购产业链,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夙愿。录豆囊村始终坚持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同当地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有事,都互相帮忙。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录豆囊村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谱写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篇章,以扎扎实实的工作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录豆囊村的发展体现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哪些知识。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⑤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2)结合材料,归纳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3)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②学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④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同一切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⑤团结少数民族同学,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平等相待。10. 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顺利闭幕。达州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聚焦全国两会,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请阅读后回答问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集中阐述了当前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目标任务,对做好2024年对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坚决打击“台独”分裂、遏制外部势力干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运用维护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说说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原因。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③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11. (2025·中考预测)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某校九年级(3)班学习小组开展了《春晚你我知》知识竞赛,请你一起来参加。2024年春晚北京主会场与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地分会场节目气韵贯通,国潮表演、歌舞说唱、器乐演奏等节目形式与地域特点巧妙融合,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民歌串烧《我的家乡我的歌》集纳《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茶舞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众多经典民歌,耳熟能详的旋律描绘出山河锦绣的幸福光景。陕西西安分会场上恢宏大气的《山河诗长安》令人诗情澎湃、畅怀无限;新疆喀什分会场的《舞乐新疆》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展现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各民族一家亲。歌曲《礼序》中,演唱人员与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小朋友们通过“礼”这一中华民族共通的文化符号,唱出携手同心、共赴团圆的美好期许。《永恒的诗篇》传唱柯尔克孜族、蒙古族、藏族的民族史诗,苍劲有力,书写辽阔土地上的生生不息。(1)春晚舞台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2)春晚节目《礼序》展现了“一国两制”方针取得的哪些成就?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3)春晚舞台从侧面展现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什么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共21张PPT)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一轮 教材复习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一、民族复兴梦 1.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 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 绝对贫困 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3.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小康社会 绝对贫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二、新时代 新征程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重要意义 (1)中华民族角度: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科学社会主义角度: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人类角度: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新时代 新征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①从2020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圆梦大舞台(国家角度) 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新发展理念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四、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成就: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2.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① 对国家有认同 。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② 对文化有底气 。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③ 对发展有信心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对国家有认同 对文化有底气 对发展有信心 四、自信的中国人 3.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不妄自尊大,也不故步自封。②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探究一 民族复兴梦 (2024·广东模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是某市的具体工作计划,其中推导成立的是(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坚持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③发展红色文化→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④鼓励退耕还林→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应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①说法错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②说法错误;发展红色文化,可以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③说法正确;鼓励退耕还林,有利于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 D探究二 自信的中国人 (2024·临沂)桂海潮少年时代便因“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事迹而感动,在心里埋下了一个航天梦。带着心中的梦想和敢于吃苦的精神,他终于登上了成功的阶梯。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桂海潮瞄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继续深耕,用30余年不间断的热爱和努力实现航天梦,他用自己的双手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桂海潮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①有梦想,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②做自信的中国人,既要有梦想又要实干 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④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题干中桂海潮心怀航天梦,并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干最终实现了梦想,这充分说明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需要付诸行动,②符合题意;桂海潮用30余年的奋斗,展现了他这一代人在航天领域的担当和努力,③符合题意;桂海潮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不断努力,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需求,为国家航天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说明了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④符合题意;梦想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如努力、机遇、环境等,①错误。故本题选B。【答案】 BC. ①③④ D. ①②④一、单项选择题1. (2024·龙东地区)对下面图片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 )A. 第二个百年是指新中国成立100年B. 第二个百年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C. 第二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第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2. (2024·绥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就是( D )A. 中国道路 B. 中国精神C. 中国方案 D. 中国力量D3. (2024·湖北)以下是各班根据学校要求设计的黑板报标题。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 )以我之力 追我所愿 初心不改 奔流到海 吾有所爱 其名华夏 复兴之梦梦在不息A.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B. 不断与时俱进,共筑生命家园C. 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D. 关注民生问题,共享发展成果A4. (2024·大庆)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把国家、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 D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D5. (2024·陕西)小秦所在班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书分享活动。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B )选项 内容摘录 我的理解A 一位优秀的围棋手,必然能够审时度势,合理布局 党中央从全局出发,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B 近代以后,国家衰落、民不聊生,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C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D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B6. (2024·广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 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A )A. 二十一世纪 中国精神B. 二十世纪 民族精神C. 二十一世纪 民族精神D. 二十世纪 中国精神A7. (2024·广东模拟)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C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②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让政府主导市场③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④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C8.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时,一组数据晒出了政府2023年的“成绩单”。奋斗正当时,共圆中国梦。前路漫漫亦灿灿,从“成绩单”看“中国梦”,同学们纷纷评论,其中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C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A. 巨大的发展成就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民,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C. 充分诠释了实现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 我国正努力在2035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9.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为此,我们必须( B )A. 拥护党的领导,党要履行政府职能B.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D.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创新的生命B二、非选择题10.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砥砺前行。从1949年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5年光辉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过去的75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百年大党再出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1)请你把图中的①②③补充完整。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熠不过中国红从故宫的高高红墙到我们手中把玩的小小中国结,从春节祥瑞的对联、窗花到婚嫁礼俗中的新娘盖头,红色是凝结了中国数千年灿烂文明史的美丽图腾。从力战而死、无愧家国的张自忠到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将军杨靖宇,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红色是烈士鲜血浸染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从第一朵蘑菇云升腾到载人航天,从经济特区到共同富裕示范区,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伟业的精神力量。(2)七十五载峥嵘岁月,筚路蓝缕正青春。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让“中国红”成为青春中国永恒的底色。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勇担责任,积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⑤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生逢其时 与之共长202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3)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的两点,写出具体做法。有理想:我会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不懈奋斗,努力实现梦想;等等。敢担当:我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自觉服务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等等。能吃苦:生活中我会做到甘于吃苦、勇于战胜困难,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踏实认真、埋头苦干;等等。肯奋斗:我会发扬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劳动精神;等等。11. (2025·中考预测)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以及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指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pptx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