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轮 教材复习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一、共同的家园 1.当今世界的特点 开放、发展、紧密联系。2.世界变化的影响 ①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二、放眼全球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商品、资本和 劳动力 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使 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做法 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主动参与竞争 。② 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 ,注重 国家经济安全 ,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劳动力 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主动参与竞争 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 国家经济安全 三、共享多样文化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 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2)消极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3.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1)个人层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相互尊重 ,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2)国家层面:各国应当用 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 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互尊重 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四、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1.对当今世界格局的认识 ①当今世界正经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②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 动荡变革期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③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④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2.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②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2)消极影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动荡变革期 五、调整中的国家交往 1.对当今世界国际 关系的认识 ①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②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③ 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④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及要求 (1)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要求: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3.我国是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 我国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的旗帜,为推动建设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探究一 经济全球化 (2024·福建)截至2024年1月底,我国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A.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 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C. 构建了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D. 体现了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A符合题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是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对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并非直接作用,B不符合题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构建了全新的格局,C错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是参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受益,不能说世界各国都能共享发展成果,D错误。故本题选A。【答案】 A探究二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24·重庆A卷)《道德经》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章深奥,包涵广博,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道德经》经典名句,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用以阐述治国理政、大国外交之道。时至今日,老子的道家思想在全球学术界仍引发着广泛关注和共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正确面对文化多样性。《道德经》作为春秋时期的经典,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启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①说法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道德经》名句阐述治国理政之道,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启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说法正确;老子的道家思想在全球学术界仍引发着广泛关注和共鸣,这启示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③说法正确;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继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答案】 A探究三 世界格局多极化 (2024·六安三模)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扩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金砖国家扩员( )①彰显了金砖合作机制的感召力 ②为相关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③能够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 ④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金砖国家扩员,彰显了金砖合作机制的感召力,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为相关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①②④符合题意;金砖国家扩员并不能够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答案】 C一、单项选择题1. (2024·齐齐哈尔)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店、勇立潮头的初创公司、实力雄厚的世界知名企业以及欠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纷纷借助进博会平台进入中国市场。这表明( B )A. 整个世界复杂多变B. 经济全球化顺应历史潮流C.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B2. (2024·苏州)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人文交往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一出剧目、一部电影、一本好书,常常就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情感共振、心灵互通。由此可见( A )A. 文化多样性,共享多样文化B. 世界多极化,各国相互制约C. 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D. 同住地球村,消除文化差异A3. (2024·连云港)黑板报上摘录了以下几张资料卡片,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浙江乌镇,一个家庭旅馆正接受来自德国旅客的预订。意大利米兰时装表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参赛运动员获得金牌。中国的电视剧在坦桑尼亚的一家电视台热播。A. 开放互动的世界 B. 休戚与共的命运C. 走向未来的少年 D. 多姿多彩的职业A4. (2024·吉安三模)距离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3个多月时,浙江义乌的商家就已经接到了大量奥运相关商品的订单,奥运氛围提前到来。这说明( B )①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②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唯一的稳定器③中国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④这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5.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此次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几名同学展开讨论,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 小东:将促进中亚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增进双方睦邻友好和民心相通B. 小胡:将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C. 小凡:将推动世界格局向两极化发展,造福中国人民和中亚人民D. 小华: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注入正能量、创造新活力C6. (2023·菏泽)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语句中,属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的是( C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交流互鉴,消除差别 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C7. (2024·吕梁三模)2023年11月30日,第三届中国-新西兰艺术节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中国交响乐团与新西兰交响乐团联袂为观众献上一场中西合璧的音乐会,获得全场热烈掌声。这体现了( D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 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全盘吸收外来文化C. 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差异逐渐消失D. 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D8. (2024·吕梁三模)法国的美妆、爱尔兰的美食、意大利的珠宝……2024年4月13日至18日,在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0个品牌参展,呈现了一场全球消费盛宴。这体现了( D )A. 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只有合作没有竞争B. 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C. 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中起主导作用D. 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D9. (2024·长沙二模)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共有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成为本届进博会很多参展企业的标配动作。这说明( C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③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10. (2023·海安模拟改编)20国集团中的中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其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 C )①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宰世界 ③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④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C二、非选择题11. (2024·黔南改编)仔细观察下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从上图数据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①我国货物出口额稳步增长,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②2019年至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中国外贸形势正在逐步稳定。③中国货物进口规模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上图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并简要谈谈这一表现带来的影响。上图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中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①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生产者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②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了生活水平。③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消极影响:①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贸易逆差和经济依赖。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构成威胁。③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产业受到冲击,造成失业和经济不稳定。12. (2025·中考预测)材料一 2024年春晚一曲动感快乐的《晒share》,参演者与全球网友联屏共舞“龙年主题舞蹈”,分享春节的喜庆欢乐。这支舞蹈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海内外社交平台发起的龙年主题舞蹈挑战赛,吸引68个国家和地区的网友热情参与,全球阅览量超5.89亿。材料二 作为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春节,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春晚序曲 全球看春晚”活动在美国、肯尼亚、瑞士等多国举办近40场;各大洲49个国家、90座城市的3000余块公共大屏直播和宣介总台春晚。(1)全球看春晚、共舞蹈,展现出当今世界的哪些特点?并加以分析。①开放: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②发展: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③紧密联系: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2)美美与共的春晚舞台启示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④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共21张PPT)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轮 教材复习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维护世界和平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 时代潮流 (1)主题:和平与发展。(2)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世界各国: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①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②派驻维和部队;③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2)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3)各国人民: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一、维护世界和平 3.当今世界的态势 ①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③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1.当今人类必须共同 面对的发展课题 ① 消除贫困 。②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建设 和平、公正、包容 的社会。2.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贫困的原因)④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贫困的危害)消除贫困 和平、公正、包容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3.人类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作出了哪些努力 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 递进式 的减贫目标。②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③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递进式 三、应对全球性问题(国家角度) 1.人类面对的全球性 问题及影响 (1)问题: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②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2)影响: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①各国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 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④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全球性问题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应对全球性问题(国家角度) 3.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怎么做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①坚持 对话协商 ,建设一个 持久和平 的世界。(政治)②坚持 共建共享 ,建设一个 普遍安全 的世界。(安全)③坚持 合作共赢 ,建设一个 共同繁荣 的世界。(经济)④坚持 交流互鉴 ,建设一个 开放包容 的世界。(文化)⑤坚持 绿色低碳 ,建设一个 清洁美丽 的世界。(生态)4.中国对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①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对话协商 持久和平 共建共享 普遍安全 合作共赢 共同繁荣 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 绿色低碳 清洁美丽 四、关心共同命运(人民角度)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世界各国: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②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2)各国人民:①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③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3)青少年:①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又要心系祖国。②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探究一 推动和平与发展 (2024·渝中模拟)2023年,经济衰退的暗流搅动世界,人类前行之路颠簸动荡。与此同时,危机带来变革、孕育希望,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全球化大潮依旧奔涌,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自觉地团结自强,更加积极地互利合作,“发展与合作”成为2023年众多国际会议的鲜明主题(如下所示)。这传递出( )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发展中国家渴望发展的诉求日益强烈,拓展合作的潮流不可阻挡 ③发展中国家汇聚合力促发展,印证了发展与合作的时代主题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发展与合作”成为2023年众多国际会议的鲜明主题,说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发展中国家渴望发展的诉求日益强烈,拓展合作的潮流不可阻挡,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②④说法正确;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答案】 B探究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成都)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这说明,共建“一带一路”( )①颠覆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②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③实现了参与国家的互利共赢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机遇。分析可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发展,②正确;参与国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益处,实现了多方的共同发展,即实现了参与国家的互利共赢,③正确;“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正确;共建“一带一路”是在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框架下进行的,是对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而不是颠覆,①错误。故本题选D。【答案】 D一、单项选择题1. (2024·河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下列是新华社评出的2023年国际十大新闻的部分内容,其中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A )A.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启新程B. 气候变化加剧威胁全球可持续发展C. 巴以冲突凸显国际形势加剧动荡D. 日本在反对声中启动核污染水排海A2. (2024·湖北)面对巴以局势升级、俄乌冲突持续、缅北战火重燃……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为停火止战奔走斡旋。这表明( D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B.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C. 对话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 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3. (2024·福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举办期间,中国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问题。我国发起这一倡议是基于( D )A.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 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C.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D.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采取共同行动D4. (2024·云南)沿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不断为沿线国家发展增添新气象,中国企业建造的许多标志性建筑被印在当地货币上。这说明( B )A. 各国加强合作就能消除全球性的风险B. 中国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C. 中国已经为世界各国解决了发展难题D. 各国在和平与共赢的时代主题下合作B5. (2024·宁夏)2024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加强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深化传统友谊之旅。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三国之行,向世界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有( C )A. 我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B. 各国要维护共同利益,避免竞争与分歧C.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D.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相互尊重、民主自由的新型国际关系C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秉持“亲仁善邻”的理念。之所以要秉持这一理念,是因为( C )A.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要内容B. 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不存在利益冲突C. 战争让中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争的阴影早已远离C7. (2024·晋中二模)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就共同的话题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彼此了解、凝聚了合作共识。以上材料说明( A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C.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D.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A8. 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建设亚太共同体需要亚太各国( D )①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加强合作,摒弃竞争 ②加强对话协商,消除分歧 ③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亚太 ④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D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完善,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是因为( C )①它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趋势,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②中国是世界强国,这一理念是中国方案,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世界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C二、非选择题10. (2024·凉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5日至10日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命运共同体”“全天候”,可以说是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三国之行的关键词。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向世界清楚地表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始终“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团结合作、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愿同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习近平主席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一直在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请回答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1. (2024·眉山)某班在学习“和谐与梦想”和“我们共同的世界”两个单元后,组织开展时事述评活动,同学们围绕新闻素材,各抒己见,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任务。材料 2024年4月26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美关系45年发展带来的启示,阐明中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出发点看待中美关系,强调积极落实“旧金山愿景”,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摘自《人民日报》)请你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示例一:小松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各国应该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示例二:小兰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12. (2025·中考预测)材料一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举行了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我坚信,中美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1)围绕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思考“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折射出的道理。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2)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暖意,作为青少年,你有何打算?①积极学习国际知识,尤其是关于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和共同点。②努力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③关注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活动,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④以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看待中美关系中的挑战和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pptx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