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汝阳县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检测卷
七年级生物学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分,共 2×20 =40分。)
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蚕豆叶表皮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50倍
B.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
C.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②
D.欲将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
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
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②和⑥ D.③和④
3.某学习小组准备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行探究,他们根据收集的信息预测“蚂蚁喜欢甜食”,
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步骤中的( )
A. 作出假设 B. 提出问题 C. 收集信息 D. 得出结论
4.把葡萄放在清水中表皮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5.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科学家利用伞藻甲(菊花形伞帽)和伞藻乙(伞形伞帽)进行
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伞帽形状的是( )
A. 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核 D.细胞膜
6.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橘子瓣有很多汁水。你认为
橘皮、“丝络”、橘肉分别对应的主要组织是( )
A.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 B.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 D.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
7.如图表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反应的实验。下列对草履虫运动方向的判断合理的
是( )
A.甲图的向左,乙图的向左 B.甲图的向右,乙图的向右
C.甲图的向右,乙图的向左 D.甲图的向左,乙图的向右
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写了莲叶碧色连天的景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
叶属于( )
A.器官 B.系统 C.组织 D.细胞
9.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依靠种子繁殖 D.能进行光合作用
10.中华古典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诗词中描写被子植物的是( )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11.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对环节动物的意义不包括以下
哪一项( )
A.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 B.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
C.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 D.使动物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2.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蜘蛛 B.蝎子 C.蜜蜂 D.蜈蚣
13.很多动物的名称中有“鱼”而不是鱼,下列“鱼”中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
A.鳄鱼 B.鲨鱼 C.娃娃鱼 D.鲸鱼
14.如图所示,圆圈重合部分表示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E可以表示胎生
C.F可以表示卵生 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5.“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手上分布着大量微生物,下图是李洁同学“检测洗手前后手
上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组培养基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高温灭菌
B.检测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
C.可将三组培养皿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
D.洗手后菌落减少,设置空白对照组没有意义
16.奶茶中的椰果主要以椰浆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发酵制成。下列关于木醋杆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有 DNA集中的区域 B.能进行分裂
C.能从椰浆中获得营养物质 D.没有细胞壁
17.泡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食用了腌制不当的泡菜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国家
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含量不能超过 20mg/kg)。生物社团同学以“食盐浓度对泡菜中的亚
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B.本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符合要求的食盐浓度为 15%
C.本实验中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
D.泡菜腌制 16天后再食用较为安全
18.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下列特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 B.个体大小 C.生理功能 D.亲缘关系
19.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属、种、目
20.建立大熊猫繁育中心保护大熊猫;建立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白眉长臂猿等野生动
植物;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二、非选择题(5道题,共 60分。)
21.(12分)番茄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舟舟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
细胞临时装片,图甲是他制作番茄果肉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两种细胞的物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步骤 a操作时,让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2)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在物像乙、丙中,你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应
是图 ,若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三种,分别标有“5×”、“10×”和“40×”,若选用的物镜由“10×”
换成“5×”,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选填“变亮”或“变暗”)。
(3)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成熟的番茄果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和 。
22.(12分)同学们在做完“观察桃的果实”的实验后,对桃树的结构层次及关系产生了浓
厚的探究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出了以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示意图中①过程表示 ,此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最为明显,其内的染色体要
先复制再平均分开。已知桃的体细胞中有 8对染色体,细胞连续分裂 2次后,新细胞中染色
体数为 对。
(2)该示意图中②过程表示 ,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
(3)掐去桃树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 组织。
(4)从结构层次来看,人体比桃树多了 这一结构层次。我们食用桃子后,会进
入胃中消化,胃壁的收缩和舒张主要依靠 组织来进行。
23.(12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 长空万里,秋雁远去……
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 。
(2)动物 A适于飞行的特征有:身体呈 ,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
定等。
(3)动物 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 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和 。
(5)比较 B和 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
24.(14分)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①____________位于细胞壁外侧,③所在区域被称为 。
(2)从结构上看,E与 ABCD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仅由⑩___________外
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
(3)D与 B类似,通过产生 a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4)由于以上生物不能利用无机物__________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所以它们
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5)制作馒头、甜酒时要利用图中的 (填字母)。
25.(10分)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
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 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20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如图操作);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选择了 20只孑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阳县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检测卷
七年级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2×20=40分)
1-5:CBADC 6-10:ADADB 11-15:DCBDA 16-20:DCBBA
二、非选择题(共 60分)
21.(每空 2分,12分)
(1)cdba 防止盖玻片下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 (2)乙 变亮
(3)液泡 细胞壁
22.(每空 2分,12分)
(1)细胞分裂 8 (2)细胞分化 (3)分生 (4)系统 肌肉
23.(每空 2分,12分)
(1)脊柱 (2)流线型 (3)胎生、哺乳(1个 1分)
(4)鳃 鳍 (5)身体都分节
24.(每空 2分,14分)
(1)荚膜 拟核 (2)E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
(3)孢子 (4)合成 (5)C
25.(每空 2分,10分)
(2)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4)正常生活
(5)空气 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