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莲华学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4班)(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莲华学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4班)(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A D C D B A C D A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C D D A B A B A A A
二、非选择题
26.(1) 逆时针
(2)一天(24 小时) 晨线
(3)东京
(4)④
(5)昼夜交替
(6)经度 B
评分标准:
(1) 本大题以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为材料,设置 6道小题,涉及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区时计算等问题,考查学生相
关问题的掌握程度。答案准确可得分。
(2)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
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答案准确可得分。
(3)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不停的自转,总是一面朝向太
阳,另一面背向太阳。地球不停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即地球自转的周期正好一个白昼,一个黑夜,也就是一天或约 24 小时。据图可
知,图中④地正位于晨线即将进入白昼。答案准确可得分。
(4)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东边时刻早于西边,东边先进入黑夜,读图,
东京位于北京东部,因此东京先进入黑夜。答案准确可得分。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④地,它位于晨线上。答案准确可得
分。
(6)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总是一面朝向太阳,另一面背向太
阳,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的自转,就产生
了昼夜交替现象。答案准确可得分。
(7)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法国位于东一区,而北京
位于东八区。两者之间的时差是7个小时。当法国时间是2024年7月26日19:30
时,我们需要在这个时间上加上 7个小时来得到北京的时间,2024 年 7月 26 日
19:30 加上 7个小时是 2024 年 7 月 27 日 2:30。故选 B。答案准确可得分。
27. (1)中国政区图 山地
(2)800-900 C
(3)自西向东 500
(4)甲路线 沿途等高线比乙路线稀疏,其坡度较为平缓,攀登过程中比较安
全省力。0.6 千米
(5)赞同小明的观点 B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缓,地势较高,视野广阔(A地位
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存在安全隐患)
评分标准:
(1) 结合所学可知,查找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应选择中国政区图;在景
区旅游,了解旅游的景点和规划路线,应选择景区导览图。图中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地势起伏大,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答案准确可得分。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 100 米,图中最高峰位于图中的右侧,最近的一条
等高线海拔为 800 米,因此范围是 800 米~900 米。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是山脊;D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相比山谷,山脊 C处视野更广阔。
答案准确可得分。
(3)读图,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①地海拔 200 米,②
地海拔 700 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500 米。答案准确可得分。
(4)读图可知,甲路线沿途等高线比乙路线稀疏,其坡度较为平缓,攀登过程中
比较安全省力。若图中的比例尺为 1:30000,即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0.3千
米;两山峰间的图上距离是 2厘米,因此实地直线距离大致为 0.6 干米。答案准
确可得分。
(5)读图可知,B地位于鞍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更适合选作露营地;A 地位
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存在安全隐患。意思相近可得分。
28. (1) G C ② 亚马孙
(2)大于
(3)裂谷、海洋 生长 扩大
(4)环太平洋
(5)A
评分标准:
(1) 在东西半球图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G南极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C亚洲,呈“S”的大洋是②大西洋;B 大洲是南美洲,南美洲有着全世界最大的
平原亚马孙平原。答案准确可得分。
(2)由图可知,在东西半球图的乙图中,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答案准确可得分。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运动,在陆地
上常常形成山脉、岛链和海沟。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面
积不断扩大。答案准确可得分。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多火山地震,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所以多地震。答案准确可得分。
(5)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在教室,要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寻找安全“生命
三角区”躲避,A正确;如果在高层住宅,应该用软的物体护住头部,寻找安全
“生命三角区”躲避,而不是乘电梯逃离,B错误;在野外,要多在空旷地带,
不能躲在山脚和陡崖下,C错误;如果发生地震,第一时间用软物体保护头部,D
错误。故选 A。答案准确可得分。
29.(1)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2)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热
(3)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4)节约用电;乘坐公共交通
(5)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其冬季
阴雨连绵,晴天少
评分标准: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由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位于热带,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答案准确
可得分。
(2)由图 2可知,B图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
代表了图!中③地的气候,图中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结
合材料可知,香蕉喜湿热、最宜气温在 24-32℃,怕低温,忌霜雪。因此香蕉应
该是热带水果。答案准确可得分。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较
低的地区被淹没。意思相近可得分。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节约用电,从而减少煤炭等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同时
出行时应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少乘私家车也可减少碳排放。意思相近可得分。
(5)由图可得,济南的气候特点:夏季平均气温超过 20℃,降水量平均超过 100
毫米;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下,降水量平均低于20毫米,因此是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意思相近可得分。
(6)由图可得,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特别是冬季阴雨连绵,
晴天少,所以老舍先生觉得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意思相近可
得分。
29. (1)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等等
(2)世界人口稠密区大都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等等。
(3)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空气稀薄;乙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
极端干早。
(4)资源短缺;粮食短缺;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大;就业困难;等等。
(5)人类要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评分标准:
(1)据图可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口每增长 10 亿所用的
时间在缩短,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意思相近可得分。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
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从纬度方面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从地形方面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
的平原地区,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故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带往往会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意思相近可得分。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空气稀薄,不适合人
居住;乙位于撒哈拉沙漠(或北非地区),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短缺,过于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该地区人口稀少。
意思相近可得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
增长过快会带来粮食和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废弃物增多、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医疗资源短缺、交通压力大、就业困难等,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给社会
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意思相近可得分。
(5)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好,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
展相适应。意思相近可得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
光衡深
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①天圆地方
②地球卫星照片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图
@浑天说装霜外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
5.上图是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6.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事例,能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
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北极星总是在北方
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C.日食月食现象
D.海上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第I卷(选择题50分)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一、在下列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小明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后校门
7.有关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999
1.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经线的形状是圆
B.从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
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先由南向北,再转向西北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C.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A.甲
B.乙
C.丙
D.丁
D.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南向北
9.有关大洲和大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昌前校门比例尺1:3000
2.观察这辐地图缺少的必须要素是(
A,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地球仪示意图
A.图例
B.方向
C.比例尺
D.经纬度
B.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滨州市政区图,根据
C.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
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D.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3.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地理课上,老师经用手电简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图为模拟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四幅地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