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带上她的眼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 带上她的眼睛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2.熟读课文,把握情节后,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体会人性之伟大。
2.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做旁批。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带上她的眼睛》。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刘慈欣,科幻作家。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他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品有《三体》《流浪地球》《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其中《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3.重点字词。
点缀(zhuì)  màn(漫)步 迟钝(dùn) 蒙眬(lónɡ)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
合拢(lǒnɡ) 吟唱(yín) 孤零零(línɡ) 不qī(期)而至
心有灵犀(xī) 天yá(涯)海角
4.解释重点词。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没有事的时候。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不期而至】没有事先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文中指“我”心里似有感应。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三、整体感知
第—部分:“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
第二部分:“我”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感受到“她”的心跳,“我”离“她”不会再远了。
四、深入体会,悬念设置,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1.巧设悬念
(1)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3)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
——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1)“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2)“我太怕封闭了”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3)“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4)热,热得像……地狱。
——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五、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生答:小姑娘身陷绝境。
2.她的心态如何?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答:平静。第44段。
3.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4、45两段,说说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生答: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地球的无限热爱。
4.点名学生朗读第45—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的精神光芒穿透了6 000多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5.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究,“落日20号”地航飞船研制成功。你很荣幸地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儿,我攥紧了拳头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她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于对地心世界的研究。
六、文章主旨,探究写法
1.文章主旨。
“她的眼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由主任让“我”带着“她的眼睛”去度假开始,在度假中,这双眼睛对一切都感兴趣,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更引起了“我”的探究兴趣,最终“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明白了“眼睛”的重要价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被封闭就意味着无法用眼睛去看,因而文中的“眼睛”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我们要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因此,“她的眼睛”又具有深化中心的作用。
2.写作特点。
(1)想象奇特。
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精巧的故事结构中,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想象奇特,节奏紧凑,情节有趣,流露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巧设悬念。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意蕴丰富。
文章写“我”与小姑娘面对大千世界产生的不同情绪,揭示生活的哲理。“我”感觉生活是“灰色的”,而小姑娘对一花一草都充满感情;“我”对月亮不甚在意,在小姑娘的热切请求下,才勉强去看月亮。文章通过谜底的揭开,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道理,意蕴丰富。
七、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写“我”的一次奇特的度假经历,引出了小姑娘被困地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其积极乐观、不畏生死、热爱生活的态度与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八、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