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1
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期末测试题
政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河南八里桥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遗址南侧有祭祀坑,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中部坑有大量黑土堆积,出土有铜炼渣与炉壁等遗存。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新线索。由此可见( )
①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
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且有少量的生产资料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
④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2024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8月韩国医疗界罢工,法国某工作室员工宣布罢工,加拿大铁路工人罢工;9月美国波音公司遭遇大罢工……。这些国家的罢工事件反映了( )
①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和矛盾②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造成冲突的根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这一思想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①“十个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十四个坚持”作为基本方略,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武器
④能统一全党思想、行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在2024年1月热播的剧集《繁花》里,“三来一补”、创汇、股票认购权证、循环信用证等现在看起来或许陌生的字眼却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细腻的笔触折射出一个充盈希望的90年代。改革开放不止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这反映了()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议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③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历史,也是一部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的真正“秘密”,这是因为学习( )
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②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③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障
④可以助力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赢得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在推动社会变革和思想进步方面具有深远的价值,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无产阶级斗争之路。《共产党宣言》()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
③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消费者行为识别、无障碍商务交流、跨境物流智能调度等有力工具,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跨越产品设计、商务交流、跨国物流的关口,更好服务海外客户。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积极赋能中小微企业,是因为中小微企业()
①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
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④为创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在第134届广交会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继续走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外贸“新三样”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为主要特点。“新三样”外贸走俏彰显我国()
①外贸结构持续优化②制造能力不断增强
③创新体系引领全球④内需扩大卓有成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4年10月,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国家实施反垄断调查有利于()
①实现企业利润的平均化
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③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④消除市场自发性弊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部署要求,江苏省积极承担全国延包试点任务。2024年,泰兴市和泰州市高港区已基本完成整县试点任务,超过95%的承包农户签订了延包合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旨在( )
A.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B. 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流转
C. 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预期 D. 完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1. 下表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从表格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
项目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工资性收入 人均转移性收入 人均经营性收入 人均财产性收入
金额(元) 19672 23298 8920 11300 3588 3041 1743
增速(%) 6.5 4.4 6.1 6.8 5.8 7.0 4.7
①全国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②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③就业困难,工资性收入不断减少 ④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是( )
①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需求
②鼓励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③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基于民营经济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④繁荣市场经济的主力军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资本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我国实体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的情况,市场供过于求现象较为普遍;税费成本过高;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
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工业企业税费成本
②放宽股票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股票交易税费成本
③鼓励商业银行推出多种投资理财产品,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
④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增加农业信贷规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为深化新三板改革,国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积极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旨在( )
①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激发创新活力
②推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③促进科技资本融合,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④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个大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
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在收入分配中如何维护公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非凡十年,三湘儿女砥砺奋进,不断取得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进展。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湖南省特举办“非凡十年”主题摄影展,让大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湖南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
(2)下图为其中四幅摄影作品,请任选两幅图片,为其撰写主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继续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某村盘活“沉睡”土地,加速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以项目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牵头发展农业,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乡村大讲堂,分享最新农业资讯;成立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牛养殖大棚和生猪繁殖场,吸纳村民入股;硬化出村路,修建冷库,与外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引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强、环境优、家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该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对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持续实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75年来,人民不仅见证、分享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直接参与者、推动者。75年来,中国人民斗疫情、抗地震,反贫困、化危机、应变局……越是有风急浪高之险、闯关夺隘之艰,越能激发夙兴夜寐之勤、力挽狂澜之智、一往无前之勇,愈加彰显中国人骨子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因。
材料二 在新中国75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标注着国家前进的步伐,一段段奋进的故事激励着人民拼搏的斗志。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王永志,为国护边的“高原雄鹰”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屡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产业工人许振超,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张晋藩……他们的奋斗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将永载共和国史册。
(2)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英雄是国家和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请围绕“致敬榜样,绽放青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期末测试题
政治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D
8.
【答案】A
9.
【答案】B
10.
【答案】C
11.
【答案】A
12.
【答案】D
13.
【答案】D
14.
【答案】B
15.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个大题,共55分。
16.
【答案】(1)①在整个收入分配中都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公平原则,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让更多人致富,扎实促进共同富裕。②重视收入再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运用第三次分配的社会互助方式调节社会财富分配,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2)图一主题为精准扶贫;图二主题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图三主题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图四主题为文化、民生建设。
17.
【答案】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民财产权益。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共同富裕。(侧重经营主体)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村民农技水平,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侧重服务)④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推动乡村振兴;(侧重产业)。
18.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我们始终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深厚源泉。(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2)答案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又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热爱伟大祖国,奉献祖国、奉献人民。要担当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要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服务人民、贡献国家的能力。(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