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走近细胞——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1.金丝猴群栖于高山密林中,主要以树叶、嫩树枝、花、果、树皮为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金丝猴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金丝猴成熟的红细胞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花、果实都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该密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螺旋藻(属蓝细菌)是一种中药材,可用于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等。下列有关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螺旋藻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B.螺旋藻和黑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螺旋藻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繁殖,说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D.光照条件下,螺旋藻体内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3.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草履虫仅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和分裂等生命活动B.动植物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D.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核5.肺炎是秋冬季节困扰人们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除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外,肺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病毒都没有生物膜,在人工培养基上均不能增殖B.细菌和病毒都能发生基因突变,遗传物质都能彻底水解出6种产物C.单个细菌和病毒都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D.细菌和病毒均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6.图甲、乙、丙是显微镜下的三个视野,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首先应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B.图丙中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在左下侧C.如果显微镜放大倍数是100倍,视野中充满了64个细胞,则换成放大400倍时,视野中能看到16个细胞D.视野从甲换为乙后,视野中会变亮7.显微镜使用是高中生的必备技能,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和更换物镜发现污点依然存在,则污点在目镜上面B.如果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原因是组织切片厚薄不均匀C.在10倍物镜下,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倍物镜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应该是4个D.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看到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8.下列甲、乙两图是低倍显微镜下(10×10)的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视野甲和视野乙中的细胞数目一定不相同B.图中的“调节”措施可能是旋转粗准焦螺旋C.若要确定视野中“黑点”所在位置,移动装片即可D.在乙的基础上,换上高倍镜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来观察放大的“黑点”物像9.细胞学家威尔逊曾经预言:“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找。”他作出这一预言的理由不可能是( )A.大熊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D.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在每个细胞内都发生10.不同于“非典”流行初期曾将病原体误诊断为衣原体,新冠感染发生初期,我国科学家很快将病原体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并向世界各地分享了该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为世界抗疫斗争作出了贡献。下列关于衣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具有细胞膜B.衣原体和新冠病毒都有核糖体C.衣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衣原体和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11.2022年7月,欧洲爆发大规模猴痘疫情,该疫情由猴痘病毒引起,它是一种包膜的DNA病毒且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入侵人体,潜伏期大约2~3周,随后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呼吸窘迫、皮疹等症状。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下列关于猴痘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脱氧核苷酸B.猴痘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猴痘病毒无细胞核结构,其遗传物质DNA存在于拟核区D.猴痘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12.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关于麻风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麻风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麻风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麻风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D.麻风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13.甲图中① ④是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乙图是用甲图中的一组镜头所观察到的图像,现欲将乙图视野中的细胞进行放大观察。下列关于甲图镜头的分析和乙图相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组合中,①④镜头下视野最亮、细胞数最多B.要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需要将甲图物镜③换成④C.先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再将乙图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转到高倍物镜后,调节粗准焦螺旋观察乙图细胞14.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mm、0.5mm表示视野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图2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1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图2中的________(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________。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6)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15.2024年6月,某同学到本溪桓仁五女山进行了“行绿水青山,读文化遗产”的研学游。看高句丽民族开国都城、赏珍稀动植物。五女山上的红豆杉、核桃楸、天女木兰(图1)等都是国家珍稀树种。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五女山水样时拍摄的草履虫。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五女山属于______层次。图1天女木兰是辽宁省的省花,属于濒危植物,它的叶片属于______层次。(2)五女山上所有的珍稀树种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种群。(3)与天女木兰相比,草履虫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______。(4)五女山上各种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相似的______(填结构,写出2点),这说明细胞的______性。(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符合这一观点的是______(填字母)。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摄食和运动B.在载玻片上放一粒食盐,草履虫会远离食盐C.天女木兰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天女木兰离体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金丝猴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金丝猴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花、果实都属于植物的器官,与多细胞动物相比,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正确;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2.答案:D解析:螺旋藻属于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A正确;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两者在细胞结构常图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螺旋藻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繁殖,说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C正确;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D错误。3.答案:C解析:离体的叶绿体不是完整的细胞,不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A、真核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等,A错误;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真核)、消化细菌(原核))、消费者(大多数动物(真核)、根瘤菌(原核))和分解者(秃鹫(真核)、大多数细菌(原核)),B正确;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D、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细菌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其细胞内含有DNA和BNA两种核酸,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增殖,A、C、D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NA彻底水解能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RNA彻底水解能得到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均为6种产物,B正确。6.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需先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A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与实物呈上下左右均倒置关系,则图丙中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在左下侧,B正确;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倍,视野中充满了64个细胞,则换成放大400倍时,视野中能看到64÷42=4(个)细胞,C错误;从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中会变暗,D错误。7.答案:D解析:视野中的物像可能存在的地方就是物镜、目镜和玻片,如果不在物镜和玻片,那么一定在目镜上,所以A正确;如果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原因是组织切片厚薄不均匀,B正确;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在10倍物镜下,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是面积,若物镜转换为40倍物镜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应该是64除以16等于4个,C正确;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倒是围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所以,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看到细胞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方向,D错误。8.答案:B解析:视野甲、乙下都是相同的放大倍数,因此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一般相同,A错误;题图中的调节措施使图像更加清晰,因此调节的可能是粗准焦螺旋,也可能是细准焦螺旋,B正确;若要确定视野中的黑点是否在装片上,那么移动装片即可,但黑点还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当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则需要进一步判断黑点的位置,C错误;在乙的基础上,要想观察黑点,需要先移动装片,把黑点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观察黑点物像,D错误。9.答案:D解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大熊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不符合题意;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脱离细胞的病毒不能进行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说明多细胞生物体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而且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是DNA;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RNA,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而不能独立生存,所以说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故A、B、C错误,D正确。11.答案:B解析:A、由题意知: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的DNA病毒,它的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后可得到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的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A错误;B、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猴痘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正确;C、拟核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猴痘病毒无细胞结构,也不存在拟核区,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错误。12.答案:D解析: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正确;麻风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麻风杆菌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C正确;麻风杆菌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13.答案:A解析:题甲图组合中,①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④是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①④镜头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细胞数最多,A正确;要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需要将题图甲物镜④换成③,B错误;先将题图乙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再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C错误;转到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题图乙细胞,D错误。14.答案:(1)物;甲(2)②③;600(3)D(4)④(5)B(6)细准焦螺旋解析:试题分析:物镜上有螺纹,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呈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或宽被放大的倍数。分析题图1:甲、乙表示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分析题图2:①和②为目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①放大倍数小,②放大倍数大:③④为物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③为高倍镜,④为低倍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和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1)由试题分析可知,甲、乙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先用题图1中甲镜观察。(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需放大倍数较大,据试题分析,应该使用②③,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像的长度或宽度。(4)根据试题分析可知,③为高倍镜,④为低倍镜,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低倍镜④。(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6)在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15.答案:(1)生态系统;器官(2)不能(3)组织、器官(4)细胞膜、细胞质;统一(5)ABC解析:(1)五女山包括了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植物的叶片属于器官层次。(2)珍稀树种不是一种生物,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3)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与天女木兰相比,草履虫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组织、器官。(4)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这说明细胞的统一性。(5)AB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摄食、运动、对外界刺激(食盐)做出反应,天女木兰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以上均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BC正确;D、离体叶绿体是细胞内部的细胞器,不符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D错误。故选A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