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德宏州 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思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贫富分化的加剧,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原始社会的解体标志着私有制产生
③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 ④私有制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2024 年美国经历了比 1929 年经济大萧条时期
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危机,没有有效的解决
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①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④资产阶级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刺削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①
3.某同学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
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③1848 年《共产党宜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1874 年巴黎公社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人跨越
A. ①③
B. ②④
C.①(2.)
D. ③④
政治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4.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1840 年以来,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
有的劫难。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B.中国丧失了全部主权,政治、经济等皆受制于西方列强
C.帝国主义入侵打断了中国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5.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30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该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
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斗争目标的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6.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当第
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
生的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使得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7.1953 年 12 月 28 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制发《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
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从新
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其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①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②个体农业经济已经适应国家建设的新形势
③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④国家积累了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党的八大总结了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绩,分析了取得
胜利的原因,指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本次会议()
①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提出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变
④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政治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9.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
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世贸组织
②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设立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围绕新的历史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对
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全新的视
野为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信心。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表述正确
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理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
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
③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准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深刻把握国情,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对新时代我国国情认
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基本矛盾转变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报告
深刻地阐释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丰富内涵和严密的
逻辑关系。下列关于“四个伟大”认识正确的是()
①“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推进伟大事业
②“四个伟大”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③“四个伟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
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政治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15.2024 年 9 月 9 日至 101,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
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观有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强调用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成育人,是因为它()
①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路线图、方法沦和具体方案
③坚持人民至上,有助于培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之材
④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
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17.2024 年,某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新篇章的主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
①在国民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②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③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茅台与瑞幸的联名款“酱香拿铁”火出了圈,与此同时,中国邮政和蜜雪冰城的联
名款也在西安引来众多年轻人打卡。可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而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需要()
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
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③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④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在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家家红墙瓦房,还通了天然气。通过
“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龙安村采取
订单收购、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农户获得保底收益和工资、租金收入,实现多
途径增收。该地的做法()
①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③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④变更农村集体经济性质,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政治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20.据研究,每一位消费者身后大约有 250 个亲朋好友,如果赢得了一位消费者的
好感,就意味首赢得了 250 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位消费者,也就意味
着得罪了 250 个人。这就是商战中的“250 定律”。据此,企业应该()
①以消费者利益为经营目标,扩大市场 ②自觉遵守市场道德,坚持诚信供给
③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④加强宏观调控,遵守市场规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关于现代市场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③现代市场体系是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④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下列物品不能由市场调节的有()
①粮食、食盐、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②国防、消防、治安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③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
④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
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
①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②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要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④把实现人民群众诉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要做到()
①坚持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③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文明发展道路
④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新项生产为记更高水平的劳动生产力,是在劳动过程中由原创性、颠慢性技术
创新与产事创粗法按融含所广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
要( )
①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 借彻新发展理念,发挥科技是第一动力的作用
(3)加速淘汰传统产业,大幅提升新兴产业的比重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
A. (1)③
B.(1)(4)
C. ②③
D. ②④
27、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是习近平经
济思想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在于()
(1)有利于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优化资源配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1)③
B. ①①
C. ②③
D. ②④
28.村民李某一家年收入 43000 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 15000 元,入股村办企业分
红收入 5000 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 21000 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
2000 元。材料中李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③打零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②③
B. ①③
C.②④
D. ①④
29.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进“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是()
①规范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④在初次分配方面,发挥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正
确的是( )
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满足了全体国民的高层次保障诉求
③通过政府、单位、个人共同筹集资金
④具有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的性质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第 1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绿題、第 31-31 题,共 40 分)
31.阅读打料,回名问题.(8 分)
变的二十届,中全会安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又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因式现代
化的决定》,“改革”一词被会议公报反复提及 50 名次,成为“第一热坷”,改革创新,是
推从人类社会的感发展的顺本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离不开改革开放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回望 75 永
光历恨,澜壮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从“落后时代”到
“世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舞
台,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
创中因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新局面,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章。
(8 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2024 年 8 月 11 日,巴黎奥运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 40 金 27 银 24 铜总计 91 枚奖
牌,其中金牌数创下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成绩。
在场上,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超越自我,他们创造了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比赛期间,除了在国内加油的观众,还有很多观众亲临现场,把热情、
真诚、友善带到奥运赛场,正是因为大家的同心同向、共同努力、中国再一次收获了优秀的成
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桃战,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与奥林
匹克的精彩故事仍将继续,以奥林匹克精神促和平,以中华体育精神促拼搏,中国将为人类文
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奥运
梦托举中国梦”的。(10 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提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到二 O 三五年,全西建成高水
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形势,拓展了对市场经
济的认识,把经济体制改革件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激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鼓励先富带
动信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
导向和年度计划的宏观引导作用、不断加强财政、货币、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构建高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活力和秩序等重大关系。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 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2024 年 11 月 8 日,云南“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德宏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
举行。州委副书记、州长卫岗作主题发布,介绍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德宏州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德宏鲜活实践。
近年来,德宏以改革促发展,坚持特色兴衣、大抓工业、彰文兴旅、产业引领,全州地区
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实现翻番,全州经济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动能更足,经济增长动
能更加强劲、更可持续。以改革拓开放,坚持开放兴边,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全州对外开放的
领域更广、质量更高、层次更深,沿边开发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改革优生态,坚定践行
“两山理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绿美德宏建设。以改革惠民生,全面
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兜牢民生底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多
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双提升,边疆人民幸福生活得到系统性
加强。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德宏州是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12 分)
政治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德宏州 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 分)
1
B
2
3
4
5
B
6
7
S
9
C
10 11 12 13 14 15
C.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D
A
1)
A
D
C
D
B
D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A
B
B
C
C
A
D
B
C
B
A
D
二、非选择题(40 分)
31.(8 分)
答: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
党的面貌。(2 分)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
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 分)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 分)
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生机勃勃,离不开改革开放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2 分)
32.(10 分)
答: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奥运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1 分)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
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巴黎奥运会的成绩,离不
开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3 分)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员
奋勇拼搏、超越自我,他们把实现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
我,创造了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3 分)
④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弘扬奥林匹克精
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3 分)
政治参考签案·第 1 页(8.2 页)
33.(10 分)
答:(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操全局、协调各方的预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公主
义市当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 分)
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高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推动经
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 分)
③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通过
发挥国家政府经济职能,不断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 分)
④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有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
活力和秩序等关系问题,充分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 分)
34.(12 分)
答: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特色兴农、
大抓工业、彰文兴旅、产业引领,为德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3 分)
②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带-路”高质量发展,德宏州
坚持开放兴边,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沿边开发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3 分)
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为德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可持续发展动力。(3 分)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 分)
⑤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使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
现双提升。(3 分)
(每点 3 分,任意答出 4 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政治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