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期中生物试题一、单选题(40分)1.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A. 调节渗透压B. 组成体内化合物C. 维持正常pHD. 提供能量2. 某多肽化合物M可被水解成1个五肽、2个三肽、3个四肽、4个二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这些短肽中至少共含有10个氨基 B. 这些短肽中共含有21个肽键C. 这些短肽中至少共含有62个氧原子 D. 多肽化合物M中共含有31个氨基酸3. 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杨树叶片、小鼠肝脏三种样品进行生化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一定是小鼠肝脏B. 含有蛋白质和RNA成分的样品一定是新冠病毒C. 含有水、DNA、RNA、叶绿素、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一定是杨树叶片D. 不含脱氧核糖、磷脂等成分的样品一定是新冠病毒4. 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A. 高尔基体是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B. 植物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给茎和叶C. 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5. 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和DNA B. DNA和RNA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6. 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阐述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③观察了细胞内部的各个细微结构 ④提出了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与胰岛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孔数目要少;②细胞膜上一般不含糖蛋白;③游离核糖体不能转移到内质网上,将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④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相同⑤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A. 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8.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9.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描述,错误的是( )A.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B. 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C. 高倍镜增大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D. 若观察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10.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B.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可用3H标记氨基酸C. 可使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匀浆中的细胞器分离开来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需用台盼蓝染色1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质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细菌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叶绿体内膜通过向内折叠形成基粒来扩大膜面积1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13. 欲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癌症,可检测病变部位细胞的下列哪种物质是否超标( )A. 胆固醇 B. 甲胎蛋白 C. 磷脂 D. 球蛋白14.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则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的供能场所是①B. 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则除图中标号所示细胞器外,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C. 若该细胞来自某低等生物,则由⑥可知该生物一定为低等植物D. 若该细胞来自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合成的场所是④15. 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B.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可以没有叶绿体C. 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由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D.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具有全透性16.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B. 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C. 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D. ④可以表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17.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B.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的场所C. 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没有选择性18. 如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B. 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C. 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D. 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相同19. 蓝细菌是一类能产生氧气的原核生物,它的发展使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促进了好氧生物的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蓝细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B. 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蓝细菌环状DNA分子C. 蓝细菌缺乏镁元素时会引起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速率下降D. 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该菌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或赤潮20. 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如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蛋白进出细胞核不需通过核孔B. 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RNA中C. 核糖体蛋白都是在核仁中合成的D. 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二、填空题21.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溶液。(2)用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营养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天的精神状态,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让人精力充沛,今天食堂为大家准备了猪肉包子、牛肉包子、各种凉拌蔬菜、大米粥、豆浆、牛奶、煮鸡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早餐中至少包括了两类植物多糖,它们是_______和_______。(2)牛奶中含有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3)该早餐中包括有脂肪、磷脂、固醇等脂质。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4)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某同学觉得豆浆加热饮用会影响其营养价值,你认为有道理吗?_______(填“有”或“没有”)。为什么?_______。(5)除了丰盛的早餐,饮水也是人体获得必需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_______,叫作自由水。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23.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请回答问题:(1)细胞膜以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填“①”或“②”)。(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24.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中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质量分数/%)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元素 O C H N P S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中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__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___中。(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作用。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________加强。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水虽然具有极性,但与其他物质结合后因为失去________而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这种水与抗逆性(干旱、寒冷等)的关系是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_____(填细胞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主要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 ______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答案1-5【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A6-10【答案】D【答案】D【答案】B【答案】C【答案】D11-15【答案】B【答案】C【答案】B【答案】C【答案】D16-20【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A【答案】D21【答案】 ①. 双缩脲试剂 ②. )稀蛋清 ③. 淀粉酶 ④. 葡萄糖 ⑤. 淀粉 ⑥. 斐林 ⑦.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22【答案】(1) ①. 淀粉 ②. 纤维素(2)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3) ①. 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 ①. 没有 ②. 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是要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并不影响其氨基酸组成(5) ①. 游离状态 ②. K、Ca、P、Mg23【答案】 ①.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 ②. 蛋白质 ③. 糖类 ④. 自行恢复 ⑤. 膜蛋白 ⑥. 限制 ⑦. ② ⑧. 低(弱) ⑨. 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⑩. (一定的)流动性24【答案】(1) ①. 氢 ②. 水 ③. 蛋白质(2) ①. 自由 ②. 代谢 ③. 大 ④. 流动性、溶解性 ⑤. 正相关(3) ①. 糖类 ②. 细胞壁(4)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