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同步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同步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3 地球的历史(第2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课本资料,能够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及古生物特点。
【学习重难点】
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法指导】
通过情景设疑一概念获得一过程描述一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的方式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导入
二、自主学习
地球的演化历史
(一)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1.属于隐生宙,包括 宙、 宙、 宙,时间跨度约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 气。
冥古宙:只有有机质, 生命。
太古宙:出现蓝藻等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右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 和 生物。
2.前寒武纪是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活跃,形成 。
1.早古生代
(1)进入显生宙,早古生代包括了 纪、 纪、 纪,时间跨度约1.22亿年。
(2)早古生代是海洋 生物的世界,出现了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生物。
(3)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 的植物。
2.晚古生代
(1)晚古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
(2)晚古生代是 动物的世界;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 期;末期物种灭绝。
(3)早期, -类大量繁衍。
(4)中期,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一些鱼类演化成 类。
(5)晚期,气候变干,两栖类进化成 动物, 植物开始出现。
(三)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1)中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意为“中间的生命时代”。
(2)中生代是 动物的世界,代表性动物是恐龙。
(3)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_类发展,小型 动物也开始出现
(4) 植物兴盛,也是重要的成_期。
(5)末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四)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
(1)新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意为“最新的生命时代”。
(2) 动物的世界,人类在第四纪出现,成为代表性生物。
(3) 植物兴盛。
(4)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5)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高大山脉;全球出现数次 交替变化。
三.合作探究
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思考交流】
1.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课堂小结】(把本节重点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15
【当堂检测】
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质时期是指()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
时代
3.该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
灭绝
4.“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 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2)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课后作业】
1.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3-4题。
3.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4.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A.温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温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5.根据下图表格,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地质年代 海陆变迁 植物 动物 重要矿产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1.3 地球的历史(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图示资料说出沉积岩地层、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表构建的关系。
2.通过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
【学习重难点】
地质年代的划分
【学法指导】
通过情景设疑-概念获得-过程描述一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的方式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展示龙骨架照片和体型数据,为什么消失了?
二、自主学习
1.地球的历史:约有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是最主要的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 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 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_,后沉积的层在_。
②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有些生物的 或 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 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或者 的化石。
(3)分布规律:生物总是从 向 、从_向 进化,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越_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 和 。
地球的演化历史
(一)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1.属于隐生宙,包括 宙、 宙、 宙,时间跨度约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 气。
冥古宙:只有有机质, 生命。
太古宙:出现蓝藻等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右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 和 生物。
2.前寒武纪是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活跃,形成 。
1.早古生代
(1)进入显生宙,早古生代包括了 纪、 纪、 纪,时间跨度约1.22亿年。
(2)早古生代是海洋 生物的世界,出现了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生物。
(3)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 的植物。
2.晚古生代
(1)晚古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
(2)晚古生代是 动物的世界;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 期;末期物种灭绝。
(3)早期, -类大量繁衍。
(4)中期,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一些鱼类演化成 类。
(5)晚期,气候变干,两栖类进化成 动物, 植物开始出现。
(三)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1)中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意为“中间的生命时代”。
(2)中生代是 动物的世界,代表性动物是恐龙。
(3)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_类发展,小型 动物也开始出现
(4) 植物兴盛,也是重要的成_期。
(5)末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四)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
1.新生代包括 纪、 纪、 纪,意为“最新的生命时代”。
2. 动物的世界,人类在第四纪出现,成为代表性生物。
3. 植物兴盛。
4.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5.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高大山脉;全球出现数次 交替变化。
三.合作探究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而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抬升或下沉,地壳抬升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侵蚀作用,地壳下沉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沉积作用。读“A、B两地地层对比图”,思考以下问题。
(1)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并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起来。
(2)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B地缺少化石4所在地层的可能原因。
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思考交流】
1.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课堂小结】(把本节重点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当堂检测】
科学家近期在南京发现最古老的化石花标本,这一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约5000万年。那时盘古大陆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恐龙称霸陆地。读图完成1-2题。
1.存在化石花标本的岩层最可能是()。
A.古生代石灰岩层 B.古生代大理岩层
C.中生代粉砂岩层 D.中生代石英岩层
2.从地质作用的形成看,与化石花最相似的是()。
A.石油 B.花岗岩 C.硫磺 D.铁矿石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4.画出地球演化历史的时间轴:
【课后作业】
1.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
2.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① D.③①④②⑤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3~5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3.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A.物理演化 B.化学演化 C.大气演化 D 生物演化
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5.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所示的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 。
(2)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理由是什么。
(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层是哪几层?理由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