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城中学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初三创新班期末考试试卷生 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下列关于①~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 ②一个大肠杆菌 ③循环系统 ④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 ⑤一座高山A.①和④分别表示生命系统中的群落和种群B.②在生命系统中既是一个细胞又是一个个体C.③是所有动物共有的结构层次D.⑤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大的生态系统2.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5N1病毒无图示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⑧C.硝化细菌细胞不含⑥,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D.蓝藻细胞不含⑦,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子形成过程中,曲线交点表示可溶性糖与脂肪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所有细胞中的脂肪均可以大量转化糖C.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上升D.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增多4. 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C.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5.科学家用离动的进行心技术分离得到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人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是 SRP与 SP结合;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 SP,此时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体中的膜可能是内质网膜结构的一部分B.内质网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C.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SP合成缺陷的甲状腺细胞中,无法进行甲状腺激素的加工和分泌6.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沉淀物,S1~S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仅存在于 P1、P2和 P3中 B.S1、S2、S3和 S4中含有酶的种类相同C.P1、P2、P3和 P4中均有膜结构 D.据图示可知,P3的颗粒小于 P2的颗粒7.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 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做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6NO2)、半胱氨酸(C3H7NO2S)、亮氨酸(C6H13NO2),据此不正确的是(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 3种氨基酸B.该多肽中 H原子数和 O原子数分别是 32和 5C.该多肽有 2个肽键D.该多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548.下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 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的 C 物质是蛋白质,结构 A 是核糖体,C 物质形成的方式是脱水缩合B.属于图甲 C 类物质的是呼吸酶、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和血红蛋白C.若 G 是合成 D 物质的原料,则 G 物质所经过的结构依次是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图乙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9.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经硝酸银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B.经硝酸银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C.未经硝酸银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D.未经硝酸银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10.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 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A.若 a侧为红墨水(显色成分为大分子物质)b侧为清水,开始时两边液面高度相同,则达到渗透平衡后,a侧溶液颜色变浅B.若 a侧为质量浓度为 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 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C.若 a侧为质量浓度为 5%的葡萄糖溶液, b侧为质量浓度为 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D.若 a侧为质量浓度为 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 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11.某科研工作者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 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60s时,乙二醇溶液组的细胞吸水能力大于蔗糖溶液组的细胞B.120s时,蔗糖溶液组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C.在 120s后,乙二醇组的细胞开始吸收乙二醇,导致其细胞液浓度增大D.240s时,将蔗糖溶液组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复原现象12.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照标准配制含各种的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及时补充新的培养液。第一周长势正常,第 二周开始出现缺少无机盐的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继而死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无机盐也吸收水分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可缓解缺少无机盐的症状C.第二周出现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外界溶液中缺乏无机盐D.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全部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有研究表明,小麦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物质 X的活性密切相关。为探究物质 X 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研究小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组 对照组物质 X的溶液 2mL /鸡蛋清稀释液 / 2mL试剂 Y 等量 等量实验现象 A.若将成熟小麦种子充分燃烧,所得灰烬的成分是无机盐B.小麦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蔗糖等还原糖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试剂 Y使用时,需将等量的 A液和 B液混合均匀后再注入D.若两组实验现象均为出现紫色,则物.质 X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4.“茶园养鸡”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探究鸡粪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将 C、N、P作为计量土壤肥力的元素进行了调查,结果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中碳与氮的含量比值与鸡粪添加量呈负相关B.通过添加鸡粪可增加氮的相对含量来提高茶园土壤肥力C.氮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氮会使叶片变黄且影响产量D.细胞与无机环境的元素种类相同体现了二者具有统一性15.每年 8月 24日为“食管癌患者关爱日”,研究发现,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常不明显,烟酒、暴饮暴食、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缺乏和喜食腌制、油炸、辣、咸及烫的食物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u、Zn、Mg等微量元素在人体细胞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应合理补充B.日常膳食中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因是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C.纤维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提供能量,平时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D.进食细嚼慢咽,少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等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16.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和表中试剂探究了透析袋的透性。当 a为①、b为⑤,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当 a为②、b为③,水浴(55°C)后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 a为①+④、b为⑤,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会出现棕红色B.若 a为①+②、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外最终会出现砖红色C.若 a为①+②、b为⑤,透析袋外的溶液最终会出现蓝色D.若 a为①+④、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内最终会出现砖红色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17.(每空 1分,共 12分)图 A为蓝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B 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与水绵细胞相比较,蓝细菌细胞由于具有 ,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由于具有 ,而属于 细胞。(2)在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 、 、 和 ,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 。(3)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 。(4)由于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 (自养型/异养型)生物。(5)下图的图 1是在使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 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 (填放大倍数)。(6)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 。18.(每空 2分,共 26分)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请回答:(1)a是 ,其结构通式是 。A是 ,其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2)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28,测得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以及至少游离的氨基数分别为 、 、 。(3)若 b是细胞内的“生命燃料”,B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在玉米的胚乳细胞中 B代表的是 ,在人的肝脏细胞中 B代表的是 。(4)C1和 C2组成成分的区别表现在 C1含有 。(5)叶肉细胞中 C物质初步水解得 ,完全水解得 种物质。(6)物质 C在细胞中的作用是 。19.(每空 1分,共 5分)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以下几种等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在 10min 内造成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编号 1 2 3 4 5 6 7蒸馏 氯化铵 醋酸铵 草酸铵(NH4) 甘 乙 丙等渗溶液水 NH4Cl NH4C2H3O2 2C2O4 油 醇 酮溶血时间1.00 9.67 7.65 5.22 7.17 2.04 1.65(min)(注:等渗溶液与人体体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内浓度 ,导致外界的水分子进入细胞并使细胞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红细胞膜会发生破裂,出现溶血现象。(2)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 性的大小。(3)由实验结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4)细胞膜能够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除此以外细胞膜还具有 的功能,这主要与细胞膜上的 分子有关20.(每空 1分,共 8分)如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图甲中的[ ]或图乙中的[ ] ,该结构中 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是 。(2)按顺序写出甲细胞中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 (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3)甲细胞中含有而乙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该细胞器与细胞的 有关。(4)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 的功能。21.(每空 1分,共 9分)真核细胞合成的多种蛋白质依赖其是否含有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进而完成准确分选和运输,如图 1所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其部分联系如图 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除了途径④运送的蛋白质,送往其他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前端都具有 ,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研究发现,经①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腔中被切去信号序列后继续合成。经过①②过程形成的蛋白质再由③途径形成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2)某些蛋白质经过程⑦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 (填结构),这一过程 (填“具有”或“不具有”)选择性,此结构的作用是 。(3)图 2中的 COPI、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溶酶体起源于(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图 2中的乙结构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面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A.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可能较多C.高尔基体可接收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并将其从成熟面向形成面转运D.形成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可能与内质网膜相似,而成熟面可能与细胞膜相似参考答案题号1234568910答案BBDCDDC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CABCACBCD17.(1)拟核细胞核真核(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前四个空顺序可颠倒)统一性(3)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自养型(5)40×(6)逆时针H18.(1)氨基酸R-C-COOH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千上万、NH,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2)5122(3)淀粉肝糖原(4)C1含有脱氧核糖和T,而不含核糖和U(5)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8(6)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1)升高(2)通透(3)丙酮>乙醇>甘油(4)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糖蛋白(或蛋白质、受体)20.(1)211细胞核核孔(2)4→3→7→5(3)6中心体有丝分裂(4)糖蛋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1.(1)信号序列分泌蛋白(2)核孔具有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高尔基体水解酶COPI(4)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创新班期末考试生物试卷.pdf 初三创新班生物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