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7张PPT)1 古诗三首(部编)五年级下一本课目标目录新知导入二精读课文三课外拓展四课堂评价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七本课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能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笔下的童年生活,品味古诗的韵味,语言特点,感受诗人是如何表现饶有趣味的儿童形象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猜读诗题猜猜诗题的意思。读了诗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了解作者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称石湖居士。他退隐闲逸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初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供ɡònɡ供ɡōnɡ:表供给;ɡònɡ:表从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桑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昼夜 耘田 供耕织zhòuyúnɡònɡ指导书写昼耘桑认真观察,练习书写。sānɡ自学古诗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自学提示:交流汇报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生动、更流畅。品读古诗,想象意境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是在干什么?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绩麻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忙各的农活。观察插图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观察教材中这首诗下面的插图,说感想。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不只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小孩们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想象画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解供傍阴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阴:树荫。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勤劳赏读古诗,感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童趣、孩子诗歌小结背诵古诗听诵读,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昼耕田夜绩麻未解供耕织傍桑阴学种瓜农事繁忙孩童可爱、天真大人勤劳孩子可爱、天真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猜读诗题“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稚子弄冰》了解作者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zhēnɡ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qìnɡ钲磬冬季初读古诗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朗读诗歌认读字词稚子 银钲 玉磬指导书写晓xiǎo自学古诗自学提示: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品读古诗,想象诗境读出感情,想象画面。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金盆脱晓冰钲稚子:幼小的孩子。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想象画面,体会诗境。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磬玻璃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玻璃:古代常指一种玉石。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诵读古诗,感悟诗情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如“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歌小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由背诵古诗。板书设计色:金 彩 银形:金盆 彩丝 银钲音:玉磬 玻璃碎地声自得其乐稚子弄冰村 晚[宋] 雷 震猜读诗题村 晚“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自学古诗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提示: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各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朗读古诗村晚[宋]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bēiyī陂漪韵脚理解诗意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景:草、水、山、日人:归、横、吹品读古诗,想象诗境读出感情,想象画面。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陂漪陂:池岸。漪:水中的波纹。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腔信口腔:曲调。信口:随口。乡村的晚景多美啊!——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诗歌小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由背诵古诗。对比阅读,感悟表达比较本课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古诗题目 相同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村晚 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儿童的生活。第一首写了童孙学种瓜,第二首写了稚子弄冰,第三首写了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短笛。古诗题目 不同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儿童活动的环境是农忙时的村庄。古诗题目 不同点稚子弄冰儿童活动的环境是寒冬时的村庄。古诗题目 不同点村晚儿童活动的环境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课堂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不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取冰,用彩线将冰串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令孩子们失落沮丧的事;《村晚》写了傍晚时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小练笔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幸福。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课后作业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草满 水满山衔落日横牛背无腔信口吹景(美)人(闲)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村晚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 )的农村儿童形象。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 波光粼粼的溪水 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词,其中( )是这首诗的词牌名,( )是题目。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 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 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 古诗三首.pptx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