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赏万象 明心深立意 ——初中语文以《欣赏》为例学立意深化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慧眼赏万象 明心深立意 ——初中语文以《欣赏》为例学立意深化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慧眼赏万象 明心深立意
——以《欣赏》为例学立意深化
教学目标
1. 学习立意概念、重要性及要求。
2. 能从身边的优秀作文和课文中获得写作的启发,学以致用,提炼有深度的立意。
培养作文立意深刻思维意识,提升作文立意能力,修改升格作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立意概念、重要性及要求。
2. 能从身边的优秀作文和课文中获得写作的启发,学以致用,提炼有深度的立意。
培养作文立意深刻思维意识,提升作文立意能力,修改升格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初步修改期中考试作文《欣赏》后,在老师面批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是什么问题呢?
——立意不深。
二、理解概念 明确要求
1.提问:什么是立意?(请一位同学回答)
明确:立意:立,确立;意,意旨,主题。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应产生在写作之前。通常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
2.明确作文立意的重要性。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帅之兵,是乌合之众;无意之文,是散漫平庸之作。作文立意不高,即使有漂亮的语言外衣,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花架子而已。
3.明确立意要求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我们举一些同学的作文立意的例子及得分情况来明确。
(1)刘同学的38分的作文立意:
“我”欣赏一位老奶奶,她为生病的孙子乞讨,我“欣赏”她的苍老她的艰辛。
这个作文立意有何问题?(请一位同学回答)
预设:欣赏≠同情。此文审题不清,立意不准,因此只得38分。以此明确,第一个要求是立意要准确。
(2)下面两个立意,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
范同学:欣赏同学不放弃的精神,欣赏云的变化,欣赏户外美景,欣赏自己的进步。
朱同学:欣赏同桌懂得尊重他人,欣赏好朋友乐观,还欣赏漫画人物勇敢独立。
预设:欣赏的对象太多,写得太泛。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这是作文立意的第二个要求。
(3)再看胡同学和欧同学的立意:
胡同学:即使不被欣赏,也要努力绽放。
欧同学:我迷失在别人的“欣赏”中,失败后懂得要正视别人的“欣赏”的目光。
预设:大家觉得还不错,颇有新意。第三个要求,立意可新颖。
(4)在考试时,更多人是求稳;近年来,作文出题不设置审题障碍,审题难度降低;大家的选材也都差不多,怎么样才能在千篇一律中突围呢?
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在阅卷前、阅卷中、阅卷后的对话分享和反馈。
预设:这些对话说明立意深浅,直接决定了文章的优劣,也就等于决定了考场作文分数的高低。考场作文立意第四个要求,立意要深刻。
三、探究立意深刻之法
这节课,我们就依据同学们选择的欣赏对象“物”“景”“人”“己”,依次讲一讲,它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深化立意。
1. 活动一。首先,对于选择“物”作为欣赏对象的同学,我们以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看到了 (物),想到了 (人),我欣赏他们的 (精神品格)。
示范:我看到了梅花,欣赏它的不畏严寒,凌寒怒放,想到了边疆战士,我欣赏他们的坚贞不屈,铮铮铁骨。
明确:立意深化方法一——由物及人彰精神
练习:其实不光是花草树木,我们触目所及,都可以入文,并且可以使立意深刻。做个小练习,教室里能看到的这些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能让我们联想到哪一类人,他们有什么精神?以这样的句式说话。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
我看到了 (物),它的 (特点)像极了 (人),我欣赏他们的 (精神品格)。
时钟 粉笔 空调 灯
2.活动二。四分之一的同学是欣赏景,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老师和他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我们俩再现一下。请同学们思考,我是怎样引导他的思考,让他的立意变得深刻的。
刘:我这篇作文写的是假期去小姑家采茶,欣赏茶园风景。
师:茶园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校园里小区里也有树啊,你为什么不写?
刘:我觉得茶园及周边的风景美,它们和校园不一样,它让我感到放松。而且产的茶叶可以喝,有经济价值。
师:茶园常在,你为啥上午看时厌烦,下午看就欣赏到美了?
刘:上午太热了,下午凉爽一点,我才有心情欣赏。
师:欣赏对象未变,变的是心情。什么改变了你的心情?生活中还有这种情况吗?怎样才能一直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刘:是天气改变了我的心情。外物常常能影响我的心情。我要保持内心宁静才能常常欣赏到美景。
老师和刘同学的对话中,老师在干什么?——在提问,追问。
考试时,没有老师提问,那么你们可以自问自答。那问什么呢?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对自己提问。以“欣赏”为例,问问什么是欣赏?谁在欣赏?欣赏什么?它为什么值得欣赏?我应该怎么去欣赏?
由表入里探深意,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使立意深刻的第二个办法。
3.活动三。一半以上的同学欣赏的对象是“自己”或者“他人”,这类作文我们应该怎么深化立意?我们比较一下三位写作水平和本次作文选材结构差不多的同学的结尾段。看看谁的立意更深刻?请说明理由。
一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回答。
A. 时光依旧悠悠,沿岁月之河向前。这份“欣赏”的友谊是我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不断欣赏他人,完善自我,于欣赏中升华,才是成功的关键。
B. 欣赏他人总是需要勇气的,当你学会如何欣赏别人时,你自己也将发觉到不一样的风景,你会更加珍惜朋友,更重要的是,你会变得更欣赏自己,更接纳自己。
C. 我睁开了双眼,睁开了那双会欣赏的双眼,落笔时没有了偏见,没有了尖刻。抬眸之处,温澜潮生,我也看见了她饱含欣赏的目光。
那是个平静的日子,欣赏的石子投入平静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涟波光。以欣赏之目光,才能窥见世间万物的美好。
预设:A确实有亮点,语言比较优美,还有引用。但炼句不如炼意,立意不深刻,再好的语言都是花架子。全班21个人都和她的结尾差不多。都是见贤思齐的立意。
我们来通过画思维图的形式来看看,A,我欣赏他,我学习他。是单向的,一个箭头就完了。B,我欣赏她,我学习他,我有成长进步,于是我欣赏我自己。有两个箭头。而C呢,我欣赏他,我学习他,我成为了她,我不仅有令自己欣赏的进步了,我还获得了他对我的欣赏,而且我还能欣赏世间万物。
不仅是双向奔赴,更是情感的多向流动,循环往复。立意不就深刻了吗?使立意深刻的第三个方法是“由此及彼展多维”。
4.活动四。齐读《老王》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找出由点到面的词汇。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预设:“不幸的人”“不幸者”“很多时刻”“都”
我们从中总结出第四个方法:由点及面增内涵。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由“现在的事”联想到历史与未来;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整个社会的进程……
给下列结尾按“由点及面增内涵”要求修改。
“十四岁的我开始学会欣赏我的奶奶,即使她仍然在菜市场讨价还价。”
四、总结本课
同学们,我们可赏物,可赏景,可赏人,可赏己;要入眼,要入境,要入心,要入情;应写准,应写明,应写新,应写深。
愿大家:用慧眼明心,赏世间万象,立深刻意旨,写人生华章。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根据本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作文立意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