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海洋中美丽迷人的珊瑚礁
B. 面包上长出的“白毛”
C. 中毒而死的鱼
D. 弹钢琴的机器人
2.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运动后出汗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体现的是生物具有应激性
C. 母鸡下蛋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
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3. 唐代黄巢的咏菊名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一直流传至今。菊花品种繁多,有玉翎管、瑶台玉凤、雪海、羞女、仙灵芝、天鹅舞、墨菊、绿水秋波、冷艳等一千多个品种,这是由( )决定的。
A. 遗传多样性 B. 生态系统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细胞多样性
4. 截至2023年12月7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增加至200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展保护区能力建设和理念培训的教育平台。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B.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全部
D. 生物圈的范围从海平面以下约10000m到海平面以上约10000m
5. 下列科学家与其相应研究成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
B. 哈维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 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D. 达尔文建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6.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2% 0.2%
温度 25℃ 25℃ 10℃
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7. 下列有关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目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不在同一个位置
B. 双目显微镜移动玻片标本时要取下压片夹并用手移动玻片标本
C.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在转换物镜时都需要转动转换器
D. 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装片时都先选择低倍物镜和目镜观察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及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帮助你观察。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观察的某种细胞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微小生物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Q位置,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P位置
B. 乙:玻片标本内有气泡,原因是植物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
C. 丙的相应操作: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使物像在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 丁:该微小生物实际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9.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步骤和成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可得放大50倍的物像
B.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也可滴加清水
C.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通过用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
D. 同一目镜下,使用高倍物镜时,看到的物像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多,视野暗
10. 萌萌同学把果冻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再将一粒葡萄放在琼脂中间,最后用线扎好袋口,一个简单的动物模型就做好了,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葡萄、果冻分别代表细胞结构中的( )
A.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B.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D.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11. 若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辆房车(如图),则房车的各个结构中与细胞结构对应的是( )
A 房车车体结构——细胞膜 B. 控制操作台——细胞核
C. 发动机——叶绿体 D. 太阳能电池——线粒体
12. 下列关于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B. 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可随意进出细胞
C. 小麦的根细胞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D. 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3.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导致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B.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C. 细胞质分成两份 D. 细胞膜向内凹陷并绕裂
1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骨组织、脂肪、平滑肌、血液、肌腱、韧带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B. 科学家用人的干细胞成功培养出人的心脏细胞,这主要是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C. 植物细胞可以无限制分裂
D. 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组织
15. 我国在“嫦娥四号”上种的棉花发芽了!这是人类首次让“月球长绿叶。”下列关于棉花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棉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棉花植株的花、果实和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
C. 细胞分裂、分化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基础
D. 棉花的种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16. 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设计如图所示(图中①是非绿色部位,②和④是不遮光绿色部位,③是遮光绿色透明塑料袋部位)。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
A 利用该装置可以形成四组对照实验
B. ①处与②处对照,探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C. ②处与④处对照,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③处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此处产生了淀粉
17. 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乙→甲→丙 ②步骤甲中大烧杯内是酒精 ③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④步骤丁的目的是将叶片原有淀粉耗尽或运走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是( )
A. 提高氧气浓度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延长光照时间 D. 实行合理密植
19. 超市蔬菜和水果柜台的温度往往保持在10℃以下,而且蔬菜水果外面常常都会包裹一层保鲜膜。关于此种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10℃以下的温度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B. 包裹保鲜膜可通过降低氧浓度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
C. 10℃以下的温度可增强呼吸作用的强度
D. 包裹保鲜膜可防止水分的散失
20.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对这句农谚的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施肥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发育
B. 这句农谚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
C. “肥”是指植物所需要的含有氮、磷、钾、锌、钙等元素的无机盐
D. “全靠肥当家”意味着庄稼要想长得好就必须多施肥,施肥越多产量越高合理
21.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 刚移栽的大树打“营养针”,这是为了补充有机物
C. 夜晚农民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可以使冷空气进入,减弱作物的呼吸作用
D. 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是为了让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以保证光合作用
22. 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陆续在市内交通道路两旁移栽了一些树木。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你的建议是( )
A. 选择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段进行移栽
B. 移栽后应大量施肥
C. 移栽时清除根上的土壤以利于其呼吸
D. 移栽时要去掉部分枝叶
23. 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B. 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C.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4.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雨量充沛,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能( )
A.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B.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高温灼伤
C. 增加周围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
D.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5. 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吗?有些种子需要光照,它们在黑暗下不能萌发或萌发率降低,被称为需光性种子;有些种子因为光的存在导致种子产生休眠现象,被称为忌光性种子;有些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没有关系,被称为光中性种子。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同学分别测定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苋菜种子和烟草种子的萌发都不会受到光照的影响
B. 蚕豆种子见光组和苋菜种子见光组的水分必须相同
C. 蚕豆种子见光组和不见光组的温度必须相同且适宜
D. 部分蚕豆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与种子自身条件无关
26. 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代表胚乳内有机物的含量的变化,曲线b代表胚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B. 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有机物
C.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
D. M点后,胚的继续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27.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非常有名茶叶之一,由采摘自植株顶端的幼芽、幼叶制作而成。关于此茶及其生长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摘的幼芽由芽原基发育而来
B. 种子发芽过程中,子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
C. 生长过程中,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D. 根部生长过程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构是根冠
28. 如图是植物体的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 图甲中的⑥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C. 图乙中的⑨将来发育成茎
D. 图丙中a和b使根不断长长
29.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没有你漂亮,可我知道,任何一个果都曾经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下列有关花和果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理后仍然能结出果实,说明该花一定是雌花
B. 能结出果实的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C. 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粒种子
D. 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
30. 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白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谷由胚珠发育而来 B. 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
C. 大米由子房发育而成 D. 环境适宜时大米能够正常萌发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40分)
读图理解(10分)
31.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萱萱选择了种植珍珠番茄和养殖小兔子。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等阶段,一个个饱满的珍珠番茄挂满枝头。小兔子也在萱萱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萱萱体会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萱萱的精心照顾,珍珠番茄逐渐开花结果,图中表示珍珠番茄的生长过程,其中图1中的②代表_______过程。与珍珠番茄的结构层次相比,小兔子的结构层次有______这一层次,而珍珠番茄没有。
(2)萱萱把成熟的珍珠番茄果实带到学校,将果肉制成临时装片,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其中图2中的步骤2滴加的液体是_____。
(3)珍珠番茄去除果皮后,果肉口感酸甜,经查阅资料了解其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碱等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叶片制造,经图1中的[b]____组织运输到图3_____(填“甲或乙”)图中的[__](填序号)中储存。
(4)装片制作完成后,萱萱将装片放入双目显微镜(下图)中观察。对光时,应首先打开电源开关,转动[__](填序号)选择低倍物镜对准聚光镜,双眼注视[__](填序号),调节光圈大小。观察时萱萱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在的位置是_______。
实验探究(10分)
32. 日常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现象经常发生,这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mL、60mL、40mL、20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10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10mL清水,向2、3、4、5号培养皿分别加入_____mL的A、B、C、D溶液,将5组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⑤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表所示。
组号 1 2 3 4 5
种子发芽率 90% 60% 50% 30% 10%
(1)题中该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的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起______作用。
(2)请将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________。
(3)将5组培养皿都放在同一温度下培养,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中选用100粒种子,选种子数量较多,目的是___________。
(5)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还应设置__________。
(6)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_____(促进或抑制)作用越强。
(7)该实验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资料分析(10分)
33. 温室大棚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延长植物的种植时间,增加产量。生物小组的同学走进农业园草莓大棚种植基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实地调查,同学们记录了大棚工作人员培育草莓的具体措施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人工补光,从天黑开始连续进行5~6小时。 Ⅱ.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适时施肥,并结合浇水进行。 Ⅲ.通过打开、盖住大棚上的草帘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控制昼夜温差。 Ⅳ.及时摘除病弱残叶以及部分花与幼果。
(1)草莓生长需求的水分能在根尖被吸收是因为根毛细胞液浓度_____(填“>”、“<”或“=”)土壤溶液浓度,吸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填“筛管”或“导管”)运送到草莓植株全身各处,而绝大部分水分则通过图甲中的[__](填字母)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水分散失的“窗口”是图丙中的[__](填数字)。
(2)措施Ⅰ人工补光能够延长光照时间,促进了图甲所示的[ ]____作用。
(3)措施Ⅲ控制昼夜温差能够提高草莓的产量,原因是晚上降低温度能够减慢图甲所示[__](填字母)的生理活动的速率,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4)措施Ⅱ施肥为草莓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
(5)根据图乙可知种植草莓最佳的栽种密度是_________。
综合运用(10分,[ ]填字母或数字)
34.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到结出硕果累累,让我们惊叹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如图为某校生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绘制的桃的生活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种子里的[ ]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
(2)图④中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该区长有大量_____。
(3)桃树的茎能逐年长粗,这是由于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属于_____组织。
(4)桃树果实是由花中的[ ]____发育而来的。假如在桃树开花的时候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有可能会造成桃子减产,原因是阴雨天气影响了桃树的_____过程。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D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四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40分)
读图理解(1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分裂 ②. 系统
(2) ①. 2→4→3→1 ②. 清水
(3) ①. 输导 ②. 甲 ③. ④
(4) ①. ② ②. ③ ③. 物镜
实验探究(10分)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②. 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 ③. 对照
(2)10 (3)控制单一变量
(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5)重复实验
(6)抑制 (7)不要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合理即可)
资料分析(10分)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 ②. 导管 ③. B ④. 蒸腾 ⑤. 6
(2)C光合 (3)A
(4)无机盐 (5)b
综合运用(10分,[ ]填字母或数字)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b胚根 ②. ①胚
(2) ①. 成熟区 ②. 根毛
(3)分生 (4) ①. g子房 ②. 传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