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两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关于常见的探究器具与实验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显微镜属于观察器具
B. 在移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托着镜座
C. 使用酒精灯加热结束后,不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D. 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的化学药品或材料直接倒入水池或垃圾桶中
2. 安全标识下列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中属于当心中毒标志的是(  )
A. B.
C. D.
3.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是(  )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C. 位于细胞表面,很薄 D.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4. 已知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现有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新细胞和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分别为(  )
A. 是4个,46条 B. 8个,23条 C. 8个,46条 D. 8个,92条
5. 如图为水绵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绵是单细胞的藻类
B. 图中③是水绵的细胞核
C. 图中⑥是水绵液泡
D 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6. “杏树”与“银杏”名字相近,但不是一类植物,生物学上,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花有没有鲜艳的颜色 B. 生长环境的不同
C. 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 D. 种子的基本结构不同
7. 下列诗句中包含的动物与其它选项所属类群不同的是(  )
A. 明月别枝惊鹊 B. 儿童急走追黄蝶
C. 蝉噪林逾静 D. 早有蜻蜓立上头
8. 动物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下列动物与其特点不匹配的是(  )
A. 蚂蚁——有脊柱 B. 丝虫——有口和肛门
C. 螳螂——三对足 D. 蜈蚣——体表有外骨骼
9. 地球上的动物千姿百态,下列有关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B. 蝉蜕、蝎等可以人药,用于治疗疾病
C. 蝗虫取食玉米等作物,危害粮食生产
D. 狭口蛙在陆地产卵,以各种昆虫为食
10.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里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 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 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11.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姿多彩,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从以下动物中识别出真正的鱼,它们是(  )
①娃娃鱼 ②鲨鱼 ③鲸鱼 ④中华鲟 ⑤鳄鱼 ⑥草鱼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12. 用作剪纸的工具不局限于剪刀,如图为刻刀制作而成的剪纸作品《鸟语花香》。下列关于作品中动物所属的类群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取食农林害虫 B. 能传播花粉、种子
C. 会传播疾病,应大量捕杀 D.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13. 《本草纲目》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为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似于动物分类中的(  )
A. 哺乳类 B. 鸟类 C. 两栖类 D. 鱼类
14.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图为研究小组使用Bt菌和Ev菌两种真菌进行松材线虫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实验的变量是真菌的种类
B.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松材线虫组
C. Ev菌比Bt菌杀灭松材线虫的效果更好
D. 防治效果最好的处理组是Bt菌+Ev菌
15. 我国发酵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对腌制泡菜的相关记载,“作盐水,令 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着瓮中,令没菜把即止”。大意是 “用浓盐水洗菜,然后将盐水清澈部分倒入泡菜坛,直至将菜浸没”。下列关于腌制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于盐水中洗菜”能够杀死蔬菜表面所有的微生物
B. “令没菜把即止”是为了给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
C. 腌制过程中,要经常打开泡菜坛盖子确认腌制效果
D. 乳酸菌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形成乳酸
16. 在“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实验中,小苏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菌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中不含营养基质 B. 培养菌落时需要高温
C. 菌落是由多个细菌构成的 D. 不同细菌的菌落特征相同
17. 微生物个体虽小,但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微生物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危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核杆菌能够引起人患结核病
B.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C. 误食毒蕈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人死亡
D. 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
18. 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猫和虎 B. 猫和豹 C. 虎和豹 D. 豹和狼
19. 自工业化以来,地球上生物物种以近千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在迅速消失,每年消失的物种近千种。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的是(  )
A. 人类活动破坏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 B. 生物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利用
C. 环境污染 D. 外来物种的入侵
20. 青藏铁路穿越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路规划尽可能采取了绕避的方案,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无法绕避时,就设计了一些可让动物穿行的通道。这些做法主要考虑的是( )
①减少铁路建设成本②减少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③保障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殖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空1分,共30分)
2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特定的染色剂和染色方法将某种细菌染成红色,再用染色后的细菌饲喂草履虫,然后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另外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制作了眼虫临时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1)同学们观察到草履虫的体表布满_______,这有助于它在水中旋转前进;还观察到草履虫体内的某种结构呈现红色(如图甲中箭头所示),该结构最可能是_______,该结构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图乙中的两只草履虫会完全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
(3)图丙是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眼虫细胞结构,由图可知,眼虫细胞内的_______是草履虫所没有的,因此,将两种生物都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_______能够继续生存。
22. 河南云台山风景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前往此地游玩,如下为他们在森林中观察到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________,它适于飞行的器官是_______,这使其活动范围大大增大。
(2)大壁虎属于________类,它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山雀属于鸟类,用肺呼吸,体温_______(填“恒定”或“不恒定”)。图中动物与山雀呼吸器官相同的有_______。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微生物(如图)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虽然不像动、植物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材料二:树舌常见于茂密的森林中,形似灵芝,属于灵芝的“近亲”。用显微镜观察树舌的细胞发现,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1)根据树舌细胞结构判断,树舌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2)树舌与甲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甲_______,且当甲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变成休眠体——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
(3)图中的______(填序号,下同)可以用来蒸馒头或做面包;烟草花叶病是由图中的_______引起的,这种微生物一般由_______和遗传物质组成;在夏天,橘子等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的______生长繁殖的结果。
(4)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生物甲、乙、丙和树舌归为一类,丁单独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______。
24.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一项全球性资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对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够大价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定于每年的5月22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1)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国家公园,属于________;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_______;我国是最先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2)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_______、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单位是_______。
(3)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同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尝试为“长江保护活动”创作一条宣传语_______。
25.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对蚯蚓有这样的描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生物兴趣小组打算用实验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背景资料: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①_______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身体,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实验探究: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的快慢。
(1)补全文中①_______。
(2)提出问题:②_______?
作出假设:蚯蚓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的快。
(3)制订、实施计划: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分钟内运动的距离;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分钟内运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的③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的体壁保持④______。
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快。
(4)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用过的蚯蚓?⑤________。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空1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纤毛 ②. 食物泡 ③. 草履虫吞食了被染成红色的细菌
(2)分裂生殖 (3) ①. 叶绿体 ②. 眼虫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昆虫 ②. 翅
(2) ①. 爬行 ②. 体表覆盖着鳞片##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3) ①. 恒定 ②. 大壁虎、林蛙
【23题答案】
【答案】(1)真菌 (2)无成形细胞核
(3) ①. 丙 ②. 丁 ③. 蛋白质外壳 ④. 乙
(4)是否由细胞构成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就地保护 ②. 迁地保护
(2) ①. 形态结构 ②. 种 ③. 界
(3)守护长江水,留住生态美,共筑绿色未来!(携手保护长江,让生命之流奔腾不息;保护长江环境、人人有责;保护长江,从我做起;你我生存靠长江,长江保护靠你我等)
【25题答案】
【答案】(1)体节 (2)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的快还是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的快
(3) ①. 平均距离 ②. 湿润
(4)放回大自然(将蚯蚓放回适于它们生活的土壤环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