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生物、地理两部分,满分为40分,其中生物、地理各2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共60分钟。2.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学科顺序不要颠倒,题号要对应,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在学校我们常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微观世界,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放大的物像B.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大,物像越大C. 调节粗准焦螺旋时,上升或下降镜筒时要注视目镜中是否出现物像D. 实验完毕后,应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2.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列提出问题中不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是( )A.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B.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C. 校园中哪种植物的花最漂亮D. 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吗3. 在制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牙签刮取细胞后,应在清水中涂抹几下,以防止细胞重叠B. 盖盖玻片时,用手拿起盖玻片,使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慢放下C.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在另外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 观察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是细胞质4.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切换下列镜头,发现某种组合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此时该同学选用的镜头组合应为( )A. ②和⑤ B. ①和④ C. ②和④ D. ①和③5. 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 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6. 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上图正确的顺序为a→c→d→bB. 上皮组织与保护组织都有保护功能C. 橙子可食用的部分主要属于薄壁组织D. 生物体由小变大主要取决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7. 某同学对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功能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图甲乙丙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无关,图乙、丙则有关B. 图甲中③和④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C. 与绿色植物相比,人体多了图丙这一结构层次D. 图乙结构层次,人体的种类数量比绿色开花植物多8. 关于藻类、苔藓、蕨类三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钱属蕨类,叶片背面有褐色囊状隆起B. 森林迷路,可观察树干辨向,生长苔藓一侧朝南方C. 水绵属藻类,其叶片中含带状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 煤是重要的能源,煤的形成与古代蕨类遗体和地质年代有关9. 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图中生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④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 ③与⑤相比,不同点是其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C. ②④没有输导组织,①③⑤有专门的输导组织D. ②④繁殖过程依赖水环境,①③⑤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依赖10. 蜈蚣和沙蚕的共同特征是( )A. 有脊柱 B. 有外骨骼C. 身体分节 D. 附肢分节11. 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 泥鳅、青鱼、蝌蚪 B. 鲸鱼、玳瑁、海豚C. 蛔虫、鲨鱼、蝗虫 D. 乌贼、鲫鱼、鳄鱼12. 关于“探究鲫鱼的主要特征”的实验结论,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同时闭合B. 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的速度和方向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水阻力D. 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13. 联系生物知识,对于下列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成语是( )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莺歌燕舞 D. 虎头蛇尾14. 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 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③营腐生生活,可以用来制作酸奶D. ③为单细胞真菌,④⑤为多细胞真菌15. 微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霉菌生产头孢菌素等抗生素B. 制作腐乳和酿酒利用了同一种微生物C. 蕈菌分有毒和无毒,食用前需仔细甄别D. 我国政府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16. 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B. 生物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特征C. 分类等级越高,其中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D. 分类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17. 下列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的是( )A. 丹顶鹤 B. 凤眼蓝 C. 朱鹮 D. 银杉18.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甲、乙、丙分别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 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 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 甲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19. 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 草尽狐兔愁:草→兔→狐B.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C. 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羊→牛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20.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最终会污染( )A. 整个生物圈 B. 沿海城市生态系统C. 排放点周边生态系统 D. 环太平洋区域生态系统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探究活动:将收集到的草履虫放到烧杯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1)草履虫对环境中某些刺激能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______。(2)某同学在视野左侧观察到一只清晰草履虫物像(如图二A所示),若要将这只草履虫放大仔细观察:首先将装片向______移动,使物像A移动到视野中央;其次转动图一中结构①选择高倍物镜;最后调节图一中的______结构(填序号),直至物像清晰。若视野中出现气泡(如图二所示),可能与______操作不规范有关。(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三所示细胞中的______(填序号)变成绿色。22. 泡菜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更好地了解泡菜的腌制过程,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并对泡菜中的乳酸菌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泡菜坛应加水密封(如图1),其主要目的是______。(2)分析图2曲线,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实验后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______(选填“增加”或“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第8天向后的泡菜比第3天更适于食用,原因是______。(3)测定亚硝酸盐浓度每次应重复多次进行测定,并计算平均值,目的是______。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A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题答案】【答案】(1)趋性##应激性(2) ①. 左 ②. ⑥ ③. 盖盖玻片(3)⑥【22题答案】【答案】(1)防止空气进入,给乳酸菌提供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2) ①. 发酵时间 ②. 降低 ③. 亚硝酸盐的含量更低(3)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