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学情检测八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场号、座号,以及准考证号涂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3.答题时一定要按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Ⅰ 选择题(50分)本部分25个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表面光滑粘稠,B处较大,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或真菌的个体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C.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D.细菌、真菌的生长都需要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水分3.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A.求偶、交配 B.占区、筑巢 C.胎生、哺乳 D.孵卵、育雏4.如果在生物分类单位中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界和纲之间 B.门和目之间 C.科和属之间 D.属和种之间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基因、细胞、染色体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6.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微生物 B.属单细胞生物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7.修建青藏铁路时,设计了一些可让动物穿过的“通道”,这样做:①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②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③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9.在农村,农户常将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这样做的好处是( )A.大豆可以固氮,有利于提高整体产量 B.利用大豆压制杂草生长C.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 D.缓解人均耕地过少的问题10.在3000米的深海中,某些细菌也能生活,这说明( )A.细菌喜欢深海环境 B.细菌不喜欢阳光C.细菌分布很广 D.所有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11.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有的结构是( )A.鳃 B.尾 C.肺 D.鳍12.在夏天,香蕉、西瓜、梨等水果容易腐烂变质,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含水量和含糖量过高 B.细菌和真菌的等微生物的入侵C.贮藏方法不正确 D.过度使用化肥、农药13.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A.蜜蜂 B.蝗虫 C.菜粉蝶 D.蚊14.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是( )A.玉米用种子繁殖 B.竹用地下茎繁殖C.椒草用叶繁殖 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15.昆虫、两栖类、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共同特点。如图是关于其区别于相同点的汇总,①②③处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变态发育、卵生、体外受精 B.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C.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16.以枸橘为砧木、以蜜橘为接穗得到嫁接果树。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嫁接果树结蜜橘 B.嫁接果树的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C.嫁接属无性生殖 D.嫁接时要将枸橘与蜜橘枝条的表皮紧密结合17.某人的肠道中生活着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这两种菌都依赖人体中的有机物而生活,但大肠杆菌能为人体合成维生素,而痢疾杆菌能使人得痢疾。这两种菌与人的关系分别是( )A.寄生、竞争 B.捕食、寄生 C.竞争、共生 D.共生、寄生18.下列食品保存方法和原理不一致的一组是( )A.盐腌咸鱼——高温灭菌,杀死鱼中的细菌和真菌B.冷藏蔬菜——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真空包装玉米——隔绝空气,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19.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雨量少,常年干旱C.北方温度较低,植被生长缓慢 D.北方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少20.下列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同科生物 B.同属生物 C.同种生物 D.同目生物21.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试管婴儿”在本质上相同的是( )A.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B.用仙人掌作砧木嫁接蟹爪兰C.月季扦插繁殖 D.小麦种子发育成幼苗22.A品种的李子根系发达但果实味涩,B品种的李子根系不发达但果实味甜,果农为了获得根系发达、果实味甜的李子,下列方法中,最为简单易行的是( )A.太空诱变育种 B.杂交 C.扦插 D.嫁接23.在繁殖的季节,雌性蓝尾蝾螈会把雄性蓝尾蝾螈排泄在水中的精子吸入体内,随后产出受精卵。下列关于蓝尾蝾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B.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C.幼体生活在水中 D.成体只用肺呼吸24.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自然界中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生物25.表中是几种鸟类的卵孵化所需的时间。分析表中数据,推测与鸟卵孵化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鸟名 家燕 麻雀 家鸽 鸡天数 12~15 14 17-19 20~22鸟名 鸭 天鹅 鸵鸟天数 28~32 34~38 45A.生活环境 B.是否孵卵 C.鸟类的体形大小 D.温度Ⅱ 非选择题(50分)26.(16分)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方法 步骤 甲组 乙组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取一套裝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3 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4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设置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4)甲组同学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_____。27.(12分)下图一是小明搜集到的部分生物图片,图二是小明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这些生物进行的简单分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1)图二中字母A-F分别代表图一中的六种生物,其中C和F分别表示的生物名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3)由于藏羚羊的羊绒比金子还贵,从而遭到疯狂的偷猎,这些年来,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所增加,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由此说明,造成藏羚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__。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这两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较多的一组是____________。28.(22分)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1)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生物类群是______(填字母)。(2)利用______(填字母)可以生产青霉素。(3)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营养方式属于______。(4)A与B相比较,在其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5)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B两种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6)上述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其生物体构成为______。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调研测试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Ⅰ 选 择 题(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A C C C D D B A C C B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D D A A C D D C A CⅡ 非 选 择 题(50分)26. (1) 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 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 (2) 形成对照(实验)(3) ①(4)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5) 乙 对照组(对照实验)27. (1)蜈蚣 水杉(2) 胎生(3)人类的乱捕滥杀(4)种 水稻与水杉28. (1)E(2)C(3)B C D 异养(4)A无成形的细胞核(5)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5)E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