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训练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20分)(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第二卷的答题卡处)1.《秘境之眼》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国家森林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联合,通过布设各种红外相机和远程摄像头拍摄动物原生态生活视频来对动物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谚语体现了生物的共同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夏季天气炎热,同学们晨跑时会出很多汗,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 B.生活需要营养C.能排出体内废物 D.能遗传和变异4.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成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至4年,下列有关多年生水稻的生命现象与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需要营养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5.如图是光学显微镜及不同倍数的镜头。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镜筒下降时,眼睛从正面注视③B.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④和⑦C.当看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①D.选择5×和10×的镜头可使视野范围最大6.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的蚯蚓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7.下图①~④表示某细胞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C.b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中的一半 D.经过该过程,细胞体积增大一倍8.下图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果实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9.某同学在使用双目显微镜对光调光时,打开电源开关,将光源调节旋钮调到了最大,底光源已经最亮,可视野内依旧是完全黑暗的,这可能是由于A.两目镜间的距离太近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C.镜头的放大倍数太小 D.载物台没有降到最低10..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想形成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经过反光镜反射的光线要依次通过A.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B.载物台、物镜、目镜、镜筒C.载物台、镜筒、通光孔、物镜 D.目镜、物镜、镜筒、通光孔11.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与结果匹配的是A.双目显微镜操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B.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C.转动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12.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上某物质,几分钟后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均往左移动(如图所示),则放入的物质可能是A.肉汁 B.食盐 C.清水 D.蒸馏水13.玉米的受精卵中有10对染色体。一个受精卵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及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6个;10条 B.6个;30条 C.8个;10对 D.8个;30对14.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15.人们经常吃腌制食品、烧烤食品、高脂肪食物或长期接触大量紫外线辐射等可能患癌症。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实质是细胞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B.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先向内凹陷,细胞核再分裂C.癌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D.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16.iPS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医学上利用其可产生多种体细胞的特点来治疗疾病(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说明iPS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C.过程②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D.经过程③,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17.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A.形态 B.结构 C.遗传物质 D.生理功能1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草履虫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两个草履虫B.幼苗生长时,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旺盛C.受精卵形成新个体离不开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此时我们身体内有些细胞正在进行分裂或分化19.下图表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唾液腺的主要组织是A. B.C. D.20.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图中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 B.C. 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理解与应用(30分)21.大熊猫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它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国国宝”的美誉,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或缺的旗舰代表。下图是大熊猫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到成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熊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数目会不断增多,这是通过细胞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如上图的①②③中能表示此过程的有__________。(2)上图中④表示细胞__________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A、B、C、D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像图中心脏这样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3)结合上图所示,大熊猫和所吃竹子相比,多了__________这个结构层次。22.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某同学想探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按照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动手制作了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2)观察临时装片时要先逆时针方向转动__________使镜筒下降到适宜位置。(3)若要使图二中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应将装片移动后,再转动__________,将10×物镜换成40×物镜,此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__________。(4)洋葱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内。23.观察下面植物体结构层次概念图并回答问题。(1)植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其中[A]__________组织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分化形成BCDE组织。(2)[B]__________组织贯穿植物的根、茎、叶,起运输作用。甲是__________器官。(3)吃西瓜时,吃进去的瓜瓤主要属于__________组织,吃剩下的瓜皮主要属于__________组织,瓜瓤内的“筋络”主要属于__________组织。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4.绿草履虫是草履虫家族中特殊的一员,它的细胞内可以存活数以百计的小球藻,因而呈现绿色。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图1 图2(1)绿草履虫主要以小球藻为食,小球藻由图2[ ]__________进入绿草履虫体内,并形成食物泡。在池水中觅食时,绿草履虫可通过[ ]__________的摆动旋转前进。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通常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____。草履虫吸收外界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都通过[ ]__________进行。草履虫个体数量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2)绿草履虫将小球藻吞进食物泡后,一部分幸运的小球藻会被保护起来,位于草履虫细胞质的最外层。与衣藻相同,小球藻体内有一杯状的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是光合作用的场所。25.甲物质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铝硅酸盐非金属矿物,常作为水产动物养殖的饲料添加剂。为探究甲物质对鱼塘水体藻类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材料:带盖玻璃缸若干个、池塘水(内含多种藻类植物)、清水、基础培养液(含植物生长必需的多种矿物质)、水体溶氧量检测仪、适宜浓度的甲溶液等。(说明:甲溶液的配制及具体浓度不作要求,藻类光合作用强度用水体中的溶氧量表示。)(1)实验步骤:①取6个相同体积的带盖玻璃缸,随机均分成两组,编号A、B。②A、B两组均加入__________的池塘水和基础培养液,并检测每组玻璃缸中的水体溶氧量,并计算平均值。③向A组玻璃缸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甲溶液,向B组玻璃缸中加入__________作为对照。④用玻璃棒搅匀,加盖、密闭,置于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⑤24小时后,检测每组玻璃缸中的。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组别 项目 A组玻璃缸 B组玻璃缸1 2 3 平均值 4 5 6 平均值原初容氧量(mg/L) 10 10 10 10 10 10 10 1024h后容氧量(mg/L) 24 28 26 16 17 16(2)得出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_。(3)实验中取6个相同体积的带盖玻璃缸,而不是2个,其原因是__________。(做完后请再认真检查一遍)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期末复习训练题六年级生物学(答案)一、选择题(请将唯一的正确选项填入下面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B D B B B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C A D D C A B B二、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共30分)21.(1)分裂 ②③ (2)分化;组织;器官 (3)系统22.(1)使细胞染色 (2)粗准焦螺旋(3)转换器 减少 (4)液泡23.(1)分生 (2)输导 营养(3)输导 保护 机械 器官24.(1)⑧口沟;③纤毛;限制草履虫运动;⑥表膜;细胞分裂(2)叶绿体25.(1)实验步骤②等量且适量③等量清水④相同且适宜⑤水体溶氧量,并计算平均值(2)甲物质对鱼塘水体藻类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 (或甲物质能促进鱼塘水体藻类植物光合作用)(3)减少误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