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祁阳市2024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生物(试题卷)(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分别交回。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中的要求答题,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亲爱的同学,请你沉着应考,细心审题,揣摩题意,应用技巧,准确作答。祝你成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2. 对下列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鸟胸肌发达,有利于飞行B. 蚯蚓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C. 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变温动物D. 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胎生、哺乳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⑥4.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酵母菌的结构比乳酸菌复杂,酵母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B.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所以它们的生存不需要营养物质C. 生活中做面包、蒸馒头和酿酒都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一般是异养型5.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胃炎是因为压力或吃辛辣食物引起的。后来,沃伦( Warren)与马歇尔(Marshall)合作,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导致胃炎的某种微生物,该成果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经观察,该微生物呈微螺旋形弯曲,长度在2.5-4微米,一端伸出2-6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只有裸露的DNA。判断这种微生物是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霉菌6. 下图中的四种生物既存在共同特征,也存在明显区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 B. 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C. 可能具有荚膜或鞭毛的是② D. ①②③④都可以营异养生活7. 下图中的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黑猩猩 B. 狼 C. 猫 D. 豹8.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药物都源自于野生动、植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 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B. 药用价值、直接价值C. 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D. 潜在价值、间接价值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主题是“#为自然,我们是部分解决方案。该节日旨在强调,我们是促进人类和地球产生积极变革、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强大动力。因而,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就地保护濒危生物C. 迁地保护濒危生物 D.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10. 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 )A.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环境的多样性11.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了( )A. 原始大气 B. 有机小分子 C. 有机大分子 D. 原始生命12.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B.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 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 生物的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从小型到大型,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13. 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鲫鱼的身体呈梭形,适于游泳B.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C. 家鸽的体内有发达气囊,适于飞行D. 家兔的犬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14. 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 )A. 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 B. 对苍蝇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C. 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D. 增强苍蝇的免疫力15.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能人16. 《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涉及的动物运动方式有( )A. 飞行、爬行 B. 跳跃、爬行 C. 跳跃、游泳 D. 飞行、游泳17. 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 )A. B. C. D.18.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分别描述了动物的( )A. 觅食行为和生殖行为 B. 生殖行为和觅食行为C. 防御行为和觅食行为 D. 觅食行为和迁徙行为19. 今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A. 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 “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C.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D. “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20.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石洞源水库中的鱼 B. 白水河中的所有生物C. 油茶基地的茶树 D. 浯溪公园21.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丁→丙B 如果要构成生态系统,除甲乙丙丁外,还差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C. 如果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甲D. 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22. 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A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节肢动物C 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藻类 单子叶植物D 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A. A B. B C. C D. D23. 下图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成分,①②③为生理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沿着乙→丙→丁→甲流动的B. 乙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线粒体、叶绿体两种能量转换器C. 甲通过生理过程①将系统外的能量输入到系统内D. 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传递2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B. 生态平衡很难实现,而且一旦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不会再达到平衡状态C. 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生产者25. 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 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B. 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C. 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D.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①所对应的甲图中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该生物与图中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_____。(2)⑤所对应的甲图中的无脊椎动物是______,它的体表具有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⑥所对应的甲图中生物所属类群具有的生殖发育特征是___________,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3)分析乙图可知,图甲中红豆杉与向日葵最大的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___________包被。27. 如图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与现在大气相比,A装置内的气体不含______,电极放电模拟自然界的______。(2)该实验表明:原始的海洋从无机物生成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3)下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绘制的进化时间轴。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______(填字母);请你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需氧型”/“不需氧型”。28. 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如图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各项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同时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提供 ______。(2)图甲中,组成骨骼肌的结构中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______。(填结构名称)(3)图乙膝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 ______。(填序号)(4)图丙中,做引体向上动作时,______(填序号)处于收缩状态,牵引身体向上运动。(5)骨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 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 ______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29. 请阅读以下资料后,回答问题:(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徙行为。(二)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三)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____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____________行为。(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3)燕子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动物是____________。(4)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三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____________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____行为。30.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2)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能量从甲流到乙是逐级_______。(5)从生物成分来看,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没有出现在图中的是_______。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4)蚂蚁是_________动物,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祁阳市2024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生物(试题卷) 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C【25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答案】【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或真正的细胞核)(2) ①. 蜜蜂 ②. 外骨骼 ③. 胎生哺乳(3)果皮【27题答案】【答案】(1) ①. 氧气 ②. 闪电(2)氨基酸 (3) ①. A ②. 不需氧型【28题答案】【答案】(1)能量 (2)肌腱(3)3 (4)8(5) ①. 神经 ②. 骨【29题答案】【答案】(1) ①. 先天性 ②. 先天性(2)遗传物质##遗传因素(3)小白鼠 (4) ①. 社会行##社群行为 ②. 防御【30题答案】【答案】(1) ①. 5##五 ②. 戊→庚→丁→丙##戊→甲→丁→丙##戊→甲→乙→丙(2)戊 (3)丙(4) ①. 太阳##太阳能 ②. 递减(5) ①. 戊 ②. 分解者【31题答案】【答案】(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糖(或甜食) (3)蚂蚁喜欢甜食(4) ①. 节肢 ②. 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