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的一个选项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1.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大气B. 证明了生命起源于海洋C. 采用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D. 该实验支持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 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所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 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A. B.C. D.3. 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不同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存在差异,差异的大小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用来断定生物进化的顺序。细胞色素c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属于?( )A. 分子生物学证据 B. 解剖学证据 C. 化石证据 D. 行为方式证据4. 如图所示是高等脊椎动物的同源器官,依次为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从图中你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具有不同的外形 B. 有相似的骨结构C. 骨的排列方式基本一致 D.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5. 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6. 图从左到右依次是①鱼、②两栖动物、③爬行动物、④鸟和哺乳动物的心脏示意图。该图体现的生物进化趋势是( )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C. 从简单到复杂 D. 从体型小到体型大7. 果农常用杀虫剂杀灭害虫,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药效下降是因为害虫体表产生了保护膜B. 害虫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 杀虫剂的选择,使具有耐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D. 害虫能识别杀虫剂,可以趋利避害8.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②产生了语言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9.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震撼了全世界。北京猿人属于( )A. 直立人 B. 智人 C. 能人 D. 南方古猿10.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大多数中国人属于( )A. 澳大利亚人 B. 高加索人 C. 尼格罗人 D. 蒙古利亚人11. 小东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该方案不合理,同学们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黄粉虫幼虫数量(只)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20 明亮 25℃ 干燥纸盒右半侧 20 阴暗 25℃ 潮湿A. 两侧黄粉虫幼虫数量应不相同 B. 两侧环境湿度应相同C. 应将一侧的温度设为10℃ D. 两侧都应处在阴暗环境中12.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对生物个体来说,最适宜生活的温度是( )A. 可生存范围内的 B. 可生长范围内的C. 可生殖范围内的 D. 以上都是13. 樱桃番茄,别名“圣女果”,因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立秋过后,同学们栽培的樱桃番茄生长速度变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土壤 D. 空气14. 在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说明生物适应环境B. “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燕子低飞要下雨”反映了生物影响环境15. 我国科学家用海南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这利用了(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6. 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Be part of the Plan)”。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制定法律C. 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D. 建立种质库17. 现存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素有“裸子植物之乡”美誉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巴西 D. 中国18. 陶渊明在《止酒》诗题材下自注云:“仪狄造,杜康润色之。”制作杜康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细菌19. 我国首个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于今年3月份获批上市。其研制过程是将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里,使之合成S蛋白。再用收集、提纯的S蛋白制成疫苗。该过程的核心技术是( )A. 嫁接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发酵技术20. 把母羊A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B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发育成胚胎后植入到C羊的子宫内,生出D羊。这项技术的名称和D羊的性别分别是( )A. 转基因技术、雌性 B. 克隆技术、雄性C. 转基因技术、雄性 D. 克隆技术、雌性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1.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壮丽旅程中,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记录、地质证据以及现代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逐步构建了一幅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机到有机逐步演化的宏伟图景。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________逐渐演化而来的。(2)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相比,不含________。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在______、闪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3)在______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周围海水隔开的原始______,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种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它们一旦能实现原始的________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_________(用字母填写)。(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说明______物质形成______物质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完全有可能的。22. 科学家在观察研究某小岛上一种啄木鸟的进化特点时,发现这种啄木鸟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他们测量了这种啄木鸟喙的长度以及这种昆虫在树干中分布的深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二)。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__。大量证据表明,现代的鸟类和②______都起源于远古时期的①_________。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靠_________繁殖后代。(2)根据科学家在该小岛上的研究结果(如图二)可知,这种啄木鸟喙的长度多数为3—4cm左右,昆虫在树干中分布的深度多数在7cm左右。啄木鸟喙长短的差异,昆虫在树干上钻洞深度的不同,这都源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一部分昆虫钻洞的深度大于啄木鸟喙的长度,保证了总有昆虫能够幸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_____________给后代。(3)啄木鸟与树洞中的昆虫通过长期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___,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____。(4)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23.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含有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是_____________,通过生理过程②_____________,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丙作为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3)请写出图一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4)若图二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一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5)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24. 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凯巴森林有着丰茂的植被,生活着以草为食的黑尾鹿,同时也有狼等肉食动物的存在。为了保护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的数量变化如图一所示:资料二:如图二所示是我国某地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可以肥田。图三为其中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1)按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资料一中的凯巴森林应属于____________(填“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请根据资料一的描述,补充完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狼。在大肆捕杀狼之后,黑尾鹿数量会因为狼的数量减少而____________。(2)沼气池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具有全球性。(3)分析资料二可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____________个营养级,鸭与害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4)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利用。由图三可知,能量由第二营养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25.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所需条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取甲、乙、丙、丁四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甲放入50mL矿泉水,剩余三瓶各加入50mL牛奶,四个锥形瓶同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做如下表处理。一段时间后,只有乙瓶中的牛奶腐败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瓶号 加入物质 瓶口处理 温度甲 50mL矿泉水 不作处理 25℃乙 50mL牛奶 不作处理 25℃丙 50mL牛奶 不作处理 5℃丁 50mL牛奶 用消毒棉球塞住 25℃(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瓶和____________瓶进行对照实验;若用甲瓶和乙瓶对照,则该实验用于探究细菌的生活是否需要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乙和丁比较,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3)丙和丁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4)根据乙和丙的实验结果,请你写出一条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_____。(5)虽然微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定的苦恼,但是生活中聪明的人们也会利用有益菌制作美味的食物,例如制作酸奶不可缺少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____________。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的一个选项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1题答案】【答案】(1)非生命物质(2) ①. 氧气 ②. 高温(3) ①. 原始海洋 ②. 界膜 ③. 新陈代谢 ④. D(4) ①. 有机小分子 ②. 有机大分子【22题答案】【答案】(1) ①. 化石 ②. 哺乳类 ③. 爬行类 ④. 种子(2) ① 变异 ②. 遗传(3) ①. 适应者生存 ②. 自然选择(4) ①. 从简单到复杂 ②. 从水生到陆生【23题答案】【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光合作用 ③. 分解者 ④. ①③④(2) ①. 二氧化碳 ②.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③. 食物链和食物网(3)甲→蝗虫→食虫鸟→猫头鹰(4)食虫鸟 (5)自我调节##自动调节【24题答案】【答案】(1) ① 自然 ②. 草→黑尾鹿 ③. 先增加后减少(2) ①. 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②. 周而复始(3) ①.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 2 ③. 捕食和竞争(4) ①. 多级 ②. 16.7%【25题答案】【答案】(1)高温灭菌(2) ①. 乙 ②. 丙 ③. 有机物 ④. 细菌(3) ①. 不能 ②. 变量不唯一(4)放置低温环境 (5) ①. 无氧 ②. 乳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