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题的选项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形成简单有机物条件的是( )
A.雨水 B.高温 C.紫外线 D.闪电
2.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科学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居维叶—提出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B.米勒——证明了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C.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法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D.达尔文—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科学的阐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金丝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B.“露西”古人类化石的骨骼特点说明其能够直立行走
C.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D.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4.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
A.分子生物学 B.比较解剖学 C.细胞学 D.化石
5.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6.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B.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变异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水分和光照 C.光照和温度 D.土壤和温度
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蛇进入冬眠
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
C.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D.食物链和食物网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1.水俣病是由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A.鱼鹰 B.虾 C.鱼 D.水草
1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物质(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的含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13.浮萍是一种漂浮植物,自身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分泌物质分解水藻中的叶绿素,同时覆盖在水体表面,使藻类处于遮光状态而影响生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浮萍能净化水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浮萍能分解水藻的叶绿素,与水藻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C.藻类生长受浮萍影响,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藻类在遮光状态下生长受到影响,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
14.“稻—鸭—萍”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在隐蔽环境中生长,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成分由水稻、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能量沿食物网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1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6.海南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动物,然而随着雨林被破坏,日趋狭小的栖息空间已经不利于长臂猿的繁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加大繁殖速度,可大量引入植物供长臂猿食用
B.建立自然保护区与迁地保护并行利于其种族延续
C.猿群近亲繁殖有利于减少该物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D.长臂猿数量的减少利于该地区基因多样性的增加
17.下列食品中,不需要发酵的是( )
A.酱油 B.腐乳 C.香油 D.酸奶
18.“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下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水果蔬菜——低温冷藏法 B.薯片——气调包装法
C.袋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D.东北木耳——盐渍法
19.自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领域。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改良家畜品种
B.扦插、嫁接、压条、人工种子等也属于克隆范畴
C.克隆技术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
D.利用体细胞通过克隆技术可以保护珍稀物种
20.下图是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B.该过程应用了杂交技术
C.棉花具有抗虫性的变异可遗给后代 D.该技术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实蝇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树的昆虫,其成虫交配后在果实内产卵,幼虫以果肉为食,致使果实腐烂,给我国的水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果农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后收效甚微。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6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实蝇发育过程出现了蛹期,其发育方式为_______,从生殖和发育方式上分析实蝇数量多的原因_______。
(2)图二中,使用杀虫剂Ⅰ后,实蝇的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在_______中没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被淘汰,但曲线值没有降到零的原因是实蝇群体中少量具有_______的个体存活下来。曲线回升的原因是存活下来的个体不断繁殖,并将有利变异_______给后代,从而使个体数量增加。
(3)从上述事例中可知,实蝇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是_______,杀虫剂对实蝇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为减少果农的损失和投入,你给果农的建议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2.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是根据1公顷草地上各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绘制的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请分析回答:(16分)
图一 图二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
(2)图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3)图二概念图中的[②]是第_______营养级,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有_______。
(4)图二概念图中,随营养级别的升高,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方框越来越小,说明物质和能量越来越_______。如果[③]的能量增加1千焦,则至少消耗[④]中_______千焦的能量。
23.下图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__(填序号),丙为_______,若图中的a、b、c代表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图中可以形成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图中生物体内的碳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_(填序号)。
(3)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乙的_______(填序号)过程开始,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_______。
24.我省烟台市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葡萄酒城,巴斯德社团的同学到烟台张裕国际葡萄酒庄学习实践后,尝试酿造葡萄酒。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
图1 图2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_______(图1),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消灭瓶中的杂菌或灭菌。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_______。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可见其细胞结构中染上颜色的是[ ]_______,因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气体。
(4)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一是酒精浓度的升高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二是葡萄糖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题的选项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A B C B D C A D D C A B C D A B
二、非选择题(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完全变态 在果实内产卵,营养物质丰富且不容易被天敌捕食
(2)生存斗争 抗药性变异 遗传
(3)不定向 定向选择
(4)生态防治(引入天敌,昆虫激素防治,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等)
22.(1)生态因素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5 自动调节
(3)3 狐、鹰、蛇
(4)少 10
23.(1)乙 消费者 乙→b→a→c
(2)二氧化碳 1、2、4
(3)3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24.(1)酵母菌
(2)异养 [1]细胞核
(3)二氧化碳
(4)先增加后减少 抑制 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