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期末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单质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没有发生变化B.、、的状态由气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C.在水中电离只破坏离子键D.DNA的结构和生理活性都与氢键的作用有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电子原子中,离原子核由近到远,电子的能量由高到低B.汤姆孙原子模型提出原子的中心有个带正电荷的核C.的酸性强于,所以非金属性:硫>氯D.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共有8个3.向含有0.01 mol Cu,amol Cu2O、bmol CuO的混合物中滴加6 mol/L的稀硝酸溶液至10 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mL气体(纯净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转移0.03 mol电子 B.a∶b=1∶1C.等量上述稀硝酸中最多能溶解0.84 g Fe D.被还原的硝酸为0.01 mol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了,由此推断A.沉淀完全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B.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C.合金的质量可能为D.标准状况下,溶解合金时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将一定量的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生成气体全部逸出,测定条件为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测得稀释后溶液中的浓度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时,所得沉淀质量最大,其质量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体A中和的体积比为B.该合金中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该实验所有的浓度是D.沉淀质量最大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6.现有、、混合物共,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 B. C. D.7.在一定量铁的氧化物(铁只有、价)中,加入硫酸溶液,恰好使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恰好被标准状况下氯气氧化,则该固体中x和y的个数之比为A. B. C. D.8.向200mL稀与稀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曲线中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若向铜粉中加入100mL上述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19.2g铜C.D.每一阶段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9.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X和Z同族,X的简单离子和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和X、Z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W和X、Y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种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XC.简单阳离子氧化性:W>YD.W和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MgO固体(Al2O3)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B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C FeCl3溶液(FeCl2) 通入适量的Cl2D CO2气体(HCl)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干燥A.A B.B C.C D.D11.实验室用等作原料制取少量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融过程作氧化剂B.“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C.“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D.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12.为探究的性质,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③和④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完全相同B.②和⑥中沉淀的主要成分不同C.①→②和④→⑥均只发生了复分解反应D.①→④发生的反应是13.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As和S都被氧化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个数比:Ⅰ>Ⅱ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a个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4.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C.当X是强酸时,用代替,也能与B反应生成C物质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一种易溶于酒精的固体二、填空题15.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克离子R2—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1,则:①反应前O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3)30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数与 g水(H2O)所含的中子数相等。16.已知磺酰氯(SO2Cl2)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54.1℃,沸点69.1℃,密度为1.67g/mL。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两种强酸,且产生白雾。某学习小组依据SO2(g)+ Cl2(g)SO2Cl2(g) H<0,利用下列装置制备磺酰氯(部分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利用E装置制取SO2宜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A.69%的硝酸和Na2SO3固体 B.70%的硫酸和Na2SO3固体 C.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钙固体(3)为了使Cl2和SO2在D中混合反应,用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 →f,g ← 。 (箭头方向要与气流方向一致,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4)仪器甲的名称为 ,水应从 口进入(选填“m”或“n”)。(5)仪器乙的作用是 。(6)制备时,D中的三颈烧瓶宜浸入冰水浴中的原因是 。(7)实验结束后,需从三颈烧瓶中分离出高纯SO2Cl2,最佳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8)设计如下实验,以检验SO2Cl2产品中是否溶有杂质。①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②添加试剂抽取7.0mL液体产品,组装仪器;③打开止水夹,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液体产品全部推入锥形瓶中;④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为23.3g,表明液体产品中溶有 ,其理由是 。17.碱式氯化铝可看作是和之间一系列中间物质所形成的聚合物。(1)一种常温下制备碱式氯化铝的实验流程如下:①试剂X的化学式为 。②“沉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碱式氯化铝可用作除氟剂。其除氟原理一般认为是,被碱式氯化铝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多种带有较高正电荷数的离子(等)吸附并沉淀。其中m、n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除氟效果。碱式氯化铝除氟效率和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碱式氯化铝的最佳除氟为 ,若过大,则去氟率急剧下降是因为 。(3)通过测定某碱式氯化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m与n的比值,测定方法如下:①取适量碱式氯化铝溶液分成两等份。②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过量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反应完全后,再用溶液与剩余的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是一种能与金属离子反应的物质,且与、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计算中的值 (写出计算过程)。18.X、Y、Z、M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J均由该四种元素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已知:①A、B、C、G都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其中A、G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0e-,B、C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8e-;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②另取16.8gJ在真空条件下,控制温度350~400oC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F和8.96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两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是 ;D的电子式是 。(2)请写出金属单质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作用 。(3)写出次氯酸钠与过量气体A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B在制备过程中,气体A需要过量的理由是 。(4)写出F和G反应生成H和A的化学方程式是 。(5)B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气体D和金属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B与CuO反应后固体的成分(不考虑其他反应) 。(6)写出J在已知②条件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