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教学目标】1.借助预习单自主学习字词,重点指导“处”“禁”“稍”等多音字的读音;借助情节图等梳理并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以“为蚂蚁队长的表现打分”为任务依托,研读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评价人物。3.通过给蚂蚁队长写颁奖辞,提升有理有据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1.借助预习单自主学习字词,重点指导“处”“禁”“稍”等多音字的读音;借助情节图等梳理并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以“为蚂蚁队长的表现打分”为任务依托,研读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评价人物。【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创设,了解故事内容导语:乘着想象的翅膀,今天我们来到童话中的森林王国,一起体验这里发生的新鲜事吧。1.创设情境:森林王国正在评选“森林好公民”,蟋蟀部落推荐了乐于助人的青头,蚂蚁部落推荐的人选是蚂蚁队长。它能当选吗?要请小朋友当大众评审员好好评审一番了。(板贴图片)2.蚂蚁队长有怎样的事迹可以被推荐参评呢?出示学习任务一。3.学生默读课文,依靠自学提示自主学习。4.反馈交流。(1)指生排情节图,正确排序。(2)学生引导学生借助情节图,自由练说。同桌互说,加入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一天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颁布了……,没想到发现了……,后来不小心……,蚂蚁队长想……,但是最后他……)(七上八下—生气、登上、大叫—犹豫—一跺脚,下定决心)板块二:聚焦内心,体会人物形象1.评审员们已对蚂蚁队长有所了解了,你觉得他的表现怎么样?打算给他打几分呢?出示任务二:生快速默读蚂蚁队长说的话,圈出蚂蚁队长的动作,说出打几分,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问:有没有不同意见,要给他扣分的?)聚焦片段,分析人物形象过渡:刚才大家各执一词,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蚂蚁队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集中在这几个场景,谁来当小队长,读一读。片段一:出示对话:“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照样要受处罚。”(1)指名读对话。(相机指导“处”,指导“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思考:队长为什么下这个命令?从这段话你看出蚂蚁队长有什么品质?(板书:纪律严明、一视同仁)(2)指名读,读出队长的威严。片段二:过渡:队长让我们觉得暖心的地方在这里,严格又不失温和,请你来读!出示句子:“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指生读,师引导体会蚂蚁队长关爱弱小的品质。)片段三:过渡语:对于蚂蚁队长我们各位评审员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面对诱惑时他的表现,谁愿意来设身处地地读读。出示句子“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1)指名读,随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好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让人物更加真实,威严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普通蚂蚁的心,推动情节发展)。(2)这样矛盾的心情就是“七上八下”,近义词替换体会词义,可以换成“忐忑不安”。(3)指名朗读,读出人物的矛盾心理。片段四:过渡:这么点奶酪渣,是从一块怎样的奶酪上掉下来的,(巨大、诱人),勾住了所有蚂蚁的馋虫。怪不得蚂蚁队长这么有纪律性的蚂蚁也动心了。于是他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出示句子:“休息一会儿!”“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立——定!原地休息!”(1)指名读。其他蚂蚁听到命令是怎么做的?(牵挂)于是,蚂蚁队长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气、登上)(2)小结:这一连串的命令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其他蚂蚁离开,自己可以偷嘴。4.面对这么难以抗拒的诱惑,队长动心了,此时,他在想什么呀?(指生说一说)5.小结:队长下了决心(一跺脚)不犯禁令,真了不起。评审员们,蚂蚁队长的总体表现可以打几分?板块三:读写融合,写人物颁奖辞1.在“森林好公民”颁奖大会上,组委会要求每位评选代表要有一份颁奖辞,你能为蚂蚁队长写一份颁奖辞吗?2.自主写话3.交流,点评。4.小结:森林好公民大会结束了,蚂蚁队长获得了“好公民”称号,他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和爱护幼小,带领队伍成功搬运了奶酪,解决了大家的粮食危机。这个古诗告诉我们要养成遵纪守信的好习惯。最后,请全体同学齐读关于遵纪守信的名人名言吧!5.出示名人名言,学生齐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