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海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的小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A.导致了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3.宋代早市紧接夜市,早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鲁迅评价某部小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由此可知,该小说指的是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5.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它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7.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A.瓦解了封建制度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C.实现了富国强兵 D.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8.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A.成就了袁世凯的皇帝梦 B.使维新变法的思想深入人心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D.使民主共和在近代中国真正实现9.以下说法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是A.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C.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宣传标语出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兵民是胜利之本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1.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12.我们取消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断绝……同时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来支援这一宣言。材料中的宣言是指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共产党宣言》13.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 处应填入A.英国 1640年革命 废藩置县 资产阶级改革B.法国1789年革命 建立新军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C.俄国1861 年改革 文明开化 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D.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14.19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缓慢,石油主要用作油灯燃料;20世纪初,情况骤变,尤其美国德州、加州发现油田,出现了石油开采的淘金热。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是A.珍妮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飞机的发明15.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这表明A.美国已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B.当时世界已经形成多极化格局C.美苏关系由激烈对抗走向了缓和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强有力冲击16.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 90年代建立了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17.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困,十余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西传播。——《张骞出使西域》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这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这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其出使有什么影响 (4分)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明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历时29年,郑和船队下西洋带动了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远航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并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4分)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热。——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4分)19.(12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时间 大事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 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29 年 古田会议1935 年 遵义会议1945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 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 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12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1 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4分)(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事件:南昌起义;古田会议。论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结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20.(12分)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瓦特和蒸汽机 图二 爱迪生和电灯泡材料二图三 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图四 早期汽车 图五 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1)材料一中呈现的人物和科技成就,分别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这些科技成果取得的经济动因是什么 (4分)(2)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在哪一领域的成果 这些成果蕴含了人类社会怎样的演进轨迹 (3分)(3)为大力弘扬科技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某学校举办校园科技节,其中九年级的同学主要进行科普知识演讲。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演讲稿。(5分)东海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C 4.D 5.A 6.B 7.D8.C 9.B 10.B 11.C 12.A 13.D14.C 15.D 16.C 17.D二、主观题18.(1)公元前 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使汉朝和西域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迅速向西传播;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由官员到民众。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19.(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2)[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述: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结论:从中共七大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20.(1)图一:蒸汽时代;图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2)交通领域。动力来源:由蒸汽机到内燃机;活动范围:由陆地到天空。(3)[示例]科技成就·改变生活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科技成就·改变生活。人类诞生至今,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带来生活的便捷与便利。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投入使用,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人类开始进入铁路时代,蒸汽机车这一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人类的生活。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相继出现了汽车、飞机等一系列发明,促进了人类交通的飞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计算机发明并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才能不断地优化和便利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