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1.据上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2.在雅典担任陪审员的公民,有不少是年老的退伍公民。伯里克利时期规定,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两个欧布尔的津贴。解读正确的是
A.津贴制度只针对年老退伍的雅典公民 B.每一个雅典人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
C.担任陪审员是每一个雅典公民的义务 D.津贴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热情
3.“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督教促进了西欧文化的繁荣 B.城市是西欧的政治经济中心
C.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 D.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商品经济
4.新国家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尤其注意发展对唐关系,曾多次派遣遣唐使,使团规模之大有时多达500余人。材料所述与哪一事件有关
A.大化改新 B.阿拉伯帝国建立 C.佛教的传播 D.罗马的扩张
5.“14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据出来。”这反映了
A.租地农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手工工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的思想大解放 D.启蒙运动促进了人的思想大解放
6.某部世界史著作指出,凡此种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壮举,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绩: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缺少联系,而经由他们的努力,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材料中“壮举”是指
A、手工工场兴起 B.租地农场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早期殖民掠夺
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与总统可以影响司法部的组成,而最高法院可以宜布总统和国会的行为违宪。上述规定体现了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联邦至上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8.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冶金 ↘ ↗ 生产部门:现代工厂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 采矿 ↗ ↘ 交通运输:发明火车
人力、水力、风力 蒸汽动力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9.“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10.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新时代”是指
A.为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1.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仅在15世纪最后30年中就重印15次。材料说明
A.阿拉伯文化大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C.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D.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印剧术传入欧洲
12.王华同学以“俄国(共俄、苏联)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资料卡片,并对其所反映的史实进行了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①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②第聂伯河水电站 ③集体农庄在用餐 ④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A.图①: 加强了沙皇专制权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图②:见证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过程,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C.图③: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出现农业集体化的浪潮
D.图④:标志者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一英国光荣革命一一美国南北战争
B.思想解放运动一一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D.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一新航路的开辟——联合国成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目前为止经历的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厉史。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以下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认为出现以上事件的根本原因是
我们美国人极为关怀你们保卫自由的战争。我们正使用我们的实力、我们的资源和我们的组织力量,使你们有能力恢复和维系一个自由的世界。我们会给你们送来数量日增的舰艇、飞机、坦克和大炮。——美国总统罗斯福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1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置
16.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 B.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
C.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 D.借此控制西欧并遏制苏联
17.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入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
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二、非选择题。(3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文艺 新航路 英法美确立 第一次 第二次
复兴 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 A B 工业革命
14世纪15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765年 1848年 1857年 20世纪初
(1)填写A、B两空,并具体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这两个史实之间的关系。(4分)
(2)列举英、美、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对应的史实,写出它们的共同影响。(4分)
(3)归纳这一时间轴反映的最突出主线,概括推动这一主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新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实践并逐步完善的过程,新经济政策与以往政策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引进了市场概念,承认市场关系的作用构成了新经济政策的核心。——郑异凡《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在大萧条的30年代,美国面临选择:是继续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还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面前,罗斯福站在进步主义立场上,代表中产阶级引导美国人民作出了第三种选择。——周稳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自由主义的两次转型》
材料一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中“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的“第三种选择”具体指什么 (2分)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对比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2分)
对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时间 1914—1918年 ① 1947—1991年
双方 ② 轴心国 反法西斯同盟 美苏两大军事集团
事件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③
结束 德国投降 ④ 苏联解体
(1)国家之间的对抗形式多样,既有烽火连天的热战,也有没有硝烟的冷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空白处内容的填写。(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2)会议也体现各国之间的对抗和较量,对比两次会议,归纳它们的相同之处。(4分)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3)对抗结束后对世界格局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结合以上表格中的三场对抗,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构建知识结构。(4分)
九年级期末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D C A C C D C C C B B C C B D A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36分)。
(1)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或《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印度民族大起义(1空1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工人运动兴起,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加强了对殖民地(印度)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发了殖民地(印度)人民的抗争。(2分)
列举史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3分);共同影响: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主线: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巩固(1分);因素:思想解放、制度变革、殖民扩张、科技进步(3分)
19.(1)引进了市场概念,承认市场关系的作用。将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2分)
(2)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2分)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6—8分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6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4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0—2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示例: 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一场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将社会主义同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0.(1)1939—194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德国分裂、北约的建立、华约的建立等;日本签署投降书。(4分)
(2)都由大国操纵;都解决了战后国际秩序问题;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都决定成立国际组织维护和平等。(4分)
(3)略。(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