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创新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创新班)(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创新班历史参考答案
1-5:CABDA 6-10:DDCCB 11-15: DBCDD
16-20: BDCBA 21-22:AD
23.(1)思潮:人文主义(4分)原因: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基础。(4分)
(2)贡献者:哥伦布。(2分)变化: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确立起来。(2分)
24.(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世界市场不断扩大。(6分)
(2)美国、德国。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8分)
(3)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6分)
25.(1)战役: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分)
(2)会议:雅尔塔会议。关系: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对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6分)
26.
选择: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明治维新
主题: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等。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68年,日本在内忧外患之际进行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使国家走向强大,改革是一条强国之路,结合国情采取有效改革能推动国家富强。
或者选择:《共产党宣言》发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主题: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或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
论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蓬勃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创新班)
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反映出( )
A.古埃及法老的至上权威 B. 两河流域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C.古印度种姓间的不平等 D. 古罗马奴隶制度的迅速发展
2.亚里士多德称《荷马史诗》为古典史诗的典范。作为史诗“典范”,《荷马史诗》的“魅力”在于( )
A.描绘了早期希腊社会生活 B.阐释了儒略历的原理
C.记录了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D.介绍了古代亚非文明
3.“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反映的是( )
A.君主立宪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二官八省制度
4.当欧洲笼罩于基督教的黑暗之时,以伊斯兰为特征的帝国文明成就斐然。横向来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融,相得益彰。表明这一帝国最大的贡献是( )
A.创立了基督教 B.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C.创造了罗马法 D.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5.下图中反映的贸易方式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中“中程”对应的方框里应填入的内容是( )
黑人奴隶 B.黄金 C.酒 D.机械制品
6.拿破仑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曾宣布远征意大利的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但欧洲各国却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
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 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
C.激起了亚非拉国家的反抗 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性质
7.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 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C. 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 D. 街上电线杆耸立,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华盛顿、杰斐逊 B.华盛顿、林肯
C.玻利瓦尔、圣马丁 D.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9.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改革( )
A.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等
C. 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D. 实现富国强兵,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10.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
A.手工工场、工厂制度 B.工厂制度、垄断组织
C.垄断组织、跨国公司 D.工厂制度、跨国公司
11.“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一国际成立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2.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识别地图也能提取重要的历史信息。以下两张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概括最为合理的是( )
A.“漫长的欧洲联合” B.“紧张的国际局势”
C.“对抗的冷战格局” D.“普遍的国际合作”
13.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中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4.下表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爆发 第二章 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联盟 第三章 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 …… 第七章 古巴导弹危机 第八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始末》
C.《美苏经济体制改革对比研究》 D.《二战后美苏争霸专题史新编》
15.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他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材料中“侧重经济领域”的组织是( )
A.北约组织 B.华约组织 C.三国同盟 D.欧洲联盟
16.“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些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发展与挫折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7. 读下边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这表明当今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 B.宗教冲突 C.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
18.在龙山文化晚期墓葬遗址中,发现中央大墓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而边远的墓葬则只有陶器陪葬,个别墓葬甚至没有陪葬品。这可以用于说明( )
A.属于旧石器时代 B.国家形态已比较成熟
C.社会贫富的分化 D.墓葬建筑水平较高超
19.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国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
转变。形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的改革和变法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 D.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
20.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强化经济控制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1.汉武帝时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措施与该图直接相关的是( )
A.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设置西域都护府都护府,注重西域管理 D.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缓和与匈奴矛盾
22.两汉的京都赋中,关于大宛马、琉璃、敦煌、祁连、冒顿单于、阏氏、鹿蠡、昆弥、康居黄支、条支、阆风、昆仑等内容逐渐增多。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
A.文学体裁日益多元化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C.百姓的娱乐生活丰富 D.民族交往丰富汉赋内容
二.材料题(共4题,23题12分,24题20分,25题12分,26题12分,共56分)
23.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自14世纪上半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的到来。持续近300年的文艺复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将欧洲从中世纪(指封建社会)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发现”新大陆是地理大发现的标志性成果……世界也成为一个整体,不再分割成各个文明区域,即文明圈了,各文明圈开始明显的互动,而这最初的动力,来自西欧……它还意味着西方国家世界性扩张的开始。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核心思潮是什么?为什么说文艺复兴“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8分)
(2)为材料二中“‘发现’新大陆”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依据材料二,概括地理大发现后世界的变化。(4分)
24.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成果 领域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能源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发电厂
1885年 德国 卡尔 ·本茨 汽车 交通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炸药 石油化工
1876年 美国 贝尔 电话机 电信
1894—1896年 意大利 马可尼 无线电报
材料三: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 的70%下降到1841年的5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 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6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哪些?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哪些新型产业的兴起? (8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一位战地记者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次战役时写道:“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二 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关于一战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开辟第二战场”分别指的是哪次战役?二战“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哪次会议提出的?德国分裂与冷战的关系是什么?(6分)
26.根据世界近现代史部分重大历史事实,任选两个历史事实,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历史事实,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通顺)(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