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0 BCAAD BBCAD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1.(10分)(1)丁 稀疏 藏 (3分)(2)海陆位置 畜牧业 (2分)(3)0 (1分)① ③ (2分)鄂州太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生长。(任答两点可得2分)12.(每小题2分,共10分)(1)如图。(气温要画平滑曲线,若画成折线不得分)(2分)(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分)(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分)(4)南丰北缺 南水北调 (2分)(5)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等。(不限于上述答案,任答两条可得2分)13.(10分)(1)乌鲁木齐 甘肃 (2分)(2)阴山 河套 水资源不足 黄河 (4分)(3)穿越沙漠、戈壁,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多风沙,极端天气多;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方要穿越山体,隧道施工难度大;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难度大;资金和时间投入巨大。等等。(不限于上述答案,任答一点可得2分)(4)对于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民生、旅游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西北广大无垠,沙漠众多,但也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对中国东西部共同发展,有促进和拉动作用;西部相对发展缓慢,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和新疆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区域经济。等等。(不限于上述答案,任答一点可得2分)鄂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16—59岁)。读2000年以来我国总人 口及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我国总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2010年至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 2010至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可能导致A.人口总数减少 B.资源严重短缺 C.用工成本增加 D.环境重度污染 3.针对上述变化趋势,我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①由“全面二孩”调整为“放开三孩” ②完全取消计划生育③延迟退休 ④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竹子是一种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 2020年延安市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了 4个品种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湾林场 也能欣赏到“夜深风竹敲秋韵”的意境。下图是我国部分温度带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线示 意图,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四个温度带中,竹子分布数量最多且范围最广的是A.甲 B.乙 C.丙 D. 丁5.从气候条件分析,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的竹子应具有的特点有①耐寒 ②耐热 ③耐湿 ④耐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该国有林场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预防春旱 B.保持水土 C.防治凌汛 D.降低温室效应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开发利用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读表和图,完成7—8题。某地地形类型比例及农作物分布图7.该地区的地形A.以山地为主 B.以丘陵为主 C.以平原为主D.以高原为主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为促进乡村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陆续推选出多批农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了乡 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读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分布图,完成9-10题。9.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空间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多,西部少 B.山地地区较密集 C.东北多,西南少 D.干旱地区较密集10.京津冀地区美丽休闲乡村分布较多的原因是A.地形平坦,黑土广布 B.河湖密布,水源充足C.地广人稀,农业发达 D.民俗众多,资源丰富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地理差异显著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很大,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可以将我国 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方水土养一方人】(1)甲、乙、丙、丁四大区域中,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区域,这里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人口最 (填“稀疏”或“稠密”)的区域,生活在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他们对国家统一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3分)(2)受降水量的影响,丙区域内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这里是我国 (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2分)【区域农业】(3)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 0C等温线大体相一致。(1分)(4)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农业生产以旱地为主的是 地。(2分)【地方美食】水稻喜高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收获的果实为稻谷,稻谷去壳后就是大米,以大 米为原料可制作米粉,是我国许多地区人民喜爱的食物。鄂州市梁子湖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鄂州的南大门。梁子湖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泊,是亚洲湿地保护区之一。梁子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太和镇。太和米粉以其食材新鲜、口感筋道而享誉一方。(5)请简要分析太和镇盛产稻米的自然原因。(2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鄂州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地理绘图】(1)请运用表格中的数据补全“鄂州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2分)【地理分析】(2)根据图表信息可以判断,鄂州市的气候特征 。(2分)(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2分)【资源调配】(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 的特点, 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2分)(5)北方地区淡水资源不足,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请你说出一些节水农业的措施。(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京新高速连东西京新高速(G7)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线路横贯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和三大沙漠全境。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穿越约500千米的沙漠无人区,是连接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的最便捷通道。下图为京新高速(G7)线路图。【中国长度】(1)京新高速是连接北京和 (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北京市,过河北省、 山西省,穿内蒙古自治区、 (省级行政区),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分)【中国力度】(2)内蒙古段是京新高速最长的一段,这段穿越东西走向的A (山脉)、“塞上江南”——B 平原,这一段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是 ,主要的灌溉水源是 。(4分)【中国高度】(3)简述京新高速修建难度大的原因。(2分)【中国速度】(4)试分析京新高速的修建对我国地区发展的意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试题.docx 鄂州市2024年秋季期末初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