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D C D D D B B A D C B A C二、填空题(共39分)16.(9分)(1)①. C (1分) ②. F(1分) ③. E(1分) ④. H (1分)(2) 试管夹 (1分) 三分之一或 (1分) 试管外壁有水(1分)没有预热 (1分)(3)先将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适量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如此反复几次。(合理即可)(1分)17.(共7分 每空1分)(1)Hg(1分)(2) 3Fe2+ (1分)(3)2CO32- (1分)(4)Al (1分) O(1分)(5)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1分)(6)He(1分)18.(共7分)(1)①. 水分子 (1分) ②. (2分)(2)①. 产物无污染 (1分)②. 开发廉价制氢技术、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等(合理即可) (1分) (3)AC(2分)19.(共7分)(1)电子(1分) (2) ①. ABD (2分) ②. 几乎不变(1分) ③. 电子质量相对于α粒子太小了(1分) ④. 质子 (1分) ⑤. 原子结构模型(1分)20、(共9分)Ⅰ.(1)沉降(1分)过滤(1分) 吸附(1分)杀菌(1分) 蒸馏(1分) (2)沸点 (1分) Ⅱ.(3)③ (1分) (4)C(2分)三、实验题(共6分)21.(共6分)(1) ①. 白色粉末状晶体(合理即可) (1分) ②. 受热易分解(1分)(2)不正确 (1分)(3) (2分) (4)②(1分)四、计算题(共10分)22、(1)(2)2分;(3)(4)3分东营市垦利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的相应位置。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铁水铸成铁锅 B.消化食物 C.火柴折断 D.蜡烛受热融化2.“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神州十七号于2023年10月26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等重要活动。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C.计算返回舱落地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3. “ ”和“ ”分别用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图示能用来表示化合物的是4.防晒霜中的二苯酮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下列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晶体,不溶于水 B.熔点48.0℃,沸点305.9 ℃C.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 D.密度为1.146g/mL5.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C.C、N、O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D.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6.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C.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静止不动的D.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 C.熄灭酒精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B.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氢气能燃烧,氧气不能燃烧,说明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9.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是4B.图中带负电的微观粒子是电子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由图可知,锂原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10.构建正确的微粒观是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D.质子、中子、电子也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11.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A. +1 B.+2 C. +3 D. +4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13.如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乙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图乙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图乙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14.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15.豆腐是我们常见的食品,能提供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1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1个亮氨酸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B.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6:13 D.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9分)16.(9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现有下列实验仪器A.试剂瓶 B.镊子 C.药匙 D.胶头滴管 E.广口瓶 F.烧杯 G.燃烧匙 H.陶土网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①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②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使用___________;③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④用于间接加热,并使被加热器皿均匀受热________。(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___________夹持,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清洗试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17.(7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水银: (2)三个亚铁离子:(3)两个碳酸根离子:(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和(5)写出CH4中右下角数字“4”的意义:(6)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8.(7分)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变化I的过程中,生成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名称);变化I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理由是 ;但是氢能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入手______(答一点即可)。(3)下列关于变化I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19.(7分)人们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___________。(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α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①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A.原子核带正电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②若α粒子撞击到电子,α粒子运动轨迹___________(填“偏转”或“几乎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③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___________。④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汤姆森、卢瑟福等人都运用了__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20.(9分)如图1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图。图1Ⅰ.原理分析(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 过滤 沉降 杀菌(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如:蒸馏是分离 (填“熔点”或“沸点”)不同的互相溶解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Ⅱ.迁移应用某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3)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选填“②”“③”或“④”)。(4)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1. (6分)如图1是某泡打粉的部分说明,它是西点膨大剂的一种,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泡打粉如何能使面食膨胀松软?【查阅资料】i.面食的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中产生了气体;ii.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1)以上信息属于小苏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属于小苏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猜想与假设】①泡打粉溶于水产生了气体使面食膨胀松软;②泡打粉在受热时能产生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设计并进行实验】(2)取少量泡打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无气体产生,从而确定了猜想①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用图2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②。取一定量小苏打加入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珠,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经验证为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解释与结论】(4)该泡打粉使面食膨胀松软的原因是猜想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2.(10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化学式量是 ;(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每片碳酸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按照碳酸钙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几片?(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试题答案.docx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