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七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七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训练
1.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的柳苗增重之谜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克。请你推测,在这个实验中减少的不到100克的物质主要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无机盐
3.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水、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水
C.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氧气、水、二氧化碳
4.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抵消环境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达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代表二氧化碳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各项不是光合作用中的变化的是( )
A.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B.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
6.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右下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整到30℃条件下(其他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变化是( )
A.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B.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C.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D.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下降
7.兴趣小组将某植物幼苗培养在密闭容器中,测定一天不同时段密闭容器中氧气量,计算氧气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释放速率与呼吸作用无关
B.t2时,密闭容器中氧气浓度最高
C.t2时,幼苗产生的氧气量为零
D.t1到t3时,幼苗不断积累有机物时间
8.同学们以天竺葵为材料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移至光下几小时后,取下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淀粉
B.酒精脱色是为了去除叶绿素
C.叶片见光部分不变蓝,遮光部分变蓝
D.实验可以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9.土豆是人们非常爱吃的农产品,其块茎中储存着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
A.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由土豆果实制造的
C.由茎内的细胞制造的 D.由土豆叶片制造的
10.天竺葵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来自(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叶绿素
11.如图所示,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试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当试管内的气体积聚到二分之一,取出试管,迅速将带火星的竹签伸进试管( )
A.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2.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进行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线粒体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3.在蔬菜大棚中,菜农常使用“气肥”来提高蔬菜的产量,“气肥”指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14.我国烟台市农科院研发的“烟薯25号”甜如蜂蜜。使烟薯甜如蜂蜜的物质主要是由(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的
B.土壤中的无机盐合成的
C.土壤中的有机物合成的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合成的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48h;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h;④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设置a叶片和b叶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a、b叶片应取自同一株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尝试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的柳苗增重之谜实验中,柳树增重了70多千克,土壤质量仅减少了不到100克,说明土壤中的部分物质被柳树吸收并利用了,这主要是由于柳树的生活除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少量的可溶性无机盐。所以这个实验中减少的100克物质主要是无机盐,选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结合题图可知,题图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故可以代表二氧化碳的是①④,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D
解析:A.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并利用这些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
因此,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是光合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变化,A正确。
B.光合作用不仅改变了物质的形态,还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吸收的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这样,当植物或动物利用这些有机物时,就能释放出储存的能量,B正确。
C.光合作用的核心过程就是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变成有机物(如葡萄糖)。这些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的营养来源,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C正确。
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一部分,而不是光合作用。在呼吸作用中,植物或动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供自身使用,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将温度调整到30C,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产生的氧气减少;呼吸作用强度提高,消耗的氧气增多,则图中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植物向外界释放氧气的速率与呼吸作用有关,A错误。t 点前吸收氧气,此时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t 点既不释放氧气也不吸收氧气,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t ~t 段释放氧气,说明此时段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t 点既不释放氧气也不吸收氧气,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此时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最高、有机物积累最多;t点后吸收氧气,此时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由此可知,B、C错误,D正确。
8.答案:C
解析: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把叶片里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酒精脱色是为了去除叶片中叶绿素,利于在下一步骤用碘液鉴定淀粉时,能够观察到叶片颜色变化,B正确。
CD.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遇碘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C错误,D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土豆的块状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是由于土豆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需要,另外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天竺葵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试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当试管内的气体积聚到1/2时,取出试管,迅速将带火星的竹签伸进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竹签火星复燃:根据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是氧气。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该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13.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十解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原料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故选B。
14.答案:A
解析:使烟薯甜如蜂蜜的物质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故选A。
15.答案:(1)什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二氧化碳
(3)对照;控制单一变量(变量唯一)
(4)酒精
(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解析:(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某种原料,结合实验步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这一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实验的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即二氧化碳。在这个实验中,通过设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和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两种环境,来观察光合作用是否受到二氧化碳的影响。
(3)设置a叶片(清水处理)和b叶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作用是进行对照,以排除实验中其他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b叶片应取自同一株植物,以控制叶片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等无关变量。
(4)步骤④中,为了观察叶片中的淀粉变化,需要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酒精,通过酒精的浸泡和加热,可以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从而方便后续的观察和实验。
(5)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故反应式如下: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