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五 被子植物的一生(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1.冬季,菜农将菜豆的种子播种到蔬菜大棚里。下列哪项不是其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经常中耕松土C.适时适量地浇水 D.控制温度适宜2.把一批水稻种子随机分成两组,甲组种在肥沃的湿润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的湿润土壤中,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关于两组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先萌发 B.乙组先萌发C.甲组、乙组几乎同时萌发 D.甲组、乙组都不萌发3.将如图装置1~3放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只有装置2的种子萌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和2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水分B.2和3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空气C.1中种子均不萌发是因为胚已死亡D.2中种子萌发,说明它的胚是完整的4.农科员对种子销售中心新购进的玉米种子测定发芽率,他随机抽取300粒分成三组,三组中分别有7粒、5粒、6粒种子没有萌发。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94% B.70% C.85% D.96%5.小麦的扎根深度可达2米左右,根能向土壤深处生长,主要靠根尖的( )A.根冠、分生区 B.分生区、伸长区C.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成熟区6.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B.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C.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7.每年春天柳树抽芽之际,孩童们就会折下一根柳条制作柳笛,柳笛制作所需的部位是着生叶的“茎”,它由什么发育而来( )A.芽轴 B.芽原基 C.幼叶 D.形成层8.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带土移栽 B.合理施肥 C.间作套种 D.农田排涝9.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发芽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下列关于芽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着生在侧枝顶端的芽称为侧芽 B.混合芽将来发育成茎、叶和花C.行道树的整枝促进了顶端优势 D.叶芽的芽轴能分裂产生新细胞10.若在北半球野外迷路,见到树桩上的年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大致可以判断为北方的是( )A.甲侧 B.乙侧 C.丙侧 D.丁侧11.樱桃3~5月开花,5%月果实成熟。下图为樱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③是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B.a体现的是自花传粉的过程C.受精后①②③凋落,④继续发育D.④中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12.猕猴桃原产于中国,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1899年,威尔逊把在中国采集的种子带回英国种植,十几年都没有结果,原因不可能是( )A.全是雌株 B.全是雄株 C.雌雄同株 D.缺乏传粉的昆虫13.如图表示果实的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子房、胚、果实、受精卵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C.胚珠、受精卵、果皮、胚 D.子房、珠被、果皮、种子14.一个花生中有三粒种子,则形成此花生需要的胚珠数、子房数分别是( )A.3、3 B.1、1 C.3、1 D.1、315.某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以种业创新推动盐碱地加速变身“大粮仓”。如图为大豆花、果实、种子及幼苗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的[A]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发育来的。图二果实中有6粒B,说明了_____________。(2)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图三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组成。图三中的[e]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图四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1]____________发育来的。(3)在播种季节,农民常选用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但播种后仍有部分未萌发,答出一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4)图四的d能够不断向土壤深处生长,是由于____________,根尖的根冠能感受重力刺激,控制根向地生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土壤的肥沃程度不是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错误。正确。B、经常中耕松土”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正确。C、适时适量地浇水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量的水分,正确。D、控制温度适宜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故选:A。2.答案:C解析:土壤的肥沃程度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因此甲组、乙组几乎同时萌发。3.答案:C解析:A.图中1因干燥的棉花,缺乏一定的水,图中2湿润的棉花,有一定的水分,所以变量是水分,A正确。B.图中2有充足的空气,图中3有水分挤走了空气,实验二者的变量是空气,B错误,CD.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中种子不能萌发,不一定是胚已经死亡,因为缺乏充足空气,2中能萌发,胚一定完整,C错误,D正确。故选C。4.答案:A解析:种子的发芽率公式: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此批种子的发芽率为:(300-7-5-6)/300×100%=94%。故应选:A。5.答案:B解析:根冠细胞的增多,有利于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成熟区细胞长大有利于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使根长长;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使细胞不断伸长,使根长长。因此,小麦的扎根深度可达2米左右,根能向土壤深处生长,主要靠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D解析:A.④是根冠,罩在分生区的外面,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B.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个体小、细胞壁薄、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C.②伸长区。一般长约2~5毫米,其外观透明。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D.①成熟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中间失去横壁。导管具有运输作用,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D。7.答案:A解析: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幼叶将来发育成叶;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A.带土移栽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B.合理施肥可以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C.间作套种,可以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照和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主要应用的是光合作用原理,C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可见,农田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主要应用的是呼吸作用原理,D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A.着生在侧枝顶端的芽称为顶芽,A错误。B.混合芽将来发育成茎、叶和花,B正确。C.行道树的整枝是去掉顶芽,解除了顶端优势,C错误。D.叶芽的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在野外迷了路,可以依据树桩上的年轮来判断方向。北半球太阳都偏南,树干南面向阳,阳光充足,生长旺盛,每年长得多,所以年轮排列稀疏;而北面阳光不如南面充足,年轮排列稍紧密些。结合题图,年轮稀疏的是南方即甲,年轮密集的是北方即乙。故选:B。11.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花丝,④是子房。③花丝和花药构成雄蕊,A描述错误;自花传粉是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现象,题图中a体现的是自花传粉的过程,B描述正确;完成受精后,①柱头、②花柱、③花丝都调落,只有④子房继续发育,其内的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的胚,C、D描述正确。12.答案:C解析:猕猴桃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结果在英国生长了十几年的猕猴桃植株仍然没有结果,或全是雌株或全是雄株,无法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或没有昆虫帮助其传粉,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答案:B解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可见,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故选B。14.答案:C解析:果实是子房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因此一个花生果实中有3颗花生米,则需要子房1个,胚珠3个,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答案:(1)⑧⑨;③子房壁;子房中有6个胚珠(2)abcd;珠被;b胚芽(3)水分不充足或温度不适宜(4)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解析:(1)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⑧雌蕊和⑨雄蕊,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一朵花完成受精过程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由此可知,A果皮是由③子房壁发育成的,图二果实中有6粒B种子,说明子房内至少有6个胚珠。(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图三所示a胚轴、b胚芽、c胚根、d子叶组成。e是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成的。图四中a是叶,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育成的,图三中a是胚芽。(3)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播种季节,农民常选用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但播种后仍有部分未萌发,可能原因是水分不充足或温度不适宜或种子在休眠期。(4)根尖的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图四的d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