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3)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1.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2.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细胞器甲和丙都能进行能量转换和自我复制
C.细胞器乙一定可以“出芽”,形成囊泡
D.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3.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可以连通,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一定联系
B.②为核孔,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④往往较大
D.③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高度螺旋后可变为染色体
4.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F、G、B的生物膜可发生转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具有A结构的生物也有C、D、E等结构
B.结构F、G、B依次是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若动物细胞内结构D受损后被结构E分解,则E应为溶酶体
D.结构F参与合成的物质有胰蛋白酶、抗体、DNA等
5.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物质运输较少,因此核孔数目较少
B.所有物质进出细胞核均需穿过2层膜
C.双层核膜之间是连续的,内、外核膜可以部分融合成核孔
D.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需要通过核孔
6.如图为藻类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细胞内物质分配
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该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
D.在盖玻片周围滴加少量蔗糖溶液可加速细胞质流动
7.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等结构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需穿过2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后起作用
C.若对图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依次出现的顺序是⑤②①⑥③
D.结构⑥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不变
8.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糖和脂质形成的糖脂
B.②是膜的基本骨架,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结构无关
9.冰冻蚀刻技术是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照组织或细胞的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科学家常用冰冻蚀刻技术观察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分布和膜面结构,如图是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的细胞膜断裂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F和PF侧均BS为磷脂层的疏水侧
B.因为BS侧分布有糖蛋白,所以BS侧表示细胞膜外侧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仅与a有关,与b和c无关
D.由图可知,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1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成分是蛋白质,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B.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细胞分裂时,呈杆状染色体状态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高尔基体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11.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①外,其他三种细胞器的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②在各种细胞中的数量基本一致
C.菠菜叶肉细胞和发菜都含有②、③、④
D.植物细胞中只有③含有色素
12.科学家用某方法分离出某动物消化腺细胞中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于丙中,细胞器甲可为其提供能量
B.细胞器乙肯定与蛋白质加工有关
C.该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还有中心体
D.蓝细菌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13.下图甲和下图乙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时的示意图,下图乙中的①~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 B.植物的花和果实的颜色与⑤有关
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③ 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14.如图表示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模式图,①~⑤表示细胞的结构,a、b表示大分子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答:
(1)若图中形成的囊泡内的物质是分泌蛋白,该过程可描述为:首先氨基酸在______(填结构名称)中合成肽链,经由______(填结构名称)合成、加工,然后由囊泡转运给______(填结构名称)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成熟蛋白。若用3H标记氨基酸,图中细胞器上标记物出现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3)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关键步骤是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的特点,由此可以推测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
15.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1)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____________(填“鸡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
①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__,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②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功能。
③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
④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多肽→多肽与核糖体转移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随后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折叠→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正确。
2.答案:D
解析:题图中信息不能说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A错误;细胞器甲可能为线粒体或叶绿体,能进行能量转换和自我复制,而细胞器丙为核糖体,不能进行能量转换和自我复制,B错误;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细胞器乙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出芽”形成囊泡,但溶酶体不能,C错误;细胞器丙是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因此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正确。
3.答案:B
解析:①是内质网,⑤是核膜,都含有膜结构,内质网与核膜可以连通,说明生物膜在结构有一定联系,A正确;②是核孔,核孔有选择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如蛋白质和RNA可通过核孔进出,但核DNA不能通过核孔出去),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核孔出去等),B错误;④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④核仁往往较大,C正确;③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高度螺旋后可变为染色体,D正确。
4.答案:C
解析:A是核膜,原核生物不具有A结构,其无细胞器膜和核膜,只有细胞膜,故不具有C、D、E等结构,A项错误;依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可知,结构F、G、B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项错误;若动物细胞内结构D受损后可被结构E分解,则结构E应为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项正确;结构F是内质网,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故能够参与合成胰蛋白酶、抗体,但不参与合成DNA,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核孔,A错误;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RNA等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未穿过膜结构,B错误,D正确;双层核膜并不是连续的,内、外核膜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环形开口,称为核孔,C错误。
6.答案:B
解析:实验中细胞质内的物质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物质分配,A正确;图中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B错误;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正确;滴加少量蔗糖能促进细胞内外物质特别是水的交换,有利于加速细胞质流动,D正确。
7.答案:D
解析:②是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是从核孔出细胞核的,不穿过生物膜,B错误;若对图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②核糖体、①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③细胞膜,C错误;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⑥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D正确。
8.答案:C
解析:题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A错误;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另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也可以移动,C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 D错误。
9.答案:C
解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疏水端在膜中央,亲水端在膜两侧,故BF和PF侧均为磷脂层的疏水侧,A正确;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侧,BS侧分布有糖蛋白,因此题图中BS侧表示细胞膜外侧,PS侧表示细胞膜内侧,B正确;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a、b和c都有关,C错误;由题图可知,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一侧,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10.答案:D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对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都有重要作用,A正确;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杆状的染色体状态,B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C正确;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D错误。
11.答案:A
解析:①~④分别是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中心体无生物膜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他三种细胞器均含生物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数量有差别,如在肌细胞中的数量多于口腔上皮细胞,因为肌细胞消耗更多的能量,B错误;发菜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不含②、③、④,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也可存在于液泡中,D错误。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含蛋白质和脂质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可能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含核酸的细胞器可能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甲、乙、丙三种细胞器存在于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和液泡)中,甲具膜,且含有核酸,为线粒体;乙具膜,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不具膜,但有核酸,为核糖体。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合成蛋白质的能量可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细胞器乙若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若细胞器乙为溶酶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无关,B错误;该动物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C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13.答案:B
解析:A、题图甲细胞含有液泡和叶绿体,不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A错误;
B、⑤液泡含有色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B正确;
C、③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
D、⑧是核膜,不是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14.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③→②→⑤
(2)④;线粒体
(3)一定的流动性;脂质和蛋白质
解析:(1)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可描述为:首先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链状结构,经内质网继续合成、加工,然后由囊泡转运给高尔基体再加工修饰形成成熟蛋白。若用3H标记亮基酸,则图中细胞器上标记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③核糖体→②内质网→⑤高尔基体。
(2)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量供应站”,所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④线粒体提供。
(3)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关键步骤是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囊泡与细胞膜能融合,说明囊泡与细胞膜的成分类似,都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15.答案:(1)人的红细胞
(2)①磷脂双分子层;②4;糖蛋白;A;B;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③选择透过性;④蛋白质
解析:(1)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口腔上皮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脂质,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中的脂质,因此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提取出来的脂质只有细胞膜中的脂质,故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①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4]糖蛋白,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故A侧为细胞膜外侧,B侧为细胞膜内侧,故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A→B。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③台盼蓝能使死细胞染色,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细胞,故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利用的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