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绵阳南山中学2024年秋季2023级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Na 23 S 32 Cu 64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B.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C.由煤转化的水煤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D.高炉炼铁时可通过增加塔高来降低体系中CO的百分含量2.在48mL0.1mol/LCH3COOH的溶液中加入12mL0.4mol/LNaOH溶液,则混合溶液显( )A.弱酸性 B.强酸性 C.中性 D.碱性3.将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可以得到原溶质的是( )A.氯化镁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硫酸铝溶液4.在10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欲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少量的1mol/LNaOH溶液 B.加少量1mol/L盐酸C.加少量CH3COONa固体 D.微热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氯水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B.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C.工业合成氨选择500 ℃高温条件D.由NO2(g)和N2O4(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分子数减少6.分别向1L1mol·L-1的NaOH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H4 B.△H1<△H2=△H3<△H4C.△H1>△H2=△H3>△H4 D.△H4>△H1=△H2=△H37.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W(s)Z(g)+Y(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W的用量,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达到平衡后,增加X的用量,X转化率减小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gO2与30gNO充分反应后的体系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1LpH=2的稀H2SO4中含有的H+数为0.02NAC. 1L0.5mol/L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小于0.5NAD. 3mol H2与1mol N2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数为2N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NaHCO3溶液中c(H2CO3)+c(HCO3-)=0.1mol/LB.常温下,将1×10-6mol/L的HCl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8C.100℃,水的pH约为6,呈酸性D.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酸10.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作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效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为4OH- +N2H4-4e- =N2↑+4H2OB. 当消耗1molO2时,有2mol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C. 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降低D. 若去掉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 CO2(g)+2H2O(g) △H=-890.3kJ/molB. 在常温下,将pH=11的某碱溶液和pH=3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一定显中性C.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证明H2CO3的酸性强于HClOD. 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测定氯水的pH12.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图①可表示反应SO2(g)+O2(g) 2SO3(g)△H<0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 图②可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在t1时刻扩大容器体积时,v(逆)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 若图③表示用0.1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 0.1mol/L一元酸HX、HY的滴定曲线,则HY的酸性大于HXD. 若图④表示反应I2(aq)+I-(aq)I3-(aq)平衡时c(I3-)与T的关系,则C点v(正)13. 25℃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 (Ba(OH)2):V( NaHSO4)为( )A. 1:4 B.1:1 C.2:1 D.1:914.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mol/L醋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c(Na+)>c(H+)>c(OH-)B. b点c(CH3COO-)=c(Na+),V1< 20mLC. c点c(CH3COO-)大于b点D. a、b、c三点中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15. (15分)某同学利用近期所学酸碱中和滴定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定某烧碱的纯度,请大家试根回答下列问题:(1)称取4.4g烧碱样品。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2)进行中和滴定时,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_______。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3)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2.40ml,滴定后液面如右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若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滴定,滴定时装标准液的仪器名称为 ,选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5)在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下面预先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6)滴定过程,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②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④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7)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样品烧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假设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mL) 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 10.00 0.50 20.45第二次 10.00 4.00 24.05第三次 10.00 3.00 26.5016.(14分)甲醇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作燃料、生产农药、作良好的有机溶剂等。催化CO和H2反应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已知:Ⅰ CO2(g)+H2(g)CO(g)+H2O(g) △H1=+41kJ·mol-1;Ⅱ CO2(g)+3H2(g)CH3OH(g)+H2O(g) △H2=-58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催化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0。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d.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③反应经过20min后达到平衡,CH3OH的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建立过程中,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若该反应的起始压强为100Kpa,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若20min时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和1mol H2O,则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3)研究表明,CO2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合成CH3OH时会发生副反应(反应Ⅰ )。将一定量的CO2与H2通入刚性的密闭容器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率降低,请分析其原因: 。(已知:CH3OH的选择率)17. (15分)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2CO3 H2SO3电离平衡常数 1.75×10-5 1.8×10-5 K1=4.5×10-7 K2=4.7×10-11 K1=1×10-2 K2=6.0×10-8(1)上述等浓度的四种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a. b. c.(2)25℃时,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溶液显 性。(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pH=7,此时溶液中的c(NH4+)=a mol/L,则c(SO42-)= mol/L。(4)相同温度下,等pH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2SO3溶液,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少量SO2通入Na2CO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14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含少量FeO、Fe2O3、SiO2)。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胆矾,并测定所得胆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孔雀石研磨后再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研磨孔雀石的目的是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有 。加入“c、d”是为了除去某些杂质,则最好先加 溶液,再加 固体调节溶液pH的范围至3.2~4.7之间。操作a依次为 、过滤、洗涤和干燥等。(4)在利用灼烧前后质量变化测定所得胆矾(CuSO4 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加热胆矾晶体时有晶体从坩埚中溅出(5)根据上述流程可知,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m1和m2表达)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5 BDDAC 6-10 BDCDA 11-14 CDAD填空题(15分)(1)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2分) (2)C (1分) (3)25.00 (2分)酸式滴定管(2分) 最后一滴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浅红色突变为无色,且30s内不变色(2分) (5)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变化(2分)(6)③④(2分) (7)91.63%(2分)(14分)(1)CO(g)+2H2(g)CH3OH(g) △H2=-99kJ·mol-1 (2分)(2)①低温 (2分) ②ac (2分) ③0.075mol/(L·min) (2分) (2分) 不 (2分)(3)升温时,反应Ⅰ正向移动,而生成甲醇的反应逆向移动,且反应Ⅰ正向移动的程度更大,所以导致CO2转化率升高的同时甲醇的选择性降低。(2分)(15分)(1)H2SO3 (1分) b(1分) (2)1×10-12 (2分) 酸性(2分)(3)< (1分) NH4++H2ONH3·H2O(g)+H+ (2分) mol/L(2分)(4)①>③>② (2分) CO32-+H2O+SO2 HCO3-+SO32-(2分)(14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Cu2(OH)2CO3 +4H+ = 2Cu2++3H2O+CO2↑(2分) Cu2+、Fe2+、Fe3+(2分)(2)H2O2 (1分) CuO 或Cu(OH)2或CuCO3或 Cu2(OH)2CO3(2分)(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分)(4)ad (2分)(5)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