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人文环境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人文环境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学习目标】
知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了解亚洲经济发展的差异的原因和状况。 初步掌握分析某大洲的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难点】 掌握某大洲的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旁注
复习回顾+新课导入: 1.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的地形特征、主要河流和气候特征 教师:我们所在的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 提问: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吗?亚洲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大洲吗? 导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亚洲的人文环境。 新课讲授: 环节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一)亚洲的人口特征 让学生读课本图7.15“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20年)”,说出亚洲2020年的人口数量,与其他大洲的人口比较,认识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多媒体展示亚洲政区图,结合课本图7.15“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20年)”,让学生在亚洲政区图上填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观察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多媒体展示亚洲人口分布图,在图上找出人口稠密地区,观察是否与人口超过1亿国家的分布相符合;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联系世界人口分布相关知识,在图上找出人口稀疏地区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亚洲人口特征:人口数量(总数、人口较多的国家)、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分布是否均匀,以及人口稠密区、稀疏区和影响因素)。 (二)亚洲的人口增长 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总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图,让学生比较近些年来亚洲的人口增长率与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的高低,说出亚洲人口增长是偏快还是偏慢。(202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亚洲人口增长率略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 读课本图7.16“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提问学生亚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是升高还是降低,哪个大洲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增长最快。(降低;非洲) 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总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图,让学生从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三方面比较亚洲和非洲的人口增长状况。 教师总结:亚洲虽然人口增长较慢,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平均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环节二: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师讲述介绍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理解这两个指标的不同意义,一个用来统计总量,一个反映生活水平高低。 让学生读课本图7.17“各大洲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2020年)”,说出亚洲的经济总量在各大洲中排第几位。 让学生读课本图7.18“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说出亚洲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各大洲中排第几位。 引导学生总结:论经济总量,亚洲排名第一;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多媒体展示亚洲各国间经济合作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促使亚洲经济快速发展。 多媒体展示世界经济体前10名排名变化图,让学生观察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排名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亚洲甚至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亚洲经济发展不均衡 分两组讨论:国家之间的自然条件差异和人文条件差异;答案比较广泛,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多媒体展示亚洲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2020年)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提问学生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是哪个国家。(中国)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亚洲经济发展不均衡。 教师讲述: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日本、韩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西亚的一些石油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亚洲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让学生在课本图7.19“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上找出上述国家,观察它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别,加深对亚洲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认识。 提问学生来总结,我们主要分析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哪些方面。(经济发展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等) (三)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 阅读课本活动“认识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完成活动问题,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分布不均。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 1.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亚、南亚和西亚 B.中亚、西亚和南亚 C.西亚、东亚和中亚 D.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2.M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 ②气候湿热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读各大洲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及亚洲经济增长示意图,与亚洲经济特点描述相符的是( ) A.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B.国内生产总值仅低于北美洲 C.大部分为发达国家 D.各国家、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1.D 2.C 3.A 建立初步认识:自然环境差异→人文环境差异。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联系亚洲分区知识,导入亚洲人口分布。 需要用一些数学的思维。 在不同人数的两个班级分数量相同的苹果,理解总量和人均的不同意义。 通过两个指标看亚洲经济发展现状。 初步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这部分可通过数据直观感受亚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配合实景图直观感受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